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育教学论文 在学与思中穿行——例谈古诗词教学中学生资源的利用
在学与思中穿行
——例谈古诗词教学中学生资源的利用
云南省丽江市古城区一中 陈光斌
联系电 QQ:840924689 邮编:674100
一、以“生”谈诗人
诗歌是时代生活在一定程度上的反映,也是诗人思想、人格的写照。金开诚在《漫谈“想诗”》中说 “在理解与感受的同时,还不能不对诗词的思想和艺术作出评价,而这就又需要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文艺理论,还要了解作家、作品的历史背景和文学发展背景等等,把这些知识同赏析对象联系起来进行思考,才能得出一定的结论”,这说明鉴赏古诗词得将作者及作者所处的时代联系起来,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积累,展开合理的想象和联想,再现诗歌的意境从而深入理解诗歌内容。
在教学中很多时候都是由老师给学生补充诗人生活背景,至于所补充内容是否符合学生需要,这就不得而知了。在信息技术普及的今天,学生知识获取的渠道并不单一,学生在课外可以通过各种媒介多渠道获得。教师对教材内容的高效处理会让课堂变得丰富多彩。
一次我在执教《蜀道难》时,提前一周将设计好的预习学案发给各学习小组,其中一个问题是这样的:
你所知道的李白是什么样的?通过查阅资料你认为本首诗的学习我们应该了解一个什么样的李白?
上课当天,在展示栏里一段优美的文字回答了这一问题:
你从页页诗篇走来,潇洒是你的风采,你在点点繁星中闪烁,诗仙是你不朽的美名;你随缓缓清风一路飘泊,尝尽人间百态……
作为唐代的大诗人,你仗剑去国有着“夜发清溪向三峡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夜郎万里道,西上令人老杭州的繁荣、壮丽景象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富庶与美丽罗大经《鹤林玉露》
四、以“思”促提高
在古诗词教学中,“思”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论语·为政》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卫灵公》中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康德也说感性无知性则盲,知性无感性则空。强调学习与思考重要性。·莫听穿林打叶声》时,我设计了一个问题:
请与你所了解的李白、杜甫、辛弃疾三位大师相比,写一段话。
作为老师我觉得可以放大学生的思维,学生的认知能力是我们难以估测的,智慧往往就在思考的霎那诞生,对于这样一个难度较大的题,我本没报多大的希望,可学生的答案大放异彩,有同学是这样写的:
与诗仙相比,东坡少了些许狂傲放荡,多了几分平和闲适;
与诗圣相比,东坡少了几分怅惘愁苦,多了几分乐观豁达;
与稼轩相比,东坡少了一点激情豪迈,多了几分澄明情怀。
这样的设计不仅从比较的角度对诗人有一个定位,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写作能力,这其实也是写作教学中对课本素材挖掘的一个示例。
古典诗词的学习其实就是在“学”与“思”中穿行的过程,充分利用学生资源体现了“以生为本”的学习理念,新课改背景下诗词教学如何实现课堂效果的高效,还需我们在教学中不断总结,只要让我们的教学变得“活”起来,学生的知识丰富了,思想“活”了,我想我们也就解决好了古诗词的教学了。
4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