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四、生殖激素作用特点 1.必须与其受体结合后才产生生物学效应 2.在机体内的活性丧失很快 3.微量的生殖激素便可产生巨大的生物学效应 4.生物学效应与动物所处生理时期及激素用量和使用方法有关 5.具有协同或颉颃作用 五、生殖激素的反馈(feedback)调节 正反馈(positive feedback) 负反馈(negative feedback) 长反馈或长回路反馈(long-loop feedback) 短反馈或短回路反馈(short-loop feedback) 超短反馈(ultra-short feedback) 六、生殖激素的作用机理 蛋白质与肽类(第二信使学说) 细胞膜受体 类固醇与氨基酸类 与细胞核受体结合 第二节 脑部生殖激素 命名依据 一、下丘脑激素 (一)合成部位 (二)种类 二、下丘脑激素的合成部位与主要生理作用 四、下丘脑分泌的几种主要生殖激素 (一)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简称GnRH(gonadotrophin releasing hormone) 促黄体素释放激素(luteinizing hormone-releasing hormone,LH-RH或LRH) 促卵泡素释放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 releasing hormone,FSH-RH) luliberin、cystorelin、factrel 1 来源 由分布于下丘脑内侧视前区、下丘脑前部、弓状核、视交叉上核的神经内分泌小细胞分泌 Schally和Guillemin等(1971年),165000头猪的下丘脑组织、12步分离和提取 3、生理作用与临床应用 促进垂体GTH分泌,对雄性动物有促进精子发生和增强性欲的作用,对雌性动物有诱导发情、排卵,提高配种受胎率的功能。 临床上常用于治疗雄性动物性欲减弱、精液品质下降,雌性动物卵泡囊肿和排卵异常等症 4、GnRH分泌的调节 公畜:高级中枢位于大脑基底部的中枢神经边缘系统 母畜:呈节律性变化,有三种反馈机制调控其分泌。 雌激素:正反馈调节,但在一般情况下则起负反馈调节作用 孕酮:强烈的负反馈调节作用 这两种激素还能影响垂体对GnRH的反应性 垂体GTH:短负反馈作用 GnRH:自身引发(self priming)效应,超短反馈调节 脑干中单胺类神经元释放的神经递质,可直接调节GnRH的分泌活动 5、GnRH分泌调节中枢 紧张中枢(tonic center),位于下丘脑的弓状核和腹内侧核,控制GnRH的持续释放量。雌激素对该中枢有负反馈调节作用。 周期中枢(cyclic center),位于视上束交叉及内侧视前核。受雌激素的正反馈调节,从而在排卵前出现雌激素分泌高峰。孕酮对该中枢有抑制作用,因此大量分泌的孕酮(如黄体期和妊娠期)对GnRH的分泌有抑制作用,并阻遏雌激素对垂体分泌的刺激作用。 (二)催产素 上世纪初发现,垂体抽提液能刺激血管收缩、使机体血压升高,并引起子宫平滑肌收缩和泌乳等生理功能 1954年,du Vigneaud等分离纯化得到催产素(oxytocin, OXT)和加压素(vasopressin,VP;又名抗利尿素antidiuretic hormone,ADH)纯品,并阐明其化学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早期出版的一些书主要根据其释放部位而将其称为垂体后叶素或垂体后叶激素 1、来源、转运与化学特性 由下丘脑室旁核和视上核神经内分泌小细胞合成后,与其相应的运载蛋白结合,被浓缩成分泌颗粒(催产素前体)沿着轴突向神经垂体运输,转运速度可达2~3mm/h。 在神经垂体中贮存并释放。 来源与化学特性(续) 羊卵巢大黄体细胞和牛卵巢上的黄体细胞以及松果体也可分泌催产素。松果体分泌的催产素,主要有8-精加催素(AVT)和8-赖加催素(LVT)两种。 一般动物都同时存在催产素和加压素,唯原始的脊椎动物──原口类鱼仅有8-精加催素(又称管催产素,vasotocin,简写AVT),它实际上是一个前半部象催产素、后半部象加压素的分子 2、运载蛋白 又称为神经垂体素(neurophysisin,NP),为富含半胱胺酸的链状分子,约由95个氨基酸残基组成。 两种激素运载蛋白的区别在于末端的氨基酸序列,中间的70个氨基酸基本相同,OXT和ADH与运载蛋白的结合位点就在此中央区。 雌激素和烟碱分别对催产素运载蛋白和加压素运载蛋白的释放有刺激作用,故分别称为雌激素刺激的神经垂体素(estrogen stimulated neurophysisin, ESNP)和烟碱刺激的神经垂体素(nicotine stimulated neurophysisin, NSNP) 3、各种催产素和加压素的分子结构 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银行业专业人员资格考试银行业法律法规与综合能力分类模拟108含答案.pdf VIP
- 课件中国的行政区划全国优质课一等奖课件.ppt
- 上市股份有限责任公司章程(标准版).docx
- 兴业证券-电子行业跟踪报告:比亚迪开启全民智驾时代车载摄像头迎机遇.pdf VIP
- 2024年家庭房产分配协议书范本6篇.docx VIP
- 汽车机械制图(第二版)模拟试题及答案2套.docx VIP
- DB33T 817-2010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图形表达代码.docx VIP
- 煤制合成气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pdf VIP
- 第1讲: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及坐标表示.docx VIP
- 第一次中华民国教育年鉴 教科书发刊概况.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