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眼科检查推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 眼科检查推荐

* * * 其它类型眼压计 ToNo-Pen眼压计 Proview眼压监测仪 Icare回弹式眼压计 Diaton 眼睑式眼压计 * 六、检眼镜检查 直接检眼镜检查 间接检眼镜检查 * 直接眼底镜检查 放大倍数16倍 可不散瞳检查眼底 检查方法 彻照法用于观察屈光间质(晶体混浊、玻璃体混浊) 眼底检查?(视盘大小、形状、颜色、生理凹陷、血管管径、网膜出血、渗出等)??? * 间接眼底镜检查 散瞳检查 放大倍数4倍 可视范围大 照明强,受屈光间质混浊影响较小。 适合网脱手术中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 借助压迫器可观察眼底的极周边部(锯齿缘) * 七、眼底血管造影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 吲哚青绿造影(ICGA) * 荧光血管造影分期 臂-视网膜循环时间(7-12秒) 动脉前期 动脉期 动静脉期 静脉期 静脉充盈 晚期荧光 动脉前期 出现斑块状脉络膜荧光,视乳头呈现朦胧荧光 * 动脉期 ????荧光素注入至视网膜动脉期的时间,约 10~15 秒。全部动脉充盈,由于血管内中央血细胞和周围血浆均有荧光,显影的动脉比检眼镜所见约宽 1/4。 动脉期 动脉全部充盈,比检眼镜所见略宽 * 动静脉期 ????荧光素从毛细血管后小静脉返回至较大分支静脉形成层流外观,约需 2.5~3 秒,然后层流消失。静脉荧光持续 15~20 秒以上。 动静脉期 动脉荧光充盈,大静脉出现层流 * 静脉期和晚期 ????静脉注入荧光素后 10 分钟,视网膜血管内荧光明显减弱或消失,能见脉络膜背景荧光及视乳头边缘残留荧光,如有异常渗漏荧光则更加明显。 静脉期 血管内荧光明显减弱 * 晚期 视乳头边缘残留荧光 * 异常眼底荧光图像 渗漏(高荧)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见强荧光渗漏点呈炊烟状逐渐扩大 * 透见荧光(又称窗格缺损) ????视网膜色素上皮层缺损时可显露脉络膜背景荧光。其特点为与脉络膜背景荧光同步,大小、形态不随时间改变 ?Stargardt 病,FFA 示黄斑区环形色素上皮脱失,透见脉络膜背景荧光(窗样缺损) * 低 荧 ????凡在视网膜组织中有异常物质存在,而阻挡其下正常荧光均称为荧光遮挡 常见的有色素、出血、渗出异物等。血管阻塞时,正常应该显现荧光充盈处可表现为荧光阻断或充盈迟缓。 后极部视网膜下出血,FFA 示荧光遮蔽(低荧) * 八、眼科影像学检查 眼部超声检查(A、B超) 眼部 CT 检查 眼部磁共振检查(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 眼科计算机图像分析 * A 超探测主要用于眼部生物学测量 可进行眼轴径线测定,人工晶状体屈光度计算 角膜厚度测量,晶状体厚度测量,前房深度测定等等。 A 型超声扫描仪 * B 型超声可为临床诊断提供极有意义的帮助。 眼内病变如视网膜脱离、出血、炎症、肿瘤等 特别是在合并白内障、角膜混浊、前房积血、瞳孔闭锁、玻璃体混浊等病变时更有诊断价值。 B型超声扫描仪 * A/B型超声扫描仪 *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利用多普勒原理,通过发射探头和接受探头的频率变化,探测眼部血管和眼外肌活动情况。 功能是在 B 型超声的二维图像上,通过彩色编码的叠加显示血流方向,眼外肌收缩与舒张,并可选择性取样显示血流频谱特征。 * 眼部 CT 检查 ?CT 是电子计算机与传统X线体层摄影相结合的产物。CT 显示眼和眼眶及周围组织(包括骨质、软组织及鼻旁窦窦腔气体)。自然对比度好、密度对比度高、图象清晰,广泛应用于眼病检查。 横切位扫描 冠状位扫描 * 眼部磁共振检查 磁共振检查软组织分辨率高,多方位成像、无骨伪影、无辐射损害,比 CT 更容易显示视神经及视交叉病变,因而尤其适用于眼部检查 眼部 MRI 扫描(眼眶中部层面 T1 加权像) 眼部 MRI 扫描(眼眶中部层面 T2 加权像) * 角膜地形图检查 可用于角膜形态异常如圆锥角膜等的诊断和随访;角膜屈光手术前了解角膜曲率状况指导手术方案的设计 * 共焦角膜显微镜 清晰显示各层细胞及神经纤维,协助诊断圆锥角膜、角膜炎症、角膜变性和损伤,特别对角膜真菌和阿米巴感染提供较直接的诊断依据。 * 角膜内皮镜检查 30岁前,平均细胞密度3000-4000个/mm2?? 50岁左右,2600-2800个/mm2 69岁,2150-2400??个/mm2 * 角膜内皮镜的临床应用 ?内眼手术前了解内皮的健康状况,估计手术的安全性及后果 手术后了解手术对内皮的损伤情况,解释和处理由于内皮问题引起的并发症 也是眼库中评价角膜供体的质量,选择角膜材料的重要技术手段。 正常角膜内皮 内皮细胞密度高,

文档评论(0)

beoe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