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复旦大学,生物制药,技术,教学,基因工程复旦大学,生物制药,技术,教学,基因工程
基因工程制药
史训龙 讲师
xunlongshi@fudan.edu.cn
背景
化学药物
药物
天然药物 生物技术药物
基因工程—生物技术药物
基因工程—化学药物
克隆
DOCPC编 顶头孢菌
码基因
cefEF
青霉素N
脱乙酰氧基头孢
菌素C (DOCPC)
合成
DOCPC
CPC
重组菌:
CPC产量提高25%
青霉素N积累1/15
cefEF基因剂量,DOCPC合成酶表达量提
高1倍。
基因工程—天然药物
人参皂苷类化合物—Rd ,CK
黄芪甲苷
。。。。。
基因工程技术制备药物的优势
制备很珍贵但利用传统方法难以制备的药
可以提供足够数量的生理活性物质,以便对其生理、生化和
结构进行深入研究,
可以发现和挖掘更多的内源生理活性物质。
内源生理活性物质在作为药物使用时存在的不足之处,可通
过基因工程和蛋白工程进行改造和克服。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可获得新型化合物,扩大药物筛选来源。
概述
一、基本概念
DNA重组 (in vitro DNA recombination technology )
基因克隆 (gene cloning)
或分子克隆 (molecular cloning)技术。
基因工程 (gene engineering)
基因工程又称基因拼接技术和DNA重组技术,是以分子遗传学为
理论基础, 以分子生物学和微生物学的现代方法为手段, 将
不同来源的基因(DNA分子),按预先设计的蓝图, 在体外构建
杂种DNA分子, 然后导入活细胞, 以改变生物原有的遗传特
性、获得新品种、 生产新产品。
二、基因工程产生的基础
1 理论上三大发现
40年代发现了生物的遗传物质-DNA
50年代阐明了生物遗传物质的分子机制,
Watson and Crick提出了DNA双螺旋结构
模型。
60年代确定了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式-中心
法则
2 技术上三大发明
限制性内切酶和连接酶的发现
载体(Vector)的发现:载体相当于运送重组
DNA分子到宿主细胞的车子
逆转录酶的发现,打破了中心法则,使真核基
因的制备成为可能
一、重组DNA技术的基本过程
基因工程要素
目的基因的制备和分离
DNA重组体的构建
DNA重组体扩增和表达
重组体筛选和鉴定
外源基因的表达
表达产物的分离纯化、鉴定
目的基因
酶切
载体
重组体
扩增、抽提和鉴定
导入受体细胞
大量生产 表达产物的分离鉴定 表达
基因工程的基本流程
二、基因工程的分类
真核基因工程
原核基因工程
三、重组DNA技术-基因工程与医学的关系
重组DNA技术-基因工程与医学的关系
1.研究基因的结构功能和活动的规律。
2.为疾病的防治、诊断、预后及发病机理的研究
开辟新途径。
3.研究细胞分化和胚胎发育的本质问题。
4.基因治疗。
5.促进基础理论的研究。
第三节 基因工程的酶和载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