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涤纶织物 起毛起球 产生的原因及影响因素
涤纶织物 起毛起球 产生的原因及影响因素
涤纶织物起毛起球产生的原因及影响因素
1起毛起球的原因
涤纶织物起毛起球的原因和其性能有很大的关系。一般光学纤维镜下观察,涤纶的纵向为光滑、均匀、无条痕的圆柱体,横截面为圆形,所以起毛起球的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因其表面光滑,不像棉纤维有天然卷曲,也不像羊毛的表面有鳞片结构,纤维之间的抱合力很弱,所以在穿着及使用的过程中,由于纤维之间的疏松,再加上各种摩擦作用就容易使被破坏的纤维拉出织物结构表面而形成毛羽,毛羽互相扭曲又形成了小球。从涤纶的分子结构可以看出涤纶的分子为线形分子,没有大的侧基和支链,分子链易于沿着纤维拉伸方向平行排列,因此分子间容易紧密地堆砌在一起,形成结晶,这使纤维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和尺寸稳定性,强度高使形成的小球牢固的系在织物结构的表面,不易脱落,结果使织物的美观和手感都受到影响。
2涤纶织物起毛起球的影响因素:
2.1纤维的长度和细度
纤维的长度越长,起球越少,原因是长纤维之间的摩擦力与抱合力较大,纤维难以滑到织物表面,且长纤比短纤凸出在织物表面少,所以不易起球。
纤维的细度越细,暴露在纱线表面的纤维末梢就越多,纤维柔软性也越好,所以细纤维比粗纤维易于纠缠成球。
2.2纤维的卷曲性
纤维的卷曲波多,加捻时纤维不容易伸展,摩擦过程中纤维易松动滑移,在纱线表面形成毛绒,所以,纤维的卷曲性越好,越易起毛起球。
2.3纱线表面光洁度
横截面成圆形表面摩擦力小,则抱合力较差,纱线表面光洁则纤维很容易滑移至织物表面,在外界摩擦作用下易起毛起球。不规则的横截面可降低起球趋势。
2.4纤维捻度高低
纤维捻度是纱线在单位长度内的捻回数,捻度高的纱线纤维间抱和紧密,纱线中伸在织物外面的短纤较少,纱线内部摩擦力较大,纱线在受到摩擦时,纤维从纱线内滑移相对较少,起球现象减少。
2.5纤维的强力、抗弯性及耐磨性
纤维的强力与抗弯刚度高则不易起球,但抗反复弯曲能力高、耐磨能力强的纤维,摩擦成球后则不易脱落。容易弯曲的纤维在摩擦过程中易相互纠缠成球,因此,比较粗硬的纤维比细而柔软的纤维不易起球。因为,有些纤维在形成较长的绒毛之前已经被磨断或者拉断,只剩下很短的绒毛,就不易起球;有些纤维虽然容易形成为数众多的小毛球,但是如果纤维的反复抗弯性和耐磨性强度较弱,织物表面的毛球在继续摩擦中很快就会脱落。
2.6织物的紧密性
组织结构疏松的织物比结构紧密的织物易起毛起球,因为结构紧密的织物与外界物体摩擦时不易产生毛绒,已经产生的毛绒又由于纤维之间的摩擦阻力较大而不易滑到织物的表面上来,所以织物组织结构紧密的织物不易起毛起球。
2.7织物表面平整性
表面平整的织物,纤维排列相对较整齐,纤维中伸在织物表面的短纤较少外界摩擦时不易起毛起球,而表面凹凸不平的织物则易起毛起球。
2.8混纺比含量
在混纺织物中,涤纶的含量越高则越容易起毛起球。原因是由于涤纶表面光滑无卷曲,抱合力较差,且分子结构决定机械强度高,形成小球不易脱落,所以涤纶起毛起球性高于其他织物,混纺织物中涤纶含量越高越容易起毛其球。
2.9织物类型
针织物是由一根或若干根纱线,沿纬向或经向弯成线圈,再由线圈互相套结而成;而机织物是由两组互相垂直的纱线在织机上按一定的规律交织而成的。针织物交织点较少,暴露的纱线面积较大,比机织物更易起毛起球;对于机织物来说,织造越紧密越不易起球;平纹织物与斜纹织物相比较,平纹织物是由一根经纱和一根纬纱上下交叉组合而成的,由于交织数量多,交叉数量短,对纱线中纤维束缚较紧,防止毛球的产生,所以平纹织物较斜纹织物不易起球。
2.10染整工艺
纱线或织物经整理以后,抗起毛起球性将产生较大的变化,如织物经过定型,特别是经树脂整理后,其抗起毛起球性将大大增加,短纤纱织物经过烧毛、长丝合纤织物经过热定型都可减轻起毛起球现象,前者是由于自由纤维端减少,后者是由于纤维刚性增加以及纤维间位置固定所致。
2.11使用条件
一般情况下,织物在穿着时经受的摩擦力越大,摩擦次数越多,其起毛起球现象越严重。
3解决织物抗起毛起球的常用途径
针对织物起毛起球的过程及影响因素,出现了多种抗起毛起球的方法,但各有其优缺点,现总结如下:
1)用有机胺或无机强碱对涤纶进行腐蚀,因为涤纶分子中存在酯键,所以耐碱性较差,在碱中部分纤维表面的大分子会发生水解,一层层地剥落下来,并溶解在碱液中,使纤维逐渐变细强力降低,因此形成的小球易脱落,此法虽有效但不易控制。
2)制造强力较低的涤纶或异形截面丝,前者是有利于小球脱落,后者是增加摩擦使纤维不易滑到织物表面,如五叶形横截面的涤纶长丝,抗起球性明显高于圆形横截面的涤纶长丝。异形纤维的异形度越大,纤维的抱合力就越大,抗起毛起球能力越强,此法虽有效,但不属于染整范围。
3)改善纱线结构和织物组织结构,前者增加纱线捻度,使纤维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