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诂学》(吴辛丑老师)周易互文探析.docVIP

《训诂学》(吴辛丑老师)周易互文探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周易》互文探析 《周易》作为上古汉语的经典文献,在语言上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就汉语修辞学而论,《周易》不仅以其丰富多采的修辞实践导夫先路,而且在理论上也有创始之功。《易传·乾文言》:“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汉语修辞学中的“修辞”二字即源于此。《易传》还提出了“言有物”、“言有序”、“以言者尚其辞”、“圣人之情见乎辞”等著名论断。在郑奠、谭全基所编《古汉语修辞学资料汇编》[1]一书中,《周易》位列第一。 《周易》一书实际上包括两大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六十四卦,习惯上称为“古经”;第二部分是解经之传,习惯上称为“易传”或“十翼”。关于《周易》传文中的互文现象,前辈学者俞樾、杨树达等已有所论列。如俞樾《古书疑义举例》[2]卷一“参互见义例”下云: 《周易·杂卦传》:“乾刚坤柔,比乐师忧。”皆两两相对,他卦虽未必然,而语意必相称。独“晋,昼也;明夷,诛也。”其义不伦。愚谓此亦参互以见义也。知“晋”之为“昼”,则“明夷”之为“晦”可知矣。“明入地中”,非晦而何?知明夷之为“诛”,则晋之为“赏”可知矣。“康侯用锡马蕃庶”,非赏而何?自来言《易》者,未见及此也。 杨树达《中国修辞学》[3]第七章“参互”第一节“互备”下云: 《易·坤卦·彖传》曰:西南得朋,乃与类行;东北丧朋,乃终有庆。树达按:亡友曾运乾云:此言与同类行则无庆,不与同类行则有庆也。义与今之电学排同引异相似。而上二句但言其事,不言其吉否;下二句言其吉否,不言其事,所谓互文以见义也。 以上论述对我们研究《周易》互文颇有启发意义。遗憾的是,前人只注意到了《周易》传文中的互文现象,而对古经中出现的互文未予重视。《周易》古经是西周初年的作品,而《易传》相传为孔子所作,其基本部分是战国初期至战国中期写成的。[4]所以,研究《周易》互文,不能不重视古经。尽管我们还不能确定“互文”这种修辞现象最早出现于何时何书,但可以肯定的是,《周易》古经中已经出现了互文,且形式变化多样。 《周易》古经的表现形式颇为特别:它有六十四个卦,每卦六个爻,卦与卦之间有“错”、“综”变化,爻与爻之间有“乘”、“承”、“比”、“应”,而它的文字又分别系于各个卦、爻之下,称为卦辞、爻辞。文字与符号紧密关联,这就是《周易》的形式特点。前人解经,往往注意卦与卦、爻与爻之间的关系,而对其文辞之间的照应较少留意。其实,《周易》古经不仅卦有互体,而且辞有互文。由于《周易》结构的特殊性,它的互文有不同于一般散文的地方。下面我们分爻内互文、卦内互文和卦际互文三类加以说明。 (一)爻内互文 所谓爻内互文,是指一个爻的爻辞里面出现的互文。例如: (1)《鼎》六五:鼎黄耳金铉。 按:高亨先生《周易古经今注》[5]注云:“金色黄,云黄耳,其质金可知也。云金铉,其色黄可知也。”高亨先生这样理解是正确的,只不过没有明言其为互文而已。“黄耳”与“金铉”互文见义,即“黄金耳黄金铉”,意思是,鼎的耳是黄金做的,鼎的铉也是黄金做的。这种一句话里前后文字互相补充的情形,通常称为常式互文。[6] (2)《井》九五:井洌寒泉,食。 按:“井洌寒泉”首先是一种错综其词的用法。“井洌”本与“寒泉”并列,而“井洌”是主谓式,“寒泉”是定中式,结构上并不一致。这种前后结构不一致的用法,是古人为了避免呆板而采用的“同中见异”法,像《楚辞·九歌》“吉日兮辰良”、《论语·乡党》“迅雷风烈”、《诗经·卫风》“甘心首疾”等语句,也是采用了这种错综的手法,这些语句本可说成“吉日兮良辰”、“迅雷烈风”、“甘心疾首”,但作者却打破常规而变换词序,因此给人一种活泼矫健的感觉。“井洌寒泉”的常规说法就是“井洌泉寒”。 同时,“井洌寒泉”也是互文。洌者,清也。寒者,冷也。但原文本意并非强调“井水清洌”而“泉水寒冷”,而是说“井洌而寒、泉洌而寒”,也就是说,井水、泉水都是清洌而寒冷的。在《井》卦中,井水就是泉水,泉水也就是井水,因此“井洌寒泉”就是说“井水清而凉”。此句也可算作常式互文。 (二)卦内互文 所谓卦内互文,是指一卦之内此爻与彼爻的爻辞参互见义。卦内互文又有两种情形,一种是同位之爻的爻辞参互见义,例如: (3)《否》初六:拔茅茹以其汇,贞吉,亨。 六二:包承,小人吉,大人否。亨。 六三:包羞。 九四:有命,无咎,畴离祉。 九五:休否,大人吉。其亡其亡,系于苞桑。 上九:倾否,先否后喜。 按:《否》卦的六二爻与九五爻不仅同位,而且有应。二为阴位、贱位,五为阳位、尊位。荀爽曰:“小人,二也,谓一爻独居,间象相承,得系于阳,故吉也。大人谓五,乾坤分体,天地否隔,故曰大人否也。”[7]由于二为小人之位,适于小人,而不适于大人,所以小人居之则吉,大人居

文档评论(0)

12435956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文档有任何问题,请私信留言,会第一时间解决。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3023136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