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毛中特》第三单元
今天的中国,被称为金砖国家,但在五大金砖国家中,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总量远超其他四国总和全球竞争力更是以名列第29位而远远把另外四国抛在身后(巴西排名第48,南非排名第52,印度排名第59,俄罗斯排名第67)。反腐败问题,中国在人口过亿的发展中国家中,也是表现最好的。根据透明国际2011年排名:巴西73位,中国75位,印度95位,印尼100位,墨西哥100位,孟加拉国120位,巴基斯坦134位,尼日利亚143位,俄罗斯143位。 3、中国制度模式的特点 中国最高权力的更替一方面具有传统的“禅让”色彩,但又打破古代“禅让”终身制的局限,实行的是一党领导、全国选拔、长期培养、年龄限制、定期更替。这种模式基本综合了西方和阿拉伯世界制度的优点,而避免其缺点。一党领导,可以避免委托代理风险、制定长期的发展战略,全国选拔和长期的培养可以在产生成本不高的前提下尽最大可能选出最优秀的人才,可以避免民主制度的政治平庸化,定期更替则可以带来新的血液,更避免政治强人的出现。 在我们中国人看来,中国对世界的贡献,并不仅仅是担当了全球经济发展的火车头,也不是从欧洲每年进口1000亿美元的商品,不是入世10年每年平均进口7500亿美元的商品,也不是对欧洲的投资超过欧洲对中国的投资,不是减免了非洲等第三世界国家的多少债务和提供了多少援助,而是中国走出了一种新的而且是十分成功的模式。这也难怪《纽约时报》著名的专栏作家托巴斯·弗里德曼不无忧心地感叹:我很不愿意地对我女儿说,你只有去中国才能看到未来。 显然,当西方精英开始失去自信的时候,中国正迎来自己的自信时代 第二专题中国改革开放40年回望与前瞻 一、中国改革开放大事记 1、1977年 高考制度的恢复 2、1978年 平反冤假错案 3、1978年 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4、1978年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5、1979年 设立经济特区 6、1982年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确立 7、1984年 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提出 8、1986年 全民所有制企业改革启动 9、1987年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基本路线提出 10、1988年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提出 12、1992年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确立 13、1993年 提出金融体制改革目标 11、1990年 中国股市的发端 上海证券交易所旧址 14、1994年 外贸体制综合配套改革 15、1992、1994年 医疗、住房市场化改革施行 17、1997年 “十五大”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16、1996年 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 18、1999年 明确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001年 中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 19、1999年 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 21、2002年 “十六大”确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的奋斗目标 22、2003年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23、2004年 国有商业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革 24、2004年 保护私有财产入宪 26、2005年 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 25、2005年 农业税条例废止 27、2005年 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启动 股权分置改革后,中国股市走出了一轮史无前历的大牛市 29、2007年 《物权法》出台 28、2006年 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30、2007年 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 2013年、2015年计划生育政策改革 2014年全面从严治党 2014年全面深化改革 2015年国防与军队体制改革 2016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二、改革开放40年之反思 1、经济体制改革阶段划分 第一阶段是从上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末;它的主要任务是思想解放,拨乱反正,回归主流,回归人性,回归民主法治,回归市场经济。改革的主要特征是放权、分权。从包产到户的农村改革——财政包干的行政分权改革——扩大自主权的国企改革——发展私人经济——建立市场体系等经济改革。开放的主要特征是建立一系列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打开国门,迎接外资。 第二阶段的改革开放始于邓小平南巡,止于本世纪初。其主要任务是加快市场化的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一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二是加入以主流文明为基础的WTO,三是彻底结束短缺经济。 第三阶段的改革开放始于“胡温新政”,至今尚未结束。其主要任务是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转变经济的发展方式,解决或化解在市场化过程中遗留的各种问题。 2、把封闭和半封闭的中国带进全球化,融入世界经济 1、把古老的中国带进了现代化的快车道 3、融入世界主流文明 4、为中国重新崛起提供动力机制和体制保障 2、经济体制改革方面的得与失 (1)土地经营方式改革:集体经营——家庭承包——土地流转 (2)设立特区 (3)医疗、教育、住房三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