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节教育的历史发展规划.ppt
第二节;;(一)教育的起源;; 代表人物是19世纪法国社会学家利托尔诺。他在《各人种的教育演化》中指出,教育是超出人类社会范围以外,远在人类产生以前就已存在于动物界的一种现象。他认为动物对于后代的爱护和照顾就是一种教育活动。这是教育史上第一次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利托儿诺的观点:; 其代表是20世纪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家孟禄。他在A Text Book in the History of Education指出:利托尔诺忽视了动物心理与人的心理的本质区别,提出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的模仿是教育的基础。; 这种观点认为,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是人类特有的现象。因此,要科学地解决教育起源问题,只有从人类社会的起源与人的本质属性中去探讨,才能得到科学的解决。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及《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中科学地论证了“劳动创造了人本身”。而劳动又是从制造工具开始的,然而,“即使是最简单的工具的制造及其使用的能力,就一定要求长辈给儿童一定的指导”。所以,教育起源于人类社会的生产劳动。;5、教育的交往起源说;;;讨论;(二)学校的产生 ; (1)生产力的发展,为社会提供了相当数量的剩余产品,使一部分人可以脱离生产劳动过程而专门从事教育活动。(即生产力的发展使脑体分工成为可能)
(2)社会生产和生活的日益复杂。使原来那种融于劳动之中的,以口耳相授为主要方式的,自发的教育不能满足人类社会传递生产和生活经验的需要,学校的产生便成为必要。; (3)文字的出现。世界上最早的文字是约公元前3000年左右埃及的楔形文字,它为学校教育提供了可能,使知识有了载体,使师生之间的传授有了依托。
; 现在一般认为专门的学校教育是进入奴隶社会以后才出现的。如我国早在夏代(前21—16C)就出现了学校的雏形“庠”。《孟子·公孙丑上》,“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而世界最早的学校则是公元前2500年左右埃及的宫廷学校。我国最早的正式学校的产生是在商朝。
; 结论:教育是与人类社会同时产生的一种社会现象,而学校则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二、教育的历史发展;特点:
1、古代学校的出现和发展。
2、教育阶级性的出现和强化。
3、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 ;(1)奴隶社会:
夏:“庠、序、校”
孔子:“有教无类”
教育内容:“六艺”是基本
教育目的:“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2)封建社会:
春秋战国:私学兴起,学术下移,出现了“士”阶层,打破了学在官府的统一局面。
秦:焚书坑儒,实行文化专制。
汉: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了儒学在我国古代教育中的独尊地位。在选仕制度上,采用“察举制”,始设太学,官学体制比较完善。 ; 两晋:佛、道、儒并立。
南北朝:延续,儒学地位提高。
隋:儒学地位进一步提高,开始实行科举取士(607年开始,至1902年废除,在中国历史上延续1300年之久)。 ; 唐:儒学地位得到巩固,科举制进一步完善,出现了书院,官学发达。六学二馆:国子学(三品)、太学(五品)、四门学(七品)、律学、书学、算学(八品);崇文馆、弘文馆(宰相大臣、皇亲国戚)。
教育内容主要是“四书五经”
科举考试:抓住教育的主导权。
学成文武艺,售于帝王家。
人生四大喜:金榜题名时、洞房花烛夜、他乡遇故知、久旱逢甘雨。范进中举。;宋:书院发展达到高峰,最后书院也渐渐被纳入科举的行列。
元、明、清:延续前朝,明代“八股文”取士,科举制进一步模式化 ;中国农业社会教育特征;西方:;;;西方农业社会教育的特征; 1、现代学校的出现和发展。(班级授课制度,自然科学)
2、教育与生产劳动从分离走向结合,教育的生产性日益突出。
3、教育的阶级性与公共性并存,公共性日益突出。
4、教育的复杂性程度和理论自觉性都越来越高,教育研究在推动教育改革中的作用越来越大。;英国(最早进行资产阶级革命);法国(18世纪完成资产阶级革命);美国:;(三)信息社会(机器—智能)的教育特征:;1、学校的变化;2、教育的功能的变化;3、教育的国际化和教育的本土化;4、教育的终身化;;;;;6、教育的超前化;从生产力角度看教育的发展:原始教育
古代教育
现代教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Unit 1 Fun numbers and letters (说课稿)-2024-2025学年人教PEP版(一起)(2024)英语二年级上册.docx VIP
- 印刷成本核算方式.docx VIP
- 森林防火教学课件.ppt VIP
- 二级保密资格档案目录(24盒)优质材料.doc VIP
- 2025水利工程五大员专业题库(含答案).docx VIP
- 图书馆业务知识培训ppt课件.pptx VIP
- 传感器智能传感器与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pptx VIP
- 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条例学习宣贯ppt课件.pptx VIP
- 游消费者行为学(第二版)孙九霞全套PPT课件.pptx
- 东芝 e-STUDIO 2000AC 2500AC 彩色复印机维修手册(拆卸安装篇).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