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30年细节史之在路上 行走疆界延伸
30年细节史之在路上 行走疆界延伸
30年,在一个被二元户籍制度禁锢的乡土中国,人们借助自行车、摩托车、火车,汽车、飞机等交通工具,出差公干、外出旅游、回家过年,其观察世界的视野也随之从十几公里扩展到上万公里。
1977年2月,早晨6点,何爱民换上一套中山装,蹬着一辆永久牌自行车出门了。
他要赶往15公里外的长沙市郊,迎娶新娘谢秋华。去程耗时2小时,回程后座载着新娘,耗时3小时。
30年前,“三转一响”:自行车、缝纫机、手表和收音机是衡量一个家庭经济实力的重要指标,永久、凤凰、飞鸽自行车和雅霜、梅花牌手表,就像今天的奔驰、宝马、雷克萨斯汽车和香奈儿、卡地亚珠宝一样是响当当的奢侈品。
30年,在一个被二元户籍制度禁锢的乡土中国,人们借助自行车、摩托车、火车、汽车、飞机等交通工具,出差公干、外出旅游、回家过年,其观察世界的视野也随之从十几公里扩展到上万公里。
1978年前后,人们出行主要依靠“11路”步行和骑自行车;1983年,摩托车兴起,太子车流行;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公交车、电车和中巴、电动三轮车、微型车成为城市和乡村的主要交通工具;与此同时,隧道、地铁在城市里构建了一个隐秘的“地下交通网”,轻轨、磁悬浮、动车组兴起;到2000年,乘坐飞机,出国旅游不再难过“神七飞天”,拥堵在马路上的,不再是“上海”和“红旗”,而是大众和丰田。
今天,很少中国人还会手扶车把,在院子里教孩子骑自行车,因为马路早已被强悍的汽车所霸占。更多的人都在忙着学开车,驾驶已经和英语、电脑一起成为当下中国人的三项必备生存技能。
自行车王国的黄昏
1980年,中国的马路上至少奔跑着1亿辆自行车。
从北京到广州,每天上班高峰期,成千上万辆响着铃铛的自行车一齐涌上城市街头,蔚为壮观,堪称“世界第八大奇观”。
1978年,在中国南部的广东省开平县,只有4辆小汽车,14万辆自行车,各大商店销售的自行车要凭票购买,“1978年,开平市的机动车还比较少,当时货车222辆,大型拖拉机100多辆,分散在农村、农场。摩托车只有邮电局??10辆左右,用来送电报和信件。其他单位领导下乡办公都骑自行车,如果要到较远的地方出差只能坐长途客车,市民出行主要以自行车作为交通工具。”开平市交警大队党总支副书记周卓濂回忆。
“寂静的乡间小路,自行车上扎着辫子的姑娘,舞动的红纱巾,伴着清脆的铃声,温暖流淌……”30年前的爱情片,漂亮的姑娘总是在后座,大院子弟一律绿军装、帆布包,成群结队骑着自行车海吃海喝同时掐架,永久、飞鸽和凤凰,就是今天的奔驰、宝马和本田。当时,一个普通工人的月收入是三四十元,而一辆自行车的售价是130多元,而且供不应求,甚至连一辆自行车票(购物资格凭证)都能卖到100多元。
1985年,约尼?埃林以德国《世界报》记者身份来到北京,“百姓依然蹬着自行车,但已开始响应‘致富光荣’的号召。”再过10年,他发现所有的自行车只能在便道上行驶,北京已经从一个“自行车王国”变成了汽车大都会。
1991年,上海光新路口,马路中间是一条铁轨,火车经过,两边护栏挡住行人。火车通过,护栏拉起的瞬间,长时间等候的车流,从两边聚集到一起,形成一片自行车的海洋……摄影师王文澜摁下快门,拍下了这张《自行车王国》的经典之作。事实上,在上世纪90年代末,自行车已经没落,汽车已经流行,年轻人的坐骑不再是永久和凤凰,而是捷安特之类的变速山地车。
凤凰、永久自行车风靡仅约10年,迅速发展的经济与扩张的马路,将自行车甩在了屁股后面。10年前,北京是国内自行车拥有量最多的城市,全市约有1000万辆自行车,平均每个家庭有2辆,每天上下班高峰时,长安街上的自行车流成为一道独特的城市景观。据中国自行车协会统计,2002年中国城镇居民每百户自行车拥有量已从1998年的182.1辆下降到了142.7辆。如今,北京每天骑自行车往返于单位和家庭之间的人已从十多年前的60%下降到20%。
摩托车的兴盛是在1980年,那一年,嘉陵、建设等军工企业开始“军转民”进入摩托车生产领域,全国共生产4.90万辆摩托。乐山市民李云生花1900多元,托广州的朋友买了一台免税的铃木牌50CC摩托车,游走在大街小巷,引来无数羡慕的眼光。从1993年中国年产335万辆一举超过日本成为世界摩托车生产第一大国起,至今已有15年,这期间,中国同时也成为世界摩托车消费第一大国。
汽车社会上位
截至2008年6月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超过1.6亿辆,取得汽车驾驶证的有近1.15亿人。
但在1978年的沈阳铁西区,8岁的夏阳还拥挤在拖着两条大辫、像“沙丁鱼罐头”的无轨电车里,他每天都是乘坐从劳动公园到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