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部淋巴结解剖及其疾病超声诊断课件篇.ppt

颈部淋巴结解剖及其疾病超声诊断课件篇.ppt

  1.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淋巴门消失,内部回声不均匀 众多淋巴结融合呈串珠样 晚期可出现集聚或散在的液化区以及伴声影的强光团或光点 可表现为边缘血管 * 造影剂从周边开始进入,然后整个淋巴结边缘呈现不均匀高增强,内可见大片无增强区,增强后边界清楚,大小没有明显改变,造影剂消退较快 * * 谢谢 * 淋巴结解剖及其疾病超声诊断 * 淋巴系统 由淋巴管道、淋巴组织和淋巴器官组成 心血管系统的辅助系统,协助静脉引流组织液 淋巴器官和淋巴组织具有产生淋巴细胞,过滤淋巴液和进行免疫应答的功能 * 淋巴器官 淋巴结、胸腺、脾和扁桃体 是淋巴管向心行程中的必经器官 一般为灰红色、质软的扁圆形小体,直径5-20mm,一侧隆凸,另一侧凹陷成为门,有输出淋巴管、神经和血管出入 正常淋巴结由一支或者两支淋巴门动脉供血,其在淋巴门分支出微动脉,通过淋巴结髓质并在其内分支 * 头颈部淋巴结:颈前淋巴结 颈外侧淋巴结 * 目前在国际外科学和肿瘤学上被普遍应用的颈部淋巴结分组法是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的分组,依据颈部淋巴结被肿瘤转移累及的范围和水平,AJCC将颈部可扪及的淋巴结分为七个水平 * IA区 颏下淋巴结 界限:两侧二腹肌前腹和舌骨体围成的三角。 IB区 颌下淋巴结 ,位于ⅠA后外侧、颌下腺后缘之前 。 界限:下颌骨体、同侧二腹肌前后腹围成的三角 。 * Ⅱ区包括颈内静脉上组淋巴结,位于颈内静脉上1/3和副神经上部周围。自颅底一直延伸至颈动脉分叉或舌骨体下缘。影像学角度采用颈内静脉后缘做为Ⅱa和Ⅱb的分界。Ⅱ区接受来自面部、腮腺及下颌下、颏下和咽后淋巴结的淋巴管,也直接接受来自鼻腔、咽、喉、外耳道、中耳及舌下腺和下颌下腺的集合淋巴管,是鼻腔、口腔、咽、喉和涎腺肿瘤发生隐匿转移的高危区域,其中Ⅱb与口咽或鼻咽的肿瘤关系更为密切。 * III区(level III)为颈内静脉淋巴结中组,位于颈内静脉中1/3周围,是Ⅱ区向下的延续。相当于舌骨水平至环甲膜水平。是口腔、鼻咽、口咽、下咽和喉肿瘤发生隐匿性转移的高危区域。 * IV区(level IV)为颈内静脉淋巴结下组,位于颈内静脉下1/3周围,从环状软骨水平到锁骨上水平。是下咽、喉和颈段食管肿瘤发生隐匿性转移的高危区域。 * V区(level V)为颈后三角区或称副神经链淋巴结, 前界为胸锁乳突肌后缘,后界为斜方肌前缘,下界为锁骨水平。包括锁骨上淋巴结。 是鼻咽、口咽、声门下喉、梨状窝顶、颈段食管和甲状腺肿瘤发生隐匿性转移的高危区 * 2013年11月,欧洲放射肿瘤学协会(European Society of Radiotherapy Oncology,ESTRO)官方杂志——Radiotherapy Oncology(绿皮杂志) 在线发表了新的颈部淋巴结分区标准【1】 * VI区(level VI) 为内脏周围淋巴结,界限:两侧界为颈总动脉,上界为舌骨,下界为胸骨上窝。 是食管肿瘤发生隐匿性转移的高危区域。 * Ⅶ区为上纵隔淋巴结。界限:两侧界为颈总动脉,上界为胸骨上窝,下界为主动脉弓水平。与甲状腺癌、下咽癌、颈段食管癌的转移有密切关系。 * I区 颏下及颌下区淋巴结。 IA区 颏下淋巴结 IB区 颌下淋巴结 Ⅱ区 颈内静脉淋巴结上组 以颈内静脉后缘为界分为ⅡA区和ⅡB区,前下方为IIA区,后上方为IIB区 Ⅲ区 颈内静脉淋巴结中组 Ⅳ区 颈内静脉淋巴结下组 Ⅴ区 颈后三角区淋巴结 以肩胛舌骨肌下腹为界,后上方的为VA区,前下 方的为VB区。 VI区 内脏周围淋巴结,或称前区。 Ⅶ区 上纵隔淋巴结 * * 颈部淋巴结超声观察内容 形态(纵横比率) 皮质情况(厚度、轮廓) 淋巴门状态 血流类型(淋巴结RI、PI值具有一定诊断价值) 大小不是有用的参数 * L/T≥2 * * 由淋巴结所属部位的某些急慢性炎症引起,如化脓性扁桃体炎、牙龈炎。 L/T≥2 * * 团注造影剂后,造影剂自淋巴门进入淋巴结,瞬间充满整个淋巴结,呈均匀性高增强,包膜完整,与周围组织有明确分界,消退快于周围组织。当淋巴结内有坏死时,可有无增强区。 * 转移性淋巴结 约占颈部肿块的3/4 锁骨上窝转移性肿瘤的原发灶多在胸腹部 消化道的肿瘤可经胸导管转移至左锁骨上窝(胃癌) 肿块固定,有局部或放射性疼痛,晚期可出现坏死、感染。 * 不规则形 RI 0.7-0.8 PI 1.5-1.6 * 由周边向中心增强,随后皮质呈不均匀增强,系转移灶少血供或缺血坏死所致 * 鉴别诊断 与良性反应性淋巴结相比,形态多不规则,外型趋圆。频谱多普勒显示阻力指数比良性淋巴结高。 与结核性淋巴结炎相比,一般不发生融合。 转移性淋巴结最具特异性的血供形式是边缘区血供,这点与恶性淋巴瘤有所区别。

文档评论(0)

精选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