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三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练习5:生态系统和生物圈推荐
2012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练习5: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选择题
LISTNUM OutlineDefault \l 3 分析右图,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 )
A.进行海洋渔业捕捞的最佳时期是C点
B.C~D段种群数量仍在增长
C.该种群数量在E点达到K值
D.B时期是种群增长率最快的时期,种群数量在K/2值左右
LISTNUM OutlineDefault \l 3 一级消费者体内的能量,其去路不包括下列哪项( )
A、用于自身生命活动
B、被第二营养级的其他生物所获得
C、通过呼吸作用被消耗掉
D、被分解者分解散发到环境中去
LISTNUM OutlineDefault \l 3 下列关于“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的相关操作,正确的是 ( )
A.培养用具必须经过严格的灭菌处理,培养液则不需灭菌
B.培养酵母菌时,必须去除培养液中的溶解氧
C.从瓶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不必摇匀培养瓶中的培养液
D.为了方便酵母菌计数,培养后期的培养液应先稀释后计数
LISTNUM OutlineDefault \l 3 如图1表示生态系统中各成分之间的联系,图2为一定时间内某一生态系统中的几个种群的数量变化曲线。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1中能构成生物群落的是B、C、D、E、F,图2中的乙相当于图1中的E
B.种群丙在a、b、d、e四个时期中种群密度最大的是a时期
C.图1中流入D的总能量小于F获得的总能量
D.某地区因环境污染造成E中出现部分白化苗,F、D的数量也都将减少
LISTNUM OutlineDefault \l 3 下列关于群落演替的说法错误的是
A.在演替过程中,群落会发生有规律的变化
B.群落的演替是一种物种代替了另一个物种
C.群落演替的标志是群落在物种组成上发生了变化
D.群落的演替是长期变化积累的结果
LISTNUM OutlineDefault \l 3 有关“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动态变化”的实验,正确的叙述是( )
A.改变培养液的pH值不影响K值(环境容纳量)大小
B.用样方法调查玻璃容器中酵母菌数量的变化
C.取适量培养液滴于普通载玻片后对酵母菌准确计数
D.营养条件并非影响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唯一因素
LISTNUM OutlineDefault \l 3 科学家通过对许多作物的产量和种群密度关系的研究,得到下列结果。将此结果应用于农业生产时给我们的启示是 ( )
A.种群密度为4左右时是甜菜生产的适宜密度
B.提高氮元素的供应量可大幅度增加玉米的种植密度
C.欧防风草根的生长与种群密度无关
D.合理密植的目的是提高农作物某些部位的产量
LISTNUM OutlineDefault \l 3 (2011年海淀模拟)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交错连结成食物网的原因是多种生物在食物链中占有不同营养级
B.该食物网由8条食物链组成,蛇与鼠、食虫鸟与蛙的关系分别是捕食和竞争
C.该图仅体现了生态系统成分中的生产者和消费者,未体现的成分是分解者
D.若分析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状况,应从系统中绿色植物固定的太阳能开始
LISTNUM OutlineDefault \l 3 如图为某一生态系统稳定性图解。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a为抵抗力稳定性,b为恢复力稳定性
B.a为恢复力稳定性,b为抵抗力稳定性
C.恢复力稳定性与营养结构呈相反关系
D.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呈相反关系
LISTNUM OutlineDefault \l 3 下列实例中,不属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典型实例”的是( )
A、无机盐被绿色植物吸收,其枯枝落叶腐烂后又还给土壤
B、轻度被污染的水体经过生物和理化作用而得到净化
C、由于大火烧毁的森林通过繁殖作用得到恢复更新
D、过度开垦草原、毁林造田使气候失调,土地沙漠化
LISTNUM OutlineDefault \l 3 (2009年高考江苏卷)某小组进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时,同样实验条件下分别在4个试管中进行培养(见下表),均获得了“S”型增长曲线。根据实验结果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4个试管内的种群初始阶段都经历了“J”型增长
B.4个试管内的种群同时达到K值
C.试管Ⅲ内种群的K值与试管Ⅱ不同
D.试管Ⅳ内的种群数量先于试管Ⅱ开始下降
LISTNUM OutlineDefault \l 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骨科解剖学推荐.ppt
- 骨盆骨折-关节外科推荐.ppt
- 骨良性肿瘤推荐.ppt
- 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特点及临床治疗final推荐.ppt
- 骨肿瘤-乡村医师推荐.ppt
- 骨转移专家推荐.ppt
- 骨质疏松症的诊断和治疗推荐.ppt
- 骨质疏松症的遗传学研究推荐.ppt
- 骨转移肿瘤治疗进展77086推荐.ppt
-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诊治进展推荐.ppt
- 金融产品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积极适应市场风格,行为金融+机器学习新发现.pdf
- 交运物流2024年度投资策略:转型十字路,峰回路又转(2023120317).pdf
- 建材行业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板块持续磨底,重点关注需求侧复苏.pdf
- 宏观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复苏之路.pdf
- 光储氢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复苏在春季,需求的非线性增长曙光初现.pdf
- 公用环保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电改持续推进,火电盈利稳定性有望进一步提升.pdf
- 房地产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聚焦三大工程,静待需求修复.pdf
- 保险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资产负债匹配穿越利率周期.pdf
- 政策研究2024年宏观政策与经济形势展望:共识与分歧.pdf
- 有色金属行业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新旧需求共振&工业原料受限,构筑有色大海星辰.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