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高中生物必修3单元质量评估(三)推荐.doc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中生物必修3单元质量评估(三)推荐

单元质量评估(三) 第4章 (90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列不属于对种群特征描述的是( ) A.蒲公英杂乱无章地分布在操场上 B.某市男性公民与女性公民的比例为1∶1.5 C.某池塘生活了约150种生物 D.深圳市近三年入户的人口约为31万人,约占总人口的5% 2.农业科技人员对草原鼠害进行调查时,在1公顷范围内随机选定某区域,第一次放置了100只鼠笼,捕获68只鼠,标记后原地放回,一段时间后在相同位置又放置了100只鼠笼,捕获54只鼠,其中标记鼠有12只。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草原上鼠与牛、羊是竞争关系,鼠害会严重影响畜牧业的发展 B.这种调查的方法称为样方法 C.该区域中鼠的种群密度较大,约为306只/公顷,必须积极防治 D.如果在两次捕鼠期间发生草原大火,则统计结果是不准确的 3.如图为种群数量增长曲线,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改善空间和资源条件有望使K值提高 B.BC段种群增长速率逐渐下降,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C.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在生存斗争中被淘汰的个体数 D.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中,酵母菌的数量变化可用曲线Y表示 4.如图所示为自然环境中生物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a到b点种群增长速率减小,c点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 B.为了可持续发展,最好将池塘中的鱼捕捞到b点 C.cd段波动的直接原因是迁入和迁出、出生率和死亡率变动所致 D.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来源于种群的年龄组成 5.(2012·武汉高二检测)假定当年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λ倍,如图表示λ值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0~a年,种群数量增加,其年龄组成是增长型 B.a~b年,种群数量下降,其年龄组成是衰退型 C.b~c年,种群数量增加,种群呈“J”型增长 D.c~d年,种群数量增加,种群呈“S”型增长 6.(2012·徐州高二检测)资源的合理使用是使产量最大化的同时,又不影响资源的持久利用。自然种群增长呈“S”型曲线。假设种群的K值为200,N表示种群数量,据表分析正确的是( ) A.环境阻力对种群增长的影响出现在S4点之后 B.防治蝗虫应在蝗虫数量达到S3点时进行 C.渔业捕捞后需控制剩余量在S3点 D.(K-N)/K值为0.25时,种群增长率最大 7.(2012·宁波高二检测)对某地区新引入的一种鸟的种群增长速率[增长速率=(出生率-死亡率)/时间]1~7年的调查研究,得到的数据如表所示。下列对该鸟种群描述正确的是( ) A.种群的年龄结构是稳定型 B.种群的数量呈“J”型增长 C.种群密度是制约种群增长的因素之一 D.第3~4年中种内斗争最激烈 8.(2012·济南高二检测)如图表示某种处于平衡状态的生物种群因某些外界环境变化导致种群中生物个体数量改变时的四种情形,下列有关产生这些变化原因的分析,最合理的是( ) A.若图①所示为草原生态系统中某种群,则a点后的变化原因可能是过度放牧 B.若图②所示为某发酵罐中菌种数量,则b点肯定增加了营养供应 C.图③中c点后发生的变化表明群落崩溃 D.图④表示海洋生态系统中的某种鱼,d点表明捕捞过度 9.下列有关种群与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年龄组成为稳定型的种群,其个体数量将逐渐增多 B.种群增长曲线为“J”型时,其种群增长率是先增大后减小 C.种群最基本的特征是种群密度,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可用丰富度表示 D.森林中各种生物的垂直分层现象是由光照决定的 10.(2012·南京高二检测)生态学家高斯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在0.5 mL培养液中放入5只大草履虫,然后每隔24 h统计一次大草履虫的数量,第五天后大草履虫种群数量维持稳定,K值是375 只,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实验需设置重复实验,减小误差 B.该实验中大草履虫种群呈“S”型增长 C.培养液种类或体积的改变可导致K值发生改变 D.如在培养过程中加入3只双小核草履虫,K值保持不变 11.(2012·哈尔滨高二检测)下列探究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通过取样器取样的方法可以采集、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的种类和数量,如鼠妇、蝗虫等 B.随机选取若干样方,通过计数样方内某种双子叶植物的个体数,可以求得该种群密度 C.在蚜虫活动的范围内,可以用样方法估算蚜虫的种群密度 D.通过对酵母菌培养液抽样检测的方法,可以研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目变化规律 12.鳄鱼常爬上岸来躺着不动,并张开口让一种小鸟吃口腔内的小虫,当敌害来临时,鸟惊飞,鳄鱼逃走。下列有关上述生物之间的关系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敌害与鳄鱼之间可能属于捕食关系 B.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aena4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