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撤并山村寄宿学校骨牌效应
撤并山村寄宿学校骨牌效应
从前的“一村一校”,使得农村每个孩子都有学上,随着经济的发展,许多村民举家迁进城市里打工,于是一些经济落后、交通不便的村学校里最少的只剩了三五个学生,上级教育主管部门不好分配老师,优秀教师也不愿到村里任教。在教育质量不能保证的前提下,资金、人力的继续投入被视为是巨大的浪费,对村里的孩子来说,城里孩子学习的电脑、英语等现代教育课程更是痴人说梦。
为了改变现状,2004年,从义务教育情况较差的中西部省份开始,由中央和各省人民政府主导,县区级政府主要负责的“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通过对各村学校的裁撤并,新建、改扩建一批寄宿制学校。截至2008年,中央财政已投入资金100亿元。
鹏凤山村寄宿小学的没落
吕梁市离石区坪头乡鹏凤山村寄宿制小学里,往年开学时,到处都会涌动着活蹦乱跳的背着书包的孩子们,搅热了整个村子。但2008年的9月3日,学校却一片死寂。
校门正对着的那座贴满白色瓷砖的簇新的三层教学楼,是离石区国土资源局投资27万元捐建的,在当时号称“坪头乡第一高楼”。据说旁边有22间校舍的二层小楼也造价不菲,加上厕所、校园的水泥地、篮球架,这所学校耗资至少要70万。
这所学校从建成后就被教育部门的领导所关注。分管文教的吕梁市副市长成锡峰曾到校考察。有位老人学着曾参观过学校的山西省教育部门的领导跷着大拇指的样子说:“在全山西的农村,这学校的硬件都是这个。”
不过,孩子们在这个设备齐全、宽敞明亮的学校里只待了不过两年,即使这所小学的教学半径辐射到附近9个自然村甚至邻县,也没能在此次学校的裁撤并中幸免。
2008年3月之前,坪头乡24个行政村,38个自然村,共有1所示范小学5所寄宿制小学,共9所公办小学,有658名小学生,其中4所小学全校只有4到12名学生。
全乡小学生总数由2005年的1343人,到2006年的1065人,2007年更减至796人,生源的流失以每年20%的速度递减。
该乡乡政府考虑到教师积极性难以提高,且无法保证教学质量,加之地理环境恶劣,优秀教师外流,学生也在逐年减少,因此投资600多万元在坪头中学东侧新建了集中小学,把除枣洼小学(107人)以外的小学全部合并,进行集中教学管理。目前总人口15570人的坪头乡在其7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分布着一所初中、两所小学,还有两所小规模的私立寄宿制小学。
如今,鹏凤山村小学的门锁已锈渍斑斑,楼前铺满了农民收割的玉米,除了电脑、彩电等一些值钱的东西随着学生一起被撤走外,教室和宿舍里的桌椅、床板上落满了灰尘。一位中年妇女指着校园里已经开裂的地面和围墙说:“好多人都要拿桌椅去烧柴了,学校要再没人管,不久这楼也要倒了。”
早在清末民初,鹏凤山村里就先后有了私塾和小学。1968年,村里又设立了初中。当时为了建学校,把村里土地庙和观音庙都拆掉了。那时,全乡村村建有小学校,所有中心村都建有初中,乡政府所在地建有高中,现在70岁以上的老人上小学、50岁以上的人上初中都没有出过村。
鹏凤山村小学学生最多时曾达到200多名,但上世纪80年代初,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使得农村人口增速放缓,改革开放的热潮也催动着年轻人携妻带子地举家外出打工,村里的学校生源越来越少,学生最少时竟只有80多人,1992年,该村初中被撤销,只剩了小学。
而与此同时,村小学的管理混乱也让村民渐生不满。
村民反映,学校一些老师住在距学校40公里之遥的离石区,周六放假,周五下午就回家,周一上课,周二才来,一周好好上课的时间超不过4天。住在附近村子的老师纷纷效仿住在城里的老师,也迟来早走。还有老师或请假到外面的私立学校代课,领双份工资,或雇初、高中毕业生代教,这样的教学质量可想而知。家长们无力改变,也只能为孩子转学。
有些村民希望政府能收回成命,尽快恢复学校;也有村民认为,如果不加强管理,教学质量上不去,学校恢复了也白搭。
裁撤并后的衍生问题
鹏凤山村寄宿制学校被撤并之后,10公里外的坪头乡小学就成了距离鹏凤山村最近的学校,相比之下,许多村民更愿意把孩子送到离村更远的离石区的学校,无论就学条件还是师资力量,区里的学校都比乡里的要好。
离石东关小学是离石最好的小学,该校教导处主任闫建宏说,全校现在一共有4000学生,外来学生约有八九百,如果东关小学放开招生的话,一届能招1000人,到时候肯定就不只是师资短缺、管理跟不上的问题,而是根本就没有那么多教室能容纳这么多学生。但从2007年开始,鉴于各校学生分布不均的情况,吕梁市教育局开始统一调配,同时各校也在硬件设施、师资力量、管理水平等方面加大力度改进。
而与之相对应的是,生源逐年流失像瘟疫一样已在农村各级学校传染,即使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