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发现了快乐由精神来决定,人类文化又进一步。发现这个道理,和发现是非善恶取决于公理而不取决于暴力,一样重要。公理发现以后,从此世界上没有可被武力完全屈服的人。发现了精神是一切快乐的根据,从此痛苦失掉它们的可怕,肉体减少了专制。精神的炼金术能使肉体痛苦都变成快乐的资料。于是,烧了房子,有庆贺的人;一箪食,一瓢饮,有不改其乐的人;千灾百毒,有谈笑自若的人。所以我们前面说,人生虽不快乐,而仍能乐观。譬如从写《先知书》的所罗门直到做《海风》诗的马拉梅,都觉得文明人的痛苦,是身体困倦。 但是偏有人能苦中作乐,从病痛里滤出快活来,使健康的消失有种赔偿。苏东坡诗就说:“因病得闲殊不恶,安心是药更无方。”王丹麓《今世说》也记毛稚黄善病,人以为忧,毛曰:“病味亦佳,第不堪为躁热人道耳!”在着重体育的西洋,我们也可以找着同样达观的人。工愁善病的诺凡利斯在《碎金集》里建立一种病的哲学,说病是“教人学会休息的女教师”。罗登巴煦的诗集《禁锢的生活》里有专咏病味的一卷,说病是“灵魂的洗涤”。身体结实、喜欢活动的人采用了这个观点,就对病痛也感到另有风味。顽健粗壮的十八世纪德国诗人白洛柯斯第一次害病,觉得是一个“可惊异的大发现”。对于这种人,人生还有什么威胁?这种快乐,把忍受变为享受,是精神对于物质的最大胜利。灵魂可以自主——同时也许是自欺。能一贯抱这种态度的人,当然是大哲学家,但是谁知道他不也是个大傻子? 是的,这有点矛盾。矛盾是智慧的代价。这是人生对于人生观开的玩笑。 吃 饭 钱钟书 教学目的 1.了解钱钟书其人及其创作。 2.了解作者对社会人生等现象和问题的看法。 教学重点 作品所揭露的世态人心和作者所表现的机智隽永风格. 钱钟书(1910—1998),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江苏无锡人。中国现代著名学者、小说家。 著有长篇小说《围城》,短篇小说集《人·兽·鬼》,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学术著作《谈艺录》、《管锥编》、《宋诗选注》等。 1933年钱钟书从清华外文系毕业,校长亲自告诉他要破格录取他留校,可他一口拒绝. 1935年与作家、翻译家杨绛结婚,然后同赴英国留学.在牛津大学英国语文系攻读两年,又到法国巴黎大学进修法国文学一年,于1938年归国。 钱钟书:“《写在人生边上》是四十年前写的,《人·兽·鬼》是三十六、七年前写的。那时候,我对自己的生命还没有愈来愈逼窄的边缘感觉,对人、兽、鬼等事物的区别还有非辩证的机械看法。” 创作旨趣:“人生据说是一部大书。假使人生真是那样,那末,我们一大半作者只能算是书评家,具有书评家的本领,无须看得几页书,议论早已发了一大堆,书评一篇写完缴卷。但是,世界上还有一种人。他们觉得看书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写批评或介绍。他们有一种业余消遣者的随便和从容,他们不慌不忙地浏览。每到有什么意见,他们随手在书边的空白上注几个字,写一个问号或感叹号,像中国旧书上的眉批,外国书里的Marginalia。” 《围城》 英国人说:“结婚仿佛金漆的鸟笼,笼子外面的鸟想进去,笼内的鸟想飞进来,所以结而离,离而结,没有了局。” 法国人说:结婚犹如“被围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 围城是对人生情境的形象概括,所描绘的是人类理想主义和幻想破灭的永恒循环。 30年代开始,林语堂相继创办了《论语》、《人间世》、《宇宙风》等刊物,以发表小品文为主,倡导幽默闲适的文风。其《论幽默》云:“欲求幽默,必先有深远之心境,而带一点我佛慈悲的念头,然后文章火气不太盛,读者得淡然之味。幽默只是一位冷静超远的旁观者,常于笑中带泪,泪中带笑。” 作者是借“吃饭”为题发表议论。 巧借“吃饭”为由头,通过各种灵感式的联想和比喻,发表他对社会人生诸种现象和问题的观点。 一、第一自然段的核心命题是:“名义上最主要的东西,其实往往是附属品。”这是哲学上名与实的问题,也揭示了现象与本质的矛盾。 名家(惠施 公孙龙) 大而无外,小而无内。 老子(38章):居其实,不居其华. ①批判了爱财不爱人的金钱婚姻观 晋人鲁褒《钱神论》:“钱无耳,可使鬼。凡今之人,惟钱而已。” 唐人张固《幽闲鼓吹》:“钱至十万,可通神矣。” 小仲马《茶花女》:“金钱是好仆人、坏主人。” ②讽刺知识精英用高尚的名义遮蔽自己实际利益的获取。 《孟子·梁惠王上篇》:“无恒产而有恒心者,唯士为能。” 在柏拉图的“理想国”中,社会居民分为贤哲、士兵、民间艺工三等,贤哲是统治者、立法者,士兵保卫国家,民间艺工从事生产劳动。 ③嘲弄政治家心口不一和以公权谋私利 孟子提出“民事不可缓”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一切有权力的人都爱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变的经验。防止权力滥用的办法,就是用权力约束权力。权力不受约束,必然产生腐败。” 二、第二段的核心命题有两个。 (一)“人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