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67周呼吸生理
① pH值和CO2浓度的影响 ② 温度的影响 ③ 2,3—二磷酸甘油酸(2,3—DPG) ④ Hb自身性质的影响 影响氧离曲线位移的因素: Hb达到5g/100ml血时,发绀(cyanosis) Hb与CO亲合力为O2的210倍, PCO达到0.7mmHg(0.1%),就会引起中毒。 缺氧不一定发绀:①贫血病人,②CO中毒。发绀不一定缺O2:高原红细胞增多症。 二氧化碳在体内的运输也是以物理溶解和化学结合的方式进行的。 化学结合 物理溶解(6%) 碳酸氢盐(87%) 氨基甲酸血红蛋白(7%) CO2的运输 HbNHCOOH (一)HCO3- 1.H2CO3大量在红细胞中生成 2.HCO3-主要在血浆中与Na+结合运 输 3.H+与Hb结合,促进了HbO2解离 进入红细胞内的一部分二氧化碳能直接与血红蛋白的自由氨基结合,形成氨基甲酸血红蛋白,又称碳酸血红蛋白(HbCO2),并能很快解离。 Hb-NH2 + CO2 Hb·NHCOOH (HbCO2) 这一反应无需酶的催化,调节它的主要因素是氧合作用。 HbNHCOOH O2与Hb结合将促使CO2释放(Haldane效应),去氧Hb易于和CO2结合。 虽然HbNHCOOH只占运输量的6~7%,但排出的CO2却占到20~30%。 Hb 第四节 呼吸中枢与呼吸运动的调节 生命科学学院动物生理教研室 一、呼吸中枢与呼吸节律 (一)呼吸中枢 1923年,Lumsden切割实验 现在认为,延髓为基本中枢,桥脑上部有调整中枢。 将神经元分为呼气神经元、吸气神经元、跨时相神经元(2种)。 结 论: 1、延髓存在 基本的呼吸中枢 2、脑桥 的1/3处存在 呼吸调整中枢 一、呼吸中枢与呼吸节律 (一)呼吸中枢 1.延髓 呼吸神经元分背侧组和腹侧组 1) 背侧组(DRG):主要在孤束核(NTS)腹外侧,支配膈肌和肋间外肌运动神经元,也接受感觉传入; Iα→膈肌运动神经元,Iβ接受Iα及肺牵张反射传入 一、呼吸中枢与呼吸节律 (一)呼吸中枢 1.延髓 2)腹侧组(VRG) 疑核(NA):I,支配膈肌和肋间外肌运动神经元,IX、X→咽、喉 后疑核(NRA):E,支配肋间内肌和腹肌运动神 经元,加强呼吸时主动呼气, Iγ→ 肋间外肌运动神经元 面神经后核:主要含E ,抑制吸气神经元活动 顺应性(C)= 1/弹性阻力(R) ——弹性组织在发生变形时,要产生阻止变形恢复原位的力,称弹性阻力。 弹性阻力(elastic resistance) ——顺应性指在外力作用下,弹性组织的可扩展性。 顺应性(compliance) 肺的弹性阻力和顺应性 胸廓的弹性阻力和顺应性 肺在被扩张变形时,会产生回缩力,回缩力的方向与肺扩张方向相反,因而是吸气的阻力,即肺的回缩力构成了肺扩张的弹性阻力。※ 胸廓的弹性阻力来自胸廓的弹性成分,胸廓处于自然位置时的肺容量约相当于肺总量的67%,此时胸廓无变形,不表现有弹性阻力。呼吸运动时既可能是吸气或呼气的阻力,也可能是吸气或呼气的动力。 ※ 非弹性阻力 气流在发动、 变速、换向时因气流和组织惯性所产生的阻止气体流动的因素; 惯性阻力: 呼吸时组织相对位移所发生的摩擦; 粘滞阻力: 气体流经呼吸道时,气体分子之间以及气体分子与气道壁之间的摩擦,是非弹性阻力的主要成分。 气道阻力: 影响因素:呼吸道的半径和气流的速度 肺容量 肺容量是指肺中容纳的气体量,在呼吸周期中,肺容量随着进出肺的气体量而变化,吸气时增大;呼气时减小。 潮气量(tidal volume,TV),平静呼吸时每次的呼吸气量,成年人为0.35-0.6L。 补吸气量(inspiratory reserve volume,IRV),平静吸气终了后,再尽力吸入的最大空气量,平均为1.5L。 补呼气量(expiratory reserve volume,ERV),平静呼气之后,再尽力呼出的最大气量,平均为1.5L。 余气量(residual volume, RV),最大呼气后,肺内残留气体,约1L左右。 功能余气量(functional residual capacity, FRC),余气量与补呼气量之和。 深吸气量(inspiratory capacity, IC),补吸气量与潮气量之和。 肺活量(vital capacity, VC),指最大吸气后,作最大呼气所呼出的气量,包括潮气量、补吸气量和补呼气量三部分。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呼吸功能的潜在能力,正常平均值约3.5L。 肺总容量(total lung ca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