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肢骨折教学幻灯.ppt

  1. 1、本文档共5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上 肢 骨 折 (Fracture of the Upper Limbs)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创伤骨科 锁骨骨折 Fracture of the clavicle 临床特点与诊断 外伤史: 间接暴力致伤多, 跌倒时手掌/肩部着地 好发部位:中1/3处(中外1/3处) 成人短斜、儿童青枝多 移位方向:近段向后上,远段向下、前内 临床表现:畸形,可触及骨折断端, 骨擦感,肿痛,患肢功能障碍; 患儿不愿活动患侧上肢,动则啼哭 X线可确诊 二、治疗原则 1·幼儿青技骨折,成人无移位骨折:三角巾悬吊3W 2·有移位骨折: 多手法复位、外固定(3-4W) 横“8”字绷带,石膏外固定, 锁骨固定带固定——注意松紧度 对复位要求不甚严格,即使有畸形 愈合也不影响上肢功能 移位骨折合并神经、血管伤者: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 肱骨外科颈骨折 Fracture of the neck of humerus 肱骨干骨折 Fracture of the shaft of humerus 一、临床特点与诊断 1.外伤史:上中1/3骨折多由 直接暴力致伤 —— 横形或粉碎 肱骨骨折的移位 三角肌止点以上: 近段向上 远段向上外 三角肌止点以下: 近段向前、外, 远段向上、旋前 下1/3骨折:多由间接暴力致伤, 斜、螺旋形,成角移位多 2. 畸形、反常活动、骨擦音、肿痛 3. 可伤及桡神经! 3. 可伤及桡神经:垂腕、垂指、垂拇 虎口部麻木 4.X线诊断:明确骨折部位及类型 二、治疗原则 1.无桡神经伤者:手法复位 小夹板外固定 U形石膏外固定 长臂石膏外固定 2.合并桡神经伤:切开复位、内固定 3. 功能锻炼 早期:主动肌肉舒缩活动 中期:肩肘伸屈、肩旋转、双臂上举 后期:举臂摸头、反臂摸腰、双臂轮转 一、解剖概要 肱骨下端扁宽,冠状窝与鹰嘴窝之间骨质薄,髁上易骨折 肱骨下端骨骺前倾角 30~50度 肘关节携带角 (提携角):    10~20度 肘外翻 肘内翻 肘关节伸屈范围:  0(伸)-150 °(屈) 可过伸5-10 °为屈戌关节 0°(伸)≒150°(屈) 前方有肱A、V、正中N通过,外髁邻近桡N,内上髁后依尺N 二、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 ——儿童多发 (一)病因 1.间接暴力致伤多, 伸肘或半屈肘位跌倒, 手掌着地 2.骨折线从前下方斜向前后止方: 远折段向后上方移位及侧方移位, 近折段向前移位,压迫或损伤肱A、           正中N或桡N (二)临床表现与诊断 1. 畸形(肘向后突出,半屈位),肿痛、功能障碍 2.与肘关节后脱位鉴别:肘后三角/三点关系正常         骨擦音,反常活动,触及骨折端 3.压迫或损伤肱A ——    前臂筋膜间隙综合征    缺血性肌挛缩 —— 爪形手 早期:剧烈疼痛 后期:5 P 症状 无痛 painless 苍白 pallor 感觉异常 paresthesia 肌肉瘫痪 paralysis 无脉 pulselessness 4.损伤正中、桡、尺神经 (三)治疗原则 1.手法复位、后侧石膏托固定(屈肘90-120度) 术后处理与功能锻炼:密切观察血运、 X线片复查,3W 2.持续骨牵引:受伤时间长、肿胀严重并水泡形    成者,牵引3~5天肿胀消退后改手法复位 3.手术探查神经、血管和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 三、屈曲型肱骨髁上骨折 1.直接暴力致伤多,屈肘位跌倒肘后着地 2.骨折线由后下方斜向前上方,     远折段向前上方移位及侧方、旋转移位 3.症状体征与诊断:合并血管神经伤少 4.治疗:手法复位、后侧石膏托固定          (屈肘40-50度) 前臂双骨折 Fracture of the rad

文档评论(0)

iri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