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资源枯竭型城市市民环境意识的调查.docVIP

关于资源枯竭型城市市民环境意识的调查.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资源枯竭型城市市民环境意识的调查

改变,或者灭亡 关于资源枯竭型城市市民环境意识的调查 **系1102班□笔者 【摘要】 城市,人类的灵魂,经济的车头,那里集聚着最聪明的科技人才,最前沿的科学成果,最高效的生产技术,最丰富的劳动产品,最广博的艺术文化······由于聚在一起更安全更美好,所以我们的祖先们选择群居,便有了城市的雏形。城市,是人类向往美好生活的象征,那里有人类所曾经渴望的美好。 一栋栋高楼,一座座烟囱,还有,还有那“车水马龙”排放着大量尾气的汽车-——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各种问题日益暴漏出来:粗放式的矿产开发,高消耗高污染的企业,低端的工业产品,大量的汽车、工业粉尘是曾经辉煌无比的黄石变得残破不堪——昔日清澈的长江变得浑浊不堪,曾经蓝色的天空变得灰蒙蒙的沉闷之极,没有生气,接到上空飘荡着“五彩缤纷的”塑料袋,极目远望也不过一两公里······这就是人类所渴望的城市吗?这就是黄石吗? 黄石市是继武汉之后设立的第二座城市,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城市,拥有9个国字号战略机遇(资源枯竭转型试点城市、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TD电子政务应用、公共租赁房、科技进步示范市、创业型城市、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工矿废弃地与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如何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成为追求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必须思考的问题。为此我们特组织一次关于资源枯竭型城市市民环境意识的调查,希望一窥黄石的容貌。 【关键词】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矿产开发、污染、经济建设、环境保护、信心 引言 关于资源枯竭型城市 【资源枯竭型城市简介】 资源枯竭型城市是指矿产资源开发进入衰退或枯竭过程的城市,所以也有专家称此类型之资源型城市为“资源衰退型城市”。一般可使用累计采出储量已达当初测定总量之70%以上或以当前技术水平及开采能力仅能维持开采时间五年的城市就可将其称为资源枯竭型城市。当然此定义也可能在未来进行修正。 资源枯竭型城市具有四大共性特点:一是随着资源枯竭,产业效益下降; 二是产业结构单一,资源产业萎缩,替代产业尚未形成; 三是经济总量不足,地方财力薄弱; 四是大量职工收入低于全国城市居民人均水平。 由于资源产业与资源型城市发展的规律,资源型城市必然要经历建设——繁荣——衰退——转型——振兴或消亡的过程。因此,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经济转型是个世界性的难题,资源枯竭型城市都面临着如何寻找新出路的问题。 【黄石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 黄石市地处塔里木——华北板块与华南板块的结合带,涉及北祁连东段、北秦岭西段以及中秦岭北部等3个三级大地构造单元,成矿地质条件良好,蕴藏矿产资源较为丰富,是陕甘川矿产资源富集区的组成部分,先后探明资源储量的矿种有金、铁、锰、铜、铅、锌、钼、镍、镁、白云岩、蛇纹岩、透辉石、地热等40多个,矿床、矿(化)点250多处。特别是武山县温泉钼矿取得了较大突破,获得钼矿金属量16.15万吨,预测资源储量50万吨;麦积和秦州两区的花石山、白崖沟、银铜山等金矿新增金金属资源量3357千克;张家川县秦家园铅锌矿新增铅锌金属资源量14万吨。另外,全市铁金属资源量增加了16万吨,铜金属资源量增加了7万吨,水泥用大理岩资源量增加了5642万吨。这些矿产资源的探明,为我市工业发展,特别为冶金原料、有色、水泥工业长期成为我市支柱产业之一,提供了有力的资源保障和产业支撑。目前,全市共设置采矿权240个,探矿权141个,涉及矿种16种。仅2010年全市矿山企业总产值达4.28亿元,年利税0.66亿元,从业人员1.36万人。 但是黄石市在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中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有: 一是地质勘查工作相对滞后,部分矿种的资源储量不明,可供开发利用的后备资源相对不足,不利于全局的控制,影响了全市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是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结构与矿山布局不甚合理,大中型矿山企业数量偏少,矿种分布不均,存在大矿小开,一矿多开的现象,特别是个别小型矿山还达不到最低开采规模,浪费了大量资源。 三是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式相对粗放,基本处于初始阶段,资源损失浪费严重, 综合回收利用程度低,产业链条短,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不高,高效率、低能耗、低污染的绿色矿山发展格局尚未形成,影响黄石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四是矿山环境急待治理,环境污染不容忽视,因矿业开发引发的滑坡、崩塌、泥石流和水土流失等潜在地质灾害时有发生,废渣、尾矿和废水无序化倒置和随意排放屡禁不止,严重影响了矿区及其周围居民的生活环境。 五是矿产资源管理体系和管理措施有待进一步完善,矿业权审批、安全许可、环境影响评价等管理方面还存在一些缺陷,监管力度和措施需进一步加强。 开采了这么多年,许多矿产已经所剩无几,黄石市的发展面临一个尴尬的局面:作为我国重要的矿业城市,湖北的第二大城市,黄石

文档评论(0)

xjj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