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农村建设领路人
新农村建设领路人
出乌兰浩特市往西北走45公里,就来到科右前旗巴拉格歹办事处兴安村。这是个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村子,上世纪四十年代,兴安盟第一个农村党支部就诞生在这里。全村2673口人,耕地2万亩,其中水浇地1.45万亩。2001年,战洪权刚开始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时。村集体经济十分薄弱,不仅没有多少收入,还负债70多万元,村民靠天吃饭,增收无路,生活在温饱线上。看到全村两千多口人期盼的目光,战洪权深感责任重大。他想,不能再犹豫了,必须横下一条心,带领群众艰苦创业,把村民领上致富路。通过几年努力,他把一个负债累累的落后村变为远近闻名的模范村,成了全旗、全盟的先进典型。
不等不靠拔穷根
战洪权上任后,不等不靠,带领村“两委”组织群众年年搞农田基本建设大会战,最多的一年,大会战持续了68天。同时,积极争取有关项目,多次找上级有关部门和领导。先后争取到国家和自治区关于小流域治理、农业综合开发、退耕还林、千村扶贫、京津风沙源治理等项目。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共完成生态闸沟11条共9300延长米,修建坡式梯田6千亩,在山上挖水平坑7万个。在项目区里打深水管井149眼,架设农用电网23公里,铺设地埋管道1.9万延长米。几年下来,在2万亩没有灌溉条件的旱田里,建设出1.45万亩水浇地,全村实现了人均5亩水浇地。
为尽早解决兴安村生态脆弱的问题,他们利用国家实施的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积极争取兴安流域治理项目、国家退耕还林项目。刚开始群众不理解,甚至反对,有人还挖了个大树坑,说是给战洪权准备墓地。面对这样的责难,他带领村“两委”班子8名成员和39名党员干部几乎天天盯在现场,动员村干部符合条件的耕地率先退耕还林,打消群众顾虑,使全村退耕还林达4275亩。通过坚持不懈的造林,全村累计造林60万株,建成沙源治理工程8500亩,营造农防林带1.7万延长米。治理山头36座,治理河滩48处,垒砌堤坝150座,退耕还林苗木的成活率保持在85%以上。
农业和生态基础建设得到了丰厚的回报。如今,兴安村的山、水、林、田、路实现了彻底的综合治理,治理面积13.6平方公里。未来10年,仅60???株成材林和幼林价值就将超过3000万元,建成了地地道道的绿色银行,这是给予孙后代留下的一笔宝贵财富。现在,兴安村旱年有水浇地,涝年无洪水下山。群众看到了基础建设的效果。更坚定了跟着党支部建设新农村的信心和决心。
多措并举抓经济
战洪权始终认为,富民强村不能只靠农业一条腿走路。兴安村历年欠下70多万元债务,当务之急是要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不解决这个问题,村“两委”班子就没有号召力,就干不成大事。
兴安村曾在1992年、1997年建了砖厂和糖化饲料厂,但因经营不善,处于瘫痪状态。他决定从盘活这两个老厂人手,从管理上要效益,从生产到销售的各个环节进行全程化管理,实行工效挂钩、责任到人等一系列措施,并与工人们同吃同住同劳动。砖厂在盘活的当年就盈利3万元,糖化饲料厂也扭亏为盈。两个村办企业的重新启动,使他更加坚定了发展集体经济强村的信心和决心。
兴安村交通方便,处于乡村集市中心。每月约定俗成的3次大集车水马龙、人声鼎沸。但大集的交易市场很不规范。战洪权从中看到了商机,他带领班子成员筹集了180万元建起了1.4万平方米的交易市场,建设了一栋756平方米的综合楼,农贸市场和店面出租,每年又为集体带来5万元收益。
。
兴安村有着悠久的革命历史,不仅是全盟第一个农村党支部的诞生地,还是蒋弼仁烈士牺牲的地方,每年都有很多人来追悼烈士的英魂。面对慕名而来的游人,他又萌生了新的想法――开展红色旅游。2006年10月,他组织村干部千里迢迢赶赴蒋弼仁烈士家乡搜集历史资料和遗物,在盟、旗两级组织部门的大力帮助下,向有关部门争取到10万元红色支部复建资金,加上本村集体经济的投入,一处按当年原貌设计的红色支部景点正在加紧建造。现在,兴安红色党支部的展室已经竣工,正在争取把蒋弼仁烈士墓升级为烈士陵园。红色旅游项目的开发,将成为兴安村集体经济又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也将成为兴安盟又一个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多渠引水育龙头
兴安村的农业基础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但是农民传统的、单一的种植观念还没有根本转变。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提高农业效益,首先要解决农民进入市场的问题。根据这样的判断,他及时把工作重点调整到创建龙头企业、培育优势产业上来。
兴安村蔬菜种植业基础比较好,仅西崴子屯大葱高峰期就曾创下年产800万斤的纪录。能不能让本地的蔬菜经过深加工远销出去呢?经过多方调研、反复论证,战洪权最终决定筹建脱水蔬菜加工厂。方案一定,他就四处取经,先后6次赴山东、满洲里、海拉尔等地考察,掌握了大量一手资料。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