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法源寺庙堂高耸,人间戏场.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北京法源寺庙堂高耸,人间戏场

北京法源寺庙堂高耸,人间戏场-历史论文 北京法源寺庙堂高耸,人间戏场 黄薇 北京庙宇众多,名刹林立,偏居城南一隅、栖身宣武门外教子胡同南端的法源寺委实深藏不露,论寺龄它已逾千年,是北京城内现存历史最悠久的寺院。2000年前后,李敖的《北京法源寺》被曝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媒体竞相报道,一时洛阳纸贵。法源寺也连带声名远播,清幽院落突然多了不少按图索骥而来的游客。 小说《北京法源寺》写得不像小说,通篇对话、辩论,人物高谈阔论,机锋逼人,倒像是作者本人时不时跳出来发声。国民党当政时期,李敖自言“因言获罪”两次入狱,他最早构思这本小说就身在狱中,书中戊戌变法时一干忠义之士的生死纠葛,大概颇有点自浇心中块垒之意。故事后来又酝酿了十几年,1990 年末的某日,李敖忽地才情喷涌,用了一个多月挥笔而就。此前他从未来过法源寺,所有对寺院的描写想象都来自友人搜集的照相、画图。 直到2005 年,李敖阔别大陆56 载后重返故土,才有机会拜访久违的古寺。当时还发生了一个小插曲,人们在法源寺的一口古钟上竟然发现了李敖的名字,一旁镌刻日期“大明嘉靖十年岁次”。宫里太监捐钱铸钟时,将捐款人的名字刻在钟上,李敖打趣此李敖非彼李敖,是个明朝太监。历史总在不经意处存有巧合。 李敖一向恃才狂傲,他在小说后记中说,一般历史小说只是写些“替杨贵妃洗澡”“替西太后洗脚”的无聊故事,而《北京法源寺》“自不打算用一部小说涵盖所有的主题,所以,它涵盖的,只有四百个子题以内。”“举凡重要的主题:生死、鬼神、僧俗、出入、仕隐、朝野、家国、君臣、忠奸、夷夏、中外、强弱、群己、人我、公私、情理、常变、去留、因果、经济(经世济民)等,都在论述之列。” 大概这种历史正剧的气质,也吸引了知名导演田沁鑫,她自言迎难而上,将这部小说改编成同名话剧,“不在于对历史定论,而在于重新发现。”2015 年12 月5 日起,话剧《北京法源寺》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开演,囊括奚美娟、周杰、贾一平、方旭等一众主演,阵容强大。“庙堂高耸,人间戏场。”千年古刹法源寺,亦是一座巨大沧桑的历史舞台,时空流转,大幕次第拉开…… 唐太宗惨败于高丽 愧而建“悯忠寺” 李敖曾在小说中一一分析北京的寺庙:像隆福寺、法华寺,只是明朝皇帝应太监的请求,为弘扬佛法,就盖起来了;护国寺、普渡寺等,原是元朝丞相脱脱、清朝摄政王多尔衮的宅邸,改一改就完成了。再说回北京寺庙的名字,柏林寺、贤良寺、普济寺、广化寺、宝禅寺、妙应寺、广济寺、崇效寺、龙树寺、龙泉寺等,都没有悲怆的意味;嵩祝寺、瑞应寺、大庆寿寺、延寿寺等,甚至还洋溢着一片喜气;独独法源寺“有它特有的悲怆气氛”,“从它原始的悯忠字样就已表露”。“它一开始,就表露了阴郁与苍茫。它日后的历史,也一再和这种气氛相伴。” 时间要追溯到唐贞观十九年(645),唐太宗应饱受侵扰的新罗之请,亲率大军征讨高句丽,誓师大会就在幽州城东南、后来法源寺所建之处举行。并不是所有人都赞成此次出征,前朝教训历历在目:隋炀帝三征高句丽,导致国力空耗,民不聊生,最终激化了社会阶级矛盾,触发农民起义,才有了李渊等人上台的机会。 唐太宗好大喜功,“而今九瀛大定,唯此一隅”;他认为此番出征师出有名,同时队伍整饬士气高昂,绝对胜券在握。出发前,儿子李治为他送行,唐太宗指着身上衣服说:“等下次见到你,再换这件袍子。”意思是衣服都不用换季,仗很快就会打胜。 唐太宗攻下了辽东,高句丽打不过,决定坚壁清野,僵持到入冬后唐军只好撤退。11月人仰马翻回到幽州,所有将士只剩下1/5。重临誓师之地,唐太宗百感交集,下诏在此地建庙以超度东征将士英魂,定名“悯忠寺”。悲悯叹息之中也有一丝愧意。 宏愿尚未实现,唐太宗便与世长辞。他生前又发动了两次对高句丽的征伐,都惜败而归,直到668 年高句丽才终被唐高宗所灭。高宗李治于上元二年(675) 再次下诏建寺。武则天登基后追感先帝之志,再发诏书,696 年法源寺建成。寺内有一悯忠阁,供奉着捐躯将士们的牌位。唐谚有云:“悯忠高阁,去天一握。”可以想见当年高大壮美之姿。现存的悯忠阁为明清时建筑,外墙以十二柱为架,室内以十二柱支撑,这种结构极为罕见。还有人认为故宫御花园里的万春亭也模仿了悯忠阁的设计,只是修建得更为华丽,外观上改成了亭形。 天宝十四年(755),安禄山起兵反唐,他在悯忠寺东南隅建了一座十丈宝塔,高过主殿悯忠阁,“以耀功业”。他不久被儿子安庆绪所杀。部将史思明归顺朝廷后,又杀了安庆绪。他在悯忠寺西南隅也造了一座十丈宝塔。如今两座高塔早已湮灭在岁月中,唯有当时的《无垢净光宝塔颂》碑刻留了下来,也是寺内最古老的石刻。这块北京市现存唯一完整的唐碑,就镶嵌在慈航普度殿东面外壁中央。 碑文中文

文档评论(0)

phltaota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