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奥运前夕北京禁烟实验
奥运前夕北京禁烟实验
“抽烟请上二楼”
烟民和香烟店的老板都认为,北京的禁烟只是“临时性的限制”,对长期不会造成影响――“一切为了奥运会而让路,烟民也可以忍受暂时的痛苦。”
在北京现代城的一家咖啡馆,一个侍者在一位女士索要烟灰缸时,将她手上的烟夺走。真的是夺走。他先是彬彬有礼地说:“把你的烟给我就行了。”女士还没明白他要干什么,他就毫不犹豫地从女士手上将烟给夺走了。“这里现在不让吸烟了,不然要被罚款的。”他说。
这一幕让人吃惊。侍者的权力忽然获得某种释放,这个动作意味着一种越界,客人们被限制了享受香烟的自由。
侍者正在执行的是一种行政下放的权力:5月1日起,北京规定10类公共场所“完全禁止吸烟”。这些场所包括医院、影院、学校、车内、营业厅内等“室内”环境。
事实上,越来越多的烟民感觉到了某种烦躁,在过去的45天里,他们的吸烟环境被挤压,他们不愿出门去公共场所,那里会感受到更多的歧视。有些地方专门开辟的“吸烟室”,则令人感到“像坐牢”,一位烟民称自己在吸烟室吸烟感觉像“二等公民”。
中国人吸烟的历史已经有400多年了,从16世纪中叶烟草传入中国,“香烟文化”就开始盛行,它所带来的经济、生活方式、健康方面的影响持续被人争论,但香烟从来就没有被真正消灭过。
香烟从奢侈品到平民的消费物,并且生发出烟草工业及众多香烟品牌。在银幕形象上,它还代表着男性的魅力象征,后来,随着都市化程度的加深,越来越多的女性成为烟民中的一员。
在上世纪20年代的美国,刚刚进入发达工业化时期的社会有了物质基础,于是“摩登女”出现了,她们惯常的形象是:涂脂抹粉、抽烟、喝鸡尾酒、喜欢参加派对,“举止、谈吐与着装都很大胆”。而在2008年的中国,这样的“摩登女”似乎才刚刚因为“富二代”的原因而群体兴起。在北京这样的大都市中,那些在大街上、在拐角处吸烟的女士更能吸引人们的目光。在禁烟的日子里,北京写字楼的外面,越来越多的女孩子肆无忌惮地“吞云吐雾”,禁烟只是给她们带来了不便,但并没有改变嗜烟的习性。
中国社会礼仪和日常交际有三种必备物质:“烟、酒、茶”。香烟作为很重要的社交工具,借火、攀谈、递烟,都传递着与人交流的信号。更重要的是,在心理层面上,抽烟的人觉得自己是“同类”。烟瘾,让人们觉得与他人有某种一致的癖好与欲望。
人们并非不担心香烟对身体的损害,但这种慢性的损伤比起香烟所具有的多种功能以及形成的群体依赖时,很难说服人们放弃香烟。也因此,香烟成为人类最危险的消费品。理查德?克鲁克在获普利策新闻奖的《烟草的命运:美国烟草业百年争斗史》一书中写道:烟草界在促使香烟成为美国获利最多的消费品的过程中取得了惊人的但又具讽刺意味的成功。一方面,烟草界不惜任何代价地推销香烟,另一方面,美国公众不顾一切忠告,而去购买香烟,显然,双方有着不思议的共生关系。就连许多医生本人也是香烟的信徒,“人类到底能不能戒掉香烟”的答案目前看来仍遥遥无期。
一些烟民和香烟店的老板都认为,这次北京的禁烟是“临时性的限制”,不太会有长期的影响。“一切为了奥运会而让路,烟民也可以忍受暂时的痛苦。”购买香烟的人并不见少,他们有时也与烟店的伙计讨论北京的禁烟。
“暂时的痛苦”一点也不言过其实,禁烟的力度仍然是可以感觉到的,烟民们无路可逃。“这里可以抽烟吗”俨然变成了他们的口头禅。而在禁烟之前,则是“拿个烟灰缸过来”、“有没有打火机”之类的。
机场曾经是许多旅客愿意待着的地方,但现在,你经常可以看到有人急匆匆冲出机场大厅,呼吸一下北京含着沙尘颗粒的室外空气,然后点燃香烟,将尼古丁吸进肺里。
全球曾经掀起过4次控烟浪潮。最近的一次始自2003年5月21日,在日内瓦举行的第56届世界卫生大会上,世界卫生组织的192个成员国一致通过了《烟草控制框架公约》。
但北京这次禁烟显然不在全球性的控烟浪潮中,它是禁烟的“局部小气候”。烟民们的不便才刚刚开始,越来越多的公共场合加入了这场声讨,香烟的传统在渐渐丢失,虽然“中南海点八’’在北京仍有庞大的消费市场。
正如很多东西都老而弥坚一样,永远会有人为“戒不掉的香烟”唱颂歌。而烟民的权利和主张,也会在他们内部以香烟文化的方式形成,他们可以形成自己的公共场所,一起抽烟打发时间。
禁烟为何禁不住?
北京市政府颁布的《北京市公共场所禁止吸烟范围若干规定》自5月1日正式实施起,到如今已有一个多月了,不知道北京市政府颁布禁烟规定后,情况落实得怎样?为此,《新周刊》记者走访了北京大望路附近和五环外朝阳区定福庄的餐饮业共30多家餐馆。
地点一:万达广场里面的某湘菜馆没有一个服务员主动问进来的客人吸不吸烟。记者主动提问:“哪里是吸烟区?”服务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