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患于未然 28.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防患于未然 28

第三框 防 患 于 未 然 学习要求 1、 认清犯罪行为的危害性,把握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的关系.(理解) 2、 自觉树立法律意识,积极预防违法犯罪.(运用) 课堂巩固练习 1.要做到预防违法犯罪,就必须 ( ??? ) ①提高道德水平,增强法制观念???? ②在心灵深处憎恶违法犯罪,行为上远离违法犯罪????? ③从杜绝不良行为做起? ④认清违法犯罪的危害 A.①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 * 预习反馈 1、道德水平高低与违法犯罪有何关系? 2、犯罪有何危害? 3、我年龄小与犯罪无关,年龄小犯罪也不受处罚对吗?为什么? 4、怎样做一个合格的现代公民? 5、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制定的目的是什么?它有何作用? 6、列举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 7、如何加强自我防范,预防违法犯罪? P97①,道德水平高……也是践行道德的表现。 P98①②,犯罪的代价太大了,对自己、对家庭、对他人、对社会,都有百害而无一利。 P98②相关链接,那种认为我年龄小……都是错误的。因为我国刑法第十七条规定……。 P99①,作为一个合格的现代公民……预防违法犯罪。 P99②,⑴我国预防……犯罪而制定。⑵这部分法律……明确的是非界限。 ⑴P99相关链接。⑵P100相关链接。 ①认清犯罪的危害,憎恶犯罪,远离犯罪;②树立法律意识,依法自律,加强道德修养,从小事做起,预防违法犯罪;③学习《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明确是非界限;④重视道德观念修养……防范于未然。 思考:是什么原因使他们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家庭方面 学校方面 社会方面 个人方面 ▲ 家庭的缺失;父母的溺爱;父母疏于管教等。 学校管理不到位,对学生关爱不够等。 社会存在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因素,如网吧经营者不能依法经营,执法部门对非法经营打击力度不够等。 道德水平低;法制观念淡薄;为获得某种满足;对自己要求不严;不能自觉抵制不良诱惑等 阅读:教材第97页陈某的案例 思考①陈某由违纪再走向违法,最后滑向犯罪深渊的原因是什么? ——道德水平低;法制观念淡薄;为获得某种满足;对自己要求不严;…… 一、认清犯罪危害 ②结合陈某的经历,大家说说违纪、违法和犯罪这三者之间有何联系?这一事例给我们的启示有哪些? ——对自己要求不严格,道德水平低,法纪观念淡薄,就会追求低级趣味,就难免会违纪,发展下去可能违法,甚至于犯罪。 ——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严格要求自己,增强法纪观念,不犯错误或少犯错误,要努力提高道德水平,积极追求上进,不做违法犯罪的事。 道德水平高低与违法犯罪有密切的关系 违纪 违法 犯罪 结合视频与教材第98页“小迪的故事”并思考:犯罪对自己、对他人、对家庭、对社会都有些什么危害? 对他人的危害: 导致他人经济损失;危害他人人身安全,造成他人的身体和心理受到伤害等 对自己的危害: 坐牢,失去人身自由,自毁前程等 对家庭的危害: 让家人伤心、失望,甚至危害家人生命。 对社会的危害: 影响社会安定,败坏社会风气等 一、认清犯罪危害 犯罪付出的代价太大了,对自己、他人、社会有百害而无一利! 结论: 云南大学学生马加爵,因为打牌时与同学发生矛盾,遂陆续杀死四名同学。给社会造成了重大危害,也给自己、家人带来了恶果。 犯罪付出的代价太大了,对自己、他人、社会有百害而无一利! 悔 恨 的 泪 伤心的父母 受害者家属 结合上述案例,辩一辩:那种认为年龄小与犯罪无关,年龄小犯罪不受处罚的想法对不对?为什么? 那种认为年龄小与犯罪无关,年龄小犯罪不受处罚的想法是十分错误的。因为,我国刑法第十七条规定,已满十六岁犯罪应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岁未满十六岁的人,犯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罪、抢劫罪、贩卖毒品罪、放火罪、投毒罪、爆炸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一、认清犯罪危害 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要在心灵深处憎恶违法犯罪,在行为上远离违法犯罪。 1、道德水平高低与违法犯罪有 密切的关系。 2、犯罪对自己、对他人、对家庭、 对社会都有百害而无一利。 3、要在心灵深处憎恶违法犯罪, 在行为上远离违法犯罪。 一、认清犯罪危害 我们身边的诱惑很多,只有自觉抵制不良诱惑,才能避免走上违法犯罪道路,过上健康、幸福的生活。那么青少年应如何加强自我防范,预防违法犯罪? 二、加强自我防范 阅读教材P99页案例,讨论:你如何看待这个孩子的行为?他的转变能够给我们哪些启示? ①小张是一个懂得知耻的人,他对自己不恰当、不合适的行为感到惭愧,并及时改正错误的行为。 ②小张是一个有较好的自我调节、自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73****783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