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中化学必修2学案:2.3.1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苏教版必修2学案)
课时15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班级_______学号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
学习目标]
1、初步认识原电池的原理和一般构成条件;
2、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科学的学习方法和创造性思维和探究能力,以及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应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思维方法,抓住氧化还原反应是原电池工作原理的本质。通过实验不断体现出由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认知过程。
[课前准备]
生活中常用到电池,电池怎样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呢?
[学海导航]
一、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一)原电池原理探究
分组进行下列实验并完成表格
实验1、将一块锌片和一块铜片分别插入装有稀硫酸溶液的烧杯中,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2、将一块锌片和一块铜片同时插入装有稀硫酸溶液的烧杯中,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3、用导线把锌片和铜片连接,再同时插入装有稀硫酸溶液的烧杯中,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4、在锌片和铜片之间连接一个电流计后,再同时插入装有稀硫酸溶液的烧杯中,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现象
结论
实验1
锌片上 。
铜片上 。
化学方程式: ,
说明金属活动性性: Zn Cu。
实验2
锌片上 。
铜片上 。
实验3
铜片上 。
实验4
电流计指针 。
产生了 。
1、原电池的定义:我们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装置为原电池
(二)原电池工作原理:以Zn、Cu原电池为例
项目
Zn
Cu
电极反应
电子得失
反应类型
电极性质
总反应
能量转化
(三)原电池的构成条件
1、必须是_______________溶液;
2、两个电极,其中一个相对较___________的金属为负极,另一个相对较__________的金属或非金属导体为正极。两个电极直接或间接地连接在一起,并插入电解质溶液中去。
3、能自发地发生_____________反应。
4、形成闭合回路。
说明:①构成原电池的四个基本条件是相互联系的,不能孤立、片面地理解,在四个基本条件当中,氧化还原反应是核心;
②判断某装置是否为原电池,要以构成原电池的基本条件为判断标准,不能仅凭装置的外形下结论;
③构成原电池的基本条件是进行原电池设计的基本依据。
①下列哪些装置可以构成原电池?并写出电池总反应。
硫酸铜
硫酸铜
A
A
Zn
Cu
稀硫酸
B
A
Zn
C
酒精
D
A
Zn
Cu
稀硫酸
E
A
Zn
Zn
稀硫酸
C
Zn
Cu
A
稀硫酸
F
Cu
Z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逐一分析不能构成原电池的装置的原因。
②把a、b、c、d 4块金属片浸入稀硫酸中,用导线两两相连组成原电池。若a、b相连时,a为负极;c、d相连时,d极上产生大量气泡;a、c相连时,电流由c经导线流向a;b、d相连电子由d经导线流向b,则此4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 )
A.a>b>c>d B.a>c>d>b C.c>a>b>d D. b>d>c>a
③在伦敦上流社会,有一位贵族夫人格林太太,幼年时因蛀牙补过一颗不锈钢的假牙。不料后来,她又因为车祸掉了一颗牙,为了显示她的富有,她装了一颗黄金假牙。自此以后,她就经常出现头痛、失眠、心情烦躁等症状。更奇怪的是,众多的医学专家为她检查后,都找不到病因。格林太太的病因到底是什么呢?你能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帮她解决吗?
(四)原电池原理的应用--金属的腐蚀及防护
吸氧腐蚀
析氢腐蚀
负极反应
正极反应
总反应
铁锈的形成: Fe(OH)2 Fe(OH)3 Fe2O3
[学业测试]
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原电池是把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
B.原电池中电子流出的一极是正极,发生氧化反应
C.原电池中的阳离子向正极移动
D.原电池两极均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2.下列反应,在理论上可设计成原电池的是 ( )
A.C(s)+H2O(g) ==CO(g)+H2(g);△H0
B.Ba(OH)2·8H2O(s)+2NH4Cl(s)== BaCl2(aq)+2NH3·H2O(l)+8H2O (l);△H0
C.CaO(s)+H2O(l)==Ca(OH)2(aq);△H0
D.CH4(g)+2O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写字楼消防培训(新版)汇总.ppt
- 危重症患者的呼吸危重症患者的呼吸功能监测(教学课件).pdf
- 危重病人的管道管理.ppt.ppt
- 医院药剂科管理手册(完整版).pdf
- 危重症患者的护理与评估 .ppt
- 危重症患者的评估与相关护理_【PPT课件】.ppt
- 危险化学品企业隐患排查主要内容【精选】.pdf
- 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导则-中国石化.ppt
- 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预案演练方案(演习脚本).doc.doc
- 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预案演练方案(演习脚本).doc
- 金融产品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积极适应市场风格,行为金融+机器学习新发现.pdf
- 交运物流2024年度投资策略:转型十字路,峰回路又转(2023120317).pdf
- 建材行业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板块持续磨底,重点关注需求侧复苏.pdf
- 宏观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复苏之路.pdf
- 光储氢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复苏在春季,需求的非线性增长曙光初现.pdf
- 公用环保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电改持续推进,火电盈利稳定性有望进一步提升.pdf
- 房地产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聚焦三大工程,静待需求修复.pdf
- 保险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资产负债匹配穿越利率周期.pdf
- 政策研究2024年宏观政策与经济形势展望:共识与分歧.pdf
- 有色金属行业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新旧需求共振&工业原料受限,构筑有色大海星辰.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