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1947-1948年印巴克什米尔争端与英国应对困境.docVIP

1947-1948年印巴克什米尔争端与英国应对困境.doc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947-1948年印巴克什米尔争端与英国应对困境

1947-1948年印巴克什米尔争端与英国应对困境   摘要:1947年10月,印巴两国在克什米尔争端爆发后同时向英国求助,两国在战后英联邦战略中的重要地位使英国陷入两难境地。在克什米尔问题提交联合国之前,英国颁布“撤退军令”、敦促和谈、鼓励提交联合国,竭力避免英联邦内战。在克什米尔问题提交联合国后,英国在印巴之间不断调整立场以维持英联邦战略的平衡。最终,两国对英国均不满意。印巴战争的爆发标志着英国在南亚的英联邦战略遭受重大挫折。英国的困境和失败不仅反映了帝国斜阳的现实,更预示在印巴敌对且力量失衡的情势下,南亚存在一种企图介入的大国都难以摆脱的困境。   关键词:英国;印度;巴基斯坦;克什米尔   中图分类号:K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04(2011)05-0129-05      1947年爆发的印巴克什米尔争端一直是英美与南亚两个当事国学界研究的热点。围绕争端爆发原因和英国的立场等问题,英国撤退的阴谋、英国偏向印度、英国偏向巴基斯坦、英国中立和致力斡旋协调等各种观点纷纷出现。中国学者对本课题的档案研究还未出现。为厘清英国政策及其背后的动因,笔者在阅读英国原始档案的基础上,从战后英国的英联邦战略切入,解析1947年英国在印巴克什米尔争端问题上的困境与反应,探讨英国的真正立场以及印巴两国对英国做法不满的原因。      一、克什米尔争端的缘起      克什米尔争端是次大陆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之间悠久和深刻的矛盾及其政治表现――国大党和穆斯林联盟统一与分治斗争――的产物。次大陆的居民除国大党代表的印度教徒和穆盟代表的穆斯林外,还有562个土邦大君治下的臣民,这部分居民也主要由印度教徒和穆斯林组成,在各土邦的比例大小不一。克什米尔是第二大土邦,其特殊之处不仅在于其居民主体是穆斯林而大君却是印度教徒,更在于它不在印度境内而在分治之后的印巴两国之间,这是克什米尔争端产生的重要原因。   英国1947年自次大陆撤退时,英属印度分为印度自治领与巴基斯坦自治领,而关于土邦未来地位问题,按分治方案,各土邦可以自主决定加入印度或巴基斯坦。也可以不加入???何一方而与英国保持旧有关系。国大党主张土邦都加入印度,而穆盟主张土邦自由决定自己的命运。   印巴分治前后,大部分土邦都选择了自己的归属,但克什米尔土邦却在踯躅徘徊。在宗教构成上,克什米尔居民70%以上是穆斯林,而大君是印度教徒;大部分居民倾向加入巴基斯坦,但大君则对加入巴基斯坦持观望态度。在内部政治形势上,克什米尔内部主要有两个政治派别:国民议会党和穆斯林议会党。国民议会党由印度领导人贾瓦哈拉尔?尼赫鲁的好友谢赫?阿卜杜拉领导,因此,该党拥护印度立国的世俗主义,与印度国大党关系密切。穆斯林议会党由古拉姆,阿拔斯领导。古拉姆?阿拔斯拥护巴基斯坦领袖阿里?真纳“穆斯林是一个民族”的理论,与穆斯林联盟关系密切。印巴分治前,尼赫鲁与真纳分别派人赴克什米尔对国民议会党和穆斯林议会党的负责人进行动员,希望这些负责人能够帮助辛格大君决定克什米尔加入自己的自治领。此种情势让辛格大君非常犹豫。当印度总督蒙巴顿勋爵敦促辛格大君尽早决定归属时,辛格大君答称他想等段时间再决定克什米尔应该加入印度或巴基斯坦,抑或是保持独立。   就在辛格大君犹豫之际,1947年9月,蓬奇地区爆发起义。随后,与蓬奇接壤的巴基斯坦帕坦穆斯林发起救助同胞行动。一个月后,这次起义演化为大批帕坦穆斯林沿克什米尔谷地向土邦首府斯利纳加挺进。辛格大君只好向印度求助。1947年10月25日,蒙巴顿主持会议,讨论克什米尔问题。会议决定派土邦事务部长V.P.梅农前往克什米尔调查情况。26日,V.P.梅农带回一封辛格大君致蒙巴顿的信,称他决定将克什米尔合并给印度,并请求印度接受。27日,印度军队进驻斯利纳加。同日,蒙巴顿总督代表印度回复辛格大君说:“我政府决定接受克什米尔暂时合并给印度自治领。”闻听克什米尔加入印度和印度部队抵达斯利纳加,真纳的第一反应是要派出巴基斯坦军队,印巴克什米尔争端由此爆发。      二、英国的两难困境      正值蒙巴顿等印度领导人商讨克什米尔问题之际,印巴两个自治领分别向伦敦发出诉求,希望得到英国政府的支持。这对英国的英联邦战略来说不啻是一种严峻的考验。   英联邦战略是战后英国工党政府维持英国大国地位的一种策略。战后,英国实力严重下滑,无力维持帝国完整。尽管如此,英国朝野仍然一致认为,战后英国的首要战略目标是保持英国的大国地位。艾德礼政府认为,永远保持英帝国是不可能的,但以某种策略保持英国的大国地位是可行的,因为灵活的外交可以弥补帝国的颓势。鉴于英帝国发展的特殊性和战前英联邦已见雏型,艾德礼政府决定,在英联邦的基础上调整英帝国,以去殖民化为外衣构建英联邦战略,即一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