-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文言文教学的重要途径
文言文教学的重要途径——朗读俞锡娇【摘要】文言文的教学如何创新,每个语文教师都在不断摸索探讨,尽管如此,在文言文教学中,大多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逐字逐句翻译,然后背诵,以致出现学生学得累、甚至不愿学的现象。如果能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古文新教,注重朗读,一定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收到较好的效果。【关键词】文言文 朗读 激趣 以读促教 挖掘文本从事语文教学工作多年,常常听到学生感叹“文言文,想说爱你不容易啊!”的确,回忆自己初中时代的文言文的学习确实是枯燥无味。教师对文言文的教学都很简单,先是一字一句翻译,要求学生弄懂每个字的意思。翻译完了就是朗读和背诵了,逐字逐句,先字后句,全部掌握最后就是轮流到老师跟前“落实”。最后,还得将原文和全文翻译抄写几遍,这样就完成文言文的教学。这样的教学模式,教师尽管讲得口干舌燥,可是学生却毫无兴趣,昏昏欲睡,导致效果很差。可见,传统的文言文教学模式,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显然已经不适用了。认识到这一点,多年来,我力求在教法上有所创新。通过不断的摸索探讨,我认为文言文的教学,应把“朗读”摆在首位。古人提倡“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叶圣陶也说过:“文学语言的训练,要是语感,获得语感,要走熟读成诵的路子。”这些都是强调的了朗读的作用及重要意义。与现代文相比文言文更讲究节奏美。所以古人常采用“吟唱”的方式来诵读诗文,在今天虽然不提倡“吟唱”,但“书读百遍”仍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方法。朗读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途径,是学好文言文的重要法宝。通过朗读,激起美感,达到以读激趣语文教材中所选的文章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语言比较精美,而且易于朗读,如果采用传统文言文的教学方法,逐字逐句翻译,不仅把精美的文言文分割的支离破碎。而且显得呆板,枯燥无味。但是,如果以“读”为突破口,通过“诵读”,特别是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必将让学生感受到文章的美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引导学生朗读必会使学生慢慢喜欢上文言文。如在教学刘禹锡的《陋室铭》时,引导学生读得节奏鲜明,体会文中语言自然流畅,节奏感强,朗朗上口,配以适当的音乐,学生就是不想读也会跟着读起来,这样无形之中激发了学生学习这篇文章的兴趣。同样,在教学《口技》时,通过范读,读出口技艺人精心模拟的各种各样的声响,那或舒缓或急促或紧张的语调,使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学生的兴趣一下子就激发出来了。只要学生的兴趣激发了,就能最大限度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主动学习。通过朗读,培养语感,领悟语意,达到以读促教。朗读有利于体会文章的内容、感情、特色。教师一定要完成角色的转换。要相信学生,把课堂的空间,让给学生,把诵读落到实处,根据教材的特点,精心设计好读的形式,让学生反复地去读课文读字词,使学生在读中掌握一些字义、词义和文言句式,从而领悟文意,一通而百通,达到融会贯通,事半功倍。如在教学郦道元《三峡》时,我通过设计“三步诵读”的方法,指导学生读课文,获得了较好的效果:①诵读。要求:把字音读准,读好句子的节奏、停顿,读得流畅,并且要读懂文意,通过朗读,初步感知课文。②以画促读。在教学中,要求学生为不同季节的三峡作画,并且要求学生点评所作的画。在评画的过程中,让学生选读相应的段落,达到以画促读,以读入画,让学生感觉如在画中游。如有一幅画形象地画出了三峡春冬之景,于是就让学生边欣赏画边朗读“春冬之时……良多趣味“这一文段,让学生体会三峡春冬的美景。③品读。在引导学生领略了三峡的美景后,请学生选出文中自己最欣赏的文段,体会其写景的妙处。在读中品,在品中读,在读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这样通过“三读”绝大部分学生都能感受到课文优美的语句。体会三峡的美。这样,以读代替教师的讲解,既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又提高了教学效率,从而达到以读促教。通过朗读,深入挖掘文本,达到以读促学。诵读教学在对学生进行情感的激荡后,还有一个重要的环节,要引导学生深入作品,挖掘作品,与作品中的人物进行对话,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学生的朗读过程也是广泛汲取语言营养的过程,当朗读的积累达到一定的“量”的时候,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自然有了一个“质”的变化,然后再让学生畅所欲言,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这样学生潜在的能力就得以施展,才能得以发挥,从而达到以读促学的目的。如在教学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一文时,我主要以朗读为主线,要求学生通过朗读达到三个要求①读准字音,理解文意。②结合作者当时的写作背景朗读。③通过朗读深入挖掘文本,理解作品的意境。通过这一指导,学生迅速能掌握朗读的方法,很快就完成了第一个要求:读准字音,理解文意。紧接着,我马上质疑:“光光理解文意,能读好文章吗?”然后引导学生结合作者当时的写作背景,深入挖掘作品,再次朗读并思考:“从中你读到了一个___的苏轼”。通过多次的朗读,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工商行政管理强制措施依据.doc
- 工程施工管理-课程设计框架.pdf
- 工程硕士《矩阵理论.doc
- 工程电磁场 第0章 矢量分析.ppt
- 工业级显示卡项目商业计划书(2013年融资成功案例范文)-协助企业融资-投资专家免费咨询.pdf
- 工程采购管理制度.doc
- 工程高墩盖梁施工托架设计计算实例.pdf
- 巧用等效电源法快捷解决电学问题.doc
- 巨萍(修改三次).doc
- 巴越IR秒选题-20130831.doc
- 金融产品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积极适应市场风格,行为金融+机器学习新发现.pdf
- 交运物流2024年度投资策略:转型十字路,峰回路又转(2023120317).pdf
- 建材行业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板块持续磨底,重点关注需求侧复苏.pdf
- 宏观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复苏之路.pdf
- 光储氢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复苏在春季,需求的非线性增长曙光初现.pdf
- 公用环保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电改持续推进,火电盈利稳定性有望进一步提升.pdf
- 房地产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聚焦三大工程,静待需求修复.pdf
- 保险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资产负债匹配穿越利率周期.pdf
- 政策研究2024年宏观政策与经济形势展望:共识与分歧.pdf
- 有色金属行业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新旧需求共振&工业原料受限,构筑有色大海星辰.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