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教育教学论文 如何利用计算机做好小学语文教学工作.doc

教育教学论文 如何利用计算机做好小学语文教学工作.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育教学论文 如何利用计算机做好小学语文教学工作

如何利用计算机做好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在计算机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进入课堂教学已成为一种趋势。计算机辅助教学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得课堂气氛活跃,并能增加学生的认知学习能力、语言学习能力、自我学习能力。作为一名学语文教师,必须要善于通过计算机辅助教学技术提高教学水平,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理想的环境。然而任何事物都有其双面性,计算机辅助教学运用方法不合理,时间和手段选择不恰当都可能导致教学效果的下降。为此,本文从正反两个方面分析了在计算机辅助教学方面应注意的问题。(一) 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优势 1、大容量,高密度,强化性,多渠道 语文很杂很泛,这是难点,而计算机本身具有信息量大,传输快,清晰度高的特点,用它来扩展知识,开阔视野,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作为一门工具性学科,语文很多时候需要记住死的知识点,像一些名家名人名篇名作,用计算机做出来可以省很多时间。计算机由于其图文声并茂、形象直观生动,使课堂教学由静态的灌输变为动态的传播,学生耳闻其声,目睹其形,大脑皮层形成并保持广泛的兴奋点,“声、图、文,颜色、光彩、视听”并举,多渠道多方位,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也加大了有效信息的接受量,提高了教学效率。 2、有助于助创设崭新的审美时空 语文何为?我觉得它的一个终极应该就是审美,在审美中进行文化的陶冶,真正回到“人文”精神状态,这是最重要的一点。现在高中第三册所选文章,几乎都是诗歌,其实文学鉴赏包括诗歌鉴赏一直就是高考的考点、热点,而诗里面的情感美、意境美是单纯的文字难以再现的,如果借助音乐、美术等多种手段则能使学生直接感受到其中的美。例如,讲白居易的《琵琶行》,就可给学生放《十面埋伏》等琵琶音乐,再回头讲解文章对有关音乐方面的文字描写时就清楚多了;再比如讲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怎么体现北国风光?下雪对于身在泉州的学生来讲该只是个遥远的传说,除了偶尔电视见见,其他也只是想象,结合课文提示,我通过网上搜寻等渠道剪辑了一组专门介绍北国冬景的图文,最后在课堂上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3、有利于构建和谐的“情景教学” 在一般的教学中,用音乐来渲染情境,用图象来显示情境,用文字来诠释情境等方法可以局部应用,却不容易有机结合。而计算机教学则声、像、文并用,打破了课堂45分钟的时空限制,古今中外,上下数千年,沟通现实,引发想象,化静为动,虚实结合,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象学习戏剧单元经典作品《窦娥冤》、《雷雨》、《哈姆雷特》等,完全可以把荧屏精彩对白用视频播放出来,让学生真正感受古今中外戏剧语言的特点,这样将文字符号变成可感的形象,通过视听感觉器官,对人产生不可抗拒的感染力量,也可促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二)不容忽视的几个弊端 1、 容易造成想象能力的缺乏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看电影《王子复仇记》,哪怕有百万个观众,也只是一个奥立弗。现在影视作品都时兴“新”,比如四大名著的重拍,新科技或许会令我们眼花缭乱,但新演员却很难代替一些形象在我们心中的位置,比如黄日华的“郭靖”形象、周润发的“许文强”形象??????同样,电脑毕竟是机器,,学生们也是在不自觉中被动地接受教师们早已经设计好的某些东西,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也完全被局限在某一框框内,一如水在重力作用下只能向低处流一样,学生的思维在课件的影响下也只是跟着老师思路走,别无选择,好比一颗果树还没有开花微已经结了果。能写出“我的笔在我的白纸上蹭痒”文字的学生毕竟是少而又少了,而语文的功夫重在一个“悟”字。这个“感悟”从何而来?它绝不是来自图片或者动画,他应该来自文字本身,来自文字所给予人的想象的空间,来自文字那熔古铸今的无边的意韵,来自上下五千年无数的诗魂、文魂、爱国魂所寄托于文字的那种人文精神。我觉得这才是语文学习的真谛。 2、 容易造成师生“感情冷漠” 文章不是无情物,师生俱是有情人。语文课堂教学应当是人情味很浓的人文化的教学,师生间的关系应是一种和谐的人性关系,而这个冷若冰霜的电脑往往会割裂师生间的感情纽带,进行计算机教学变成了进行计算机演示。没有了奔泻的激情、思辩的火花、迸发的灵感,岂不悲哉?!我自己有时候在用计算机教学后课堂是静如“死水”,鼠标点击的声音响得自己直发毛,回去总结一下,其实那堂课不用课件会比用的效果好。 3、 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这就是做课件的一个“度”的把握问题。像我有时候特意在课件里穿插一些动画,如一只小鸟在屏幕下角不停地拍着翅膀,一个问题答对了,不但给予一阵掌声,还给来一个摇头换脑,眉开眼笑的小人头??????这些固然有其好的一面,但结果往往是使得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了这些音乐和动画上面而忽视了对知识点的把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qiwqpu5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