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新坐标】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 第1章 第4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同步备课课件 中图版必修1.ppt

【课堂新坐标】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 第1章 第4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同步备课课件 中图版必修1.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堂新坐标】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 第1章 第4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同步备课课件 中图版必修1

(1)该地震波应是(  ) A.纵波       B.横波 C.纵横波 D.无法判断 (2)该地莫霍面大约位于地下(  ) A.5千米处 B.17千米处 C.33千米处 D.2900千米处 (3)该地可能位于(  ) A.116°E,40°N B.90°E,30°N C.南极点 D.经度180°,纬度0° 【思路点拨】 第(1)题,利用波速判断纵、横波。第(2)题,莫霍面是波速变化大的地方。第(3)题,利用莫霍面的深度在海洋和陆地的差异特点进行判断。 【解析】 第(1)题,根据横坐标显示3~6 km/s的速度,可知是横波。第(2)题,从图上看地震波(横波)的波速在地下5 km处突然增大,说明是地壳和地幔的分界地区。第(3)题,依据陆壳厚度大于洋壳的原理,参照供选各项确定的实际位置,可知D点在太平洋,其余选项在陆地上。 【答案】 (1)B (2)A (3)D 地球的外部圈层 【问题导思】  1.“光合作用的原料”、“地球生命的保护伞”、电离层分别位于大气垂直分层中的哪一层? 【提示】 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主要集中在对流层;臭氧有“地球生命的保护伞”之称,主要分布在平流层;电离层位于高层大气。 2.在大气的垂直分层中,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递减的有哪几层?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递增的有哪几层? 【提示】 在大气的垂直分层中,对流层、中间层内的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递减;平流层、热层内的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递增。 3.在组成水圈的水体中,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有哪些? 【提示】 河水、湖泊淡水、浅层地下淡水。 2.大气的垂直分层 分层 高度范围 主要特点 特点成因 与人类的关系 高层大气 从平流层顶到3 000千米 大气密度非常小 距地面远,受到引力小 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波 平流层 从对流层顶至50~55千米 气温随高度增加呈明显递增趋势 该层中的臭氧吸收太阳紫外线 人类生存环境的天然屏障;利于航空飞行 以平流运动为主 该层大气上热下冷,大气稳定 天气晴朗单一 水汽、杂质含量极少,大气平稳 分层 高度范围 主要特点 特点成因 与人类的关系 对流层 低纬:17~18千米 高纬:8~9千米 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每升高100米,温度平均下降0.6 ℃) 地面是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 人类生活在对流层底部,与人类关系最密切 空气对流运动显著 该层上部冷,下部热 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几乎全部的水汽、杂质集中在该层,对流运动显著,易成云致雨 (1)图中正确表示大气层气温垂直变化曲线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对短波通信具有重要意义的电离层位于(  ) A.Ⅰ层顶部 B.Ⅱ层底部 C.Ⅱ层中部 D.Ⅲ层 【思路点拨】 第(1)题,利用大气在垂直方向上气温变化特点进行辨别。第(2)题,熟悉电离层的高度。 【解析】 第(1)题,在对流层气温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递减,平流层随着高度的增加气温上升,高层大气变化稍微复杂一点,气温先是下降然后再上升且转折点处温度约为-80℃,所以只有②曲线正确。第(2)题,电离层位于80~150千米的高空,位于高层大气中。 【答案】 (1)B (2)D [图表展示] 教材第24页图1-4-1 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示意 [解图精要] 由图名可知,本图展现的是地球内部圈层划分,读图把握以下要点: (1)地震波分为横波和纵波,在同种介质中传播时,纵波的传播速度比横波快。 (2)在地下平均33千米处(大陆部分),有一不连续面,在这儿横波和纵波的速度都明显加快。 (3)在地下2900千米处,也存在一不连续面,纵波的波速突然下降,横波则完全消失。 菜 单 课时作业 课前自主导学 课时教法分析 图表活动解读 教学方案设计 当堂双基达标 课堂互动探究 ZT · 地理 必修1 ●课标要求 说出地球的圈层结构,概括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课标解读 1.了解地震波的传播特征及其在划分地球内部圈层方面的应用。 2.掌握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及圈层特点。 3.理解地球外部圈层的组成及意义。 ●新课导入建议 用《地心游记》故事导入,一位教授从冰岛火山口进入地下,最后再岩流的冲击下,从地中海的一个火山口回到地面,引发学生探究地球内部的兴趣导入新课。 演示结束 课 标 解 读 重 点 难 点 1.结合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示意图,了解地球的内部圈层、划分依据及主要特征。 2.结合大气垂直分层图,掌握大气的垂直分层及各层特征及其对人类的影响。 3.了解低层大气的主要成分及其重要性。 4.了解水圈、生物圈的主要特征。 1.地球的内部圈层(重点)。 2.大气垂直分层(重点)。 地球的内部圈层 传播速度 横波 纵波 莫霍面 古登堡面 岩石 软流 铁 镍 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176311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