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英语借走的十个中国原创词语
英语借走的十个中国原创词语
英语,代表西方的强势文化。作为世界性的大语种,它成了现代与文明的标
志。有人跟风叫嚷:只要具备两条就是“现代文盲”,一,不懂英语;二,不会
电脑。其实,文化所涉及的领域形形色色,是否可以这样说,不会写毛笔字、不
会算卦,就等于“国学文盲”?
凭人怎么说吧,现代中国为了追求“和世界接轨”,几乎把英、法、俄、德、
日、意、西班牙和阿拉伯语,当成了通向世界、通向文明的惟一桥梁。母语--中
国话可以弄得一塌糊涂,甚至不如日本人写得漂亮,讲得流利;英语,却必须要
捱过大学六级、托福考试。这据典型的崇洋媚外做法,似乎该回头了。随着中国
国力的增强,汉语也逐渐变成了外国人的香饽饽儿。仔细一看才发现,许多英语
词汇其实就源于汉语,欧洲人做过精细的统计,自1994年以来加入国际英语行
列的词汇中,中式英语贡献了 5%到 20%,超过任何其他来源。
英语属于印欧语系(Indo-European languages),包含着印度、西亚和欧洲
的语言。目前使用的英语单词中,有不少是从非印欧语系“拿来”的,这在狭义
上,就是英语中的外来语。这些白皮黄心的“鸡蛋词”,无须向“英语世界”做
额外解释,就能顺利地理解、沟通。脱胎于汉语的“鸡蛋词”,早就默默地影响
全世界了。除“孔夫子(Confucious)”、“中国功夫(kung fu)”、“麻将
(mahjong)”或者“豆腐(tofu)”之类绝无仅有的称谓,再挑拣10 个真正有中国
气质、代表华夏气派、并影响全球当代生活的“鸡蛋词”,便足以说明问题。
(一)丝绸--silk
中国是养蚕大国,丝绸的故乡。瓷器和丝绸始终是古代中国对外贸易的绝密
技术和看家商品,直到鸦片战争前,英国进口到广州的钢琴,还干不过珠光宝气
的丝绸。“silk”的发音,显然是汉语的音译,这个词代表了中国高超的工艺技
术和贸易强势。即便现在,丝绸仍在现代生活中充当雍容华丽、典雅高贵的象征。
(二)茶--tea
这个词,又是英国人从拗口的闽南话里偷走的。茶,和丝绸、瓷器比肩,堪
称古代中国对外贸易的拳头产品。目前,品茶代表了一种生活方式和文化品位,
中国人对人生的思考,几乎都能在袅袅茶烟里找到。据萧乾的《茶在英国》介绍:
“茶叶似乎是17 世纪初由葡萄牙人最早引到欧洲的……英国的茶叶起初是东印
度公司从厦门引进的,17 世纪 40年代,英人在印度殖民地开始试种茶叶,那时,
可能就养成了在茶中加糖的习惯。”据说,即使在“二战”那样物资困乏的时期,
法国人定量配给咖啡,英国人则要的是茶,还有一点点糖。茶成了欧洲人的“主
心骨”,他们只能跟着茶香如醉如痴地行走,这不是本土的历史与遗传;而是异
域文化的征服和同化。18 世纪的柴斯特顿勋爵干脆在《训子家书》里写道:“尽
管茶来自东方,它毕竟是绅士气味的;而可可则是个痞子、懦夫,一头粗野的猛
兽。”
(三)世外桃源--Shangrila(Xanadu)
这是两个近意词。都有“世外桃源”的意思。 “Shangrila”出自西藏的传
说之地--香格里拉,“Xanadu”则是蒙古的元上都。如果要表达“世外桃源”,
通常采用“Xanadu”这个词。看来,以出世自居的美国作家梭罗,白白地在瓦尔
登湖旁边,做了那么久的“隐士”。讲究 “寄情山水、超然物外”的哲学,中国
人是当之无愧的开山鼻祖。
(四)风水--Feng Shui
风水,还是音译。它凝聚了古代中国在活人住宅和死人墓地方面的集体智慧。
尽管有人打着所谓“科学”的旗号,指斥风水是封建迷信;但是,迷信所谓“科
学”,故步自封,则是另外一种迷信。风水的整体原则是“趋利避害”,这也是
安全生存最起码的信条。近年来,风水在美国红极一时,从中国人唇齿之间发出
的音节,已经成为当代人急需探究的学问。
(五)茶点--dim sum
一听发音,就知道,这个略带小资情调的词儿,来自闽粤。英国人有喝下午
茶的习惯,几杯印度红茶,常就一碟甜点。英语原本有表示蛋糕、点心的词,偏
偏不用,硬要拽一个来自汉语的生僻字。恐怕多少也有与时尚接轨、和东方同步
的优越感吧。中国是茶的故乡,茶点也摇身一变,成为登堂入室的英语外来词。
(六)走狗--running dogs
中国式英语贴切地表达了一种见利忘义、供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