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锂离子电池硅负极的失效行为与性能改进-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论文
Classified Index: TM912.9 U.D.C.: 621.355Dissertation for the Doctoral Degree in EngineeringFADING BEHAVIOR AND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OF SILICON ANODE FOR LITHIUM ION BATTERIESCandidate:Xu YuhongSupervisor:Yin GepingAcademic Degree Applied for:Doctor of EngineeringSpecialty:Chemical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Affiliation:Schoo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Date of Defence:June, 2010Degree-Conferring-Institution: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摘要高容量负极材料已经成为锂离子电池发展的目标之一,而硅材料因具有高 达 4200mAh·g-1 的理论比容量而成为研究热点之一。但是硅负极材料在电化学 循环过程中存在较大的体积变化,从而造成了电化学循环性能的迅速恶化。因 此,有效抑制硅的体积变化造成的结构破坏、提高其电化学循环性能是本领域 急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晶体结构、电极组成、材料设计三方面研究了锂离子 电池硅负极材料的失效行为及其电化学性能。采用电化学阻抗谱和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研究了硅电极表面固体电 解质(SEI)膜的形成过程。结果表明,硅在 0.5~0.8V 之间形成 SEI 膜,且 SEI 膜在 0.05V 之上的稳定性较高。在 0.05V 以下,LixSi 结构的变化造成了 SEI 膜逐渐增厚。硅表面 SEI 膜的成分中,有机物成分以醚类或醇类物质为 主,而无机物以 LiF 为主。利用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研究了硅在合金化过程中形成的晶态 LixSi 的几何 结构、电子结构等微观变化。结果表明,在硅与锂的电化学合金化过程中,晶 态硅逐渐发生相变转化为 LixSi。晶态硅中的 Si-Si 共价作用逐渐减弱,键长逐 渐增大并最终断裂,四面体结构逐渐遭到破坏。随着 LixSi 中锂含量的增加,晶 态硅的电子局域化程度逐渐降低,锂原子轨道上的 p 电子逐渐转移到硅原子的 p 轨道,这使得 Li15Si4 具有了金属导电性,电子共有化程度有所提高。锂与硅 在合金化过程中逐渐形成 Li-Si 化学键,并从离子/共价混合键转变为弱共价 键。在晶态硅向 Li15Si4 的转变过程中,体积膨胀为原来的 369.2%。而晶体各向 异性的特点使得材料在不同宏观方向上的体积膨胀程度有所不同,由此产生的 内应力导致材料颗粒的破裂。结合电化学阻抗谱和电极形貌的变化可以将硅的 电化学失效原因归结为“电子传输通道中断”,即微观晶体结构的变化导致宏观 颗粒的破裂,进而导致颗粒间的电子传输路径中断,造成电化学性能的下降。研究了退火处理对硅电极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在粘结剂(聚偏 氟乙烯)熔点之上对电极进行退火处理可以显著提高电化学性能。剥离实验和 电极形貌显示,退火之后,粘结剂的粘结力显著提高,电极结构更加致密,这 些都有利于抑制硅的体积变化对电极结构稳定性造成的破坏,减小电池阻抗。研究了不同电极组成和结构对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硅含量和电 极密度对硅电极的电化学性能影响较大。当硅含量较小时,充放电循环初期硅 的体积变化对电极结构稳定性的影响较小,储锂容量较高,这也使得循环后期 的脱/嵌锂程度和相应体积变化增大,因此其容量以一定的速率持续衰减。而硅 含量增加时,充放电循环初期硅的体积变化对电极结构稳定性的影响较大,衰 减较快,这也造成后期循环过程中的脱/嵌锂程度较小,体积变化也相应减小,故在后期循环过程中能够保持较好的循环稳定性。由此可以推断:调节充放电 电压范围、控制储锂容量可以改变硅的电化学循环稳定性。此外,在集流体/活 性材料涂层界面加入导电碳层可以提高界面稳定性,降低界面接触电阻,提高 电子传输效率,显著提高电化学性能。纳米硅容易发生团聚和电化学烧结现象,通过表面包覆技术可以显著改善 此现象。以聚乙烯醇和聚偏氟乙烯为碳源制备得到的核/壳包覆结构可以显著提 高纳米硅的电化学性能,其可逆容量在 30 次循环之后均保持在 1000mAh·g-1 以 上,容量保持率均在 97%以上。其中,聚乙烯醇具有表面活性剂和碳源的双重 作用,在液相混合过程中,聚乙烯醇可以吸附在纳米硅表面形成分子膜,分子 膜经过碳化后可以形成碳层。而聚偏氟乙烯也可以在纳米硅表面形成致密的碳 层。由于聚乙烯醇热解碳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信用风险模型在我国信用债市场的适用性研究-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论文.docx
- 玉米小斑病菌和弯孢霉叶斑病菌生物学特性及有效药剂和生防菌株的筛选-植物保护专业论文.docx
- 皖东地区中学体育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研究-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论文.docx
- 基于专家系统的鸡蛋品质分级技术研究-机械设计及理论专业论文.docx
- 天翼高校资产管理平台的分析与设计-软件工程专业论文.docx
- 基于轻型楼板振动模拟的层叠式健身馆设计研究-建筑学专业论文.docx
- 应用线粒体序列对几种海参的初步鉴定及其在海参深加工产品上的应用-水产品加工与贮藏专业论文.docx
- 新鲜浆果高氧map的研究-印刷包装技术与设备专业论文.docx
- 纳米填料和高导热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学专业论文.docx
- 节律收缩扩张下肺腺泡内流场特性及细颗粒物沉积的数值模拟研究-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专业论文.docx
- DB13T 1434-2011 容器苗造林技术规程.docx
- DB13T 1236-2010 化工产品的干燥失重(加热减量)测定方法.docx
- DB13_T 1606-2012 粮食作物种子 谷子杂交种.docx
- DB13_T2203-2015貉疫病防制技术规程.docx
- DB13_T2042.2-2014 梨省力高效栽培模式 第二部分-梨园黑麦种植及利用技术规程.docx
- DB13T 2590-2017 果蔬清洗剂中双酚A、双酚F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docx
- 科技立法基本原则、监管趋势与未来展望.pdf
- DB13_T1569-2012葡萄简易防寒技术规程.docx
- 数字贸易发展如何提升区域创新能力.pdf
- DB13T 1218-2010 有机化工产品中皂化值测定方法.docx
最近下载
- 河北对口单招第十类职业适应性测试(计算机)-第七章演示文稿软件应用课件ppt.pptx VIP
- 亚硫酸氢钠安全技术说明书.docx VIP
- 疾控大学习《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风险识别和控制》习题答案.docx
- 四年级上册数学三位数乘两位数竖式计算题练习150道.pdf
- 医院公开招聘简章.pdf
- XX银行A分行业务人员培训效果评估.pdf VIP
- 思维导图在高中化学学习中的应用教学研究开题报告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GB 50937-2013 选煤厂管道安装工程施工与验收规范.docx
- 第四章 控制及其设计 课件-2023-2024学年高中通用技术苏教版(2019)必修《技术与设计2》.pptx VIP
-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测试题三套(含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