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正荣太阳能托起中国首富.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施正荣太阳能托起中国首富

施正荣太阳能托起的中国首富   2005年12月14日,无锡尚德太阳能公司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正赶上全球能源荒,替代石油的太阳能炙手可热,让持股6800万股、占尚德股权近五成的创办人施正荣,以22亿美元身价跃居中国首富。   施正荣真正的成功不是在海外上市,而是使曾经极度落后的中国太阳能产业与世界的差距缩短了15年。      如果不是因为被福布斯杂志选为中国今年的首富,可能很多人不会认识这个性格低调的施正荣。他创建无锡尚德太阳能公司时,只能在阿里巴巴网站上登广告找客户,凭着一股坚持,2003年,尚德开始扭亏为盈,2004年的业绩大幅攀升20倍,到了2005年9月,尚德成为全球六大太阳能设备制造商之一。   2005年12月14日,无锡尚德太阳能公司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当时正赶上全球能源荒,替代石油的太阳能炙手可热,让持股6800万股、占尚德股权近五成的创办人施正荣,以22亿美元身价跃居中国首富。   施正荣真正的成功不是在海外上市,而是使曾经极度落后的中国太阳能产业与世界的差距缩短了15年。      博士出身   潜心光伏电子研究   施正荣1963年出生于江苏镇江。少年时,他就是当地出了名的“神童”,16岁考入吉林大学光学专业。   1983年,施正荣在中科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读硕士时,研究的是与太阳能较接近的光学。五年后,24岁的他被公派到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留学。该校的太阳能研究中心为施正荣打开了一扇通向“光明”的窗口。他师从国际级权威、世界“太阳能之父”马丁?格林教授,在两年半的时间里以优异的成绩获得博士学位,并获得多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重大发明专利。之后,留校任太阳能研究中心研究员,主持第二代多晶硅太阳能薄膜电池的开发研究。施正荣痴迷于光伏电子,并迅速崛起于国际太阳能行业的科研领域。   在新南威尔斯大学,施正荣如鱼得水。1995年基于他和导师的研究成果,施正荣筹资5000万美元成立了太平洋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任执行技术董事,年薪达20万澳元。   正当施正荣在澳大利亚发展得顺风顺水时,他却决定回国创业。   当时,施正荣在悉尼还???有3套别墅,而太太也是一位专业人士。应该说,施正荣一家衣食无忧,生活非常安逸、舒适。而且,国外有投资者期望与其合作,他完全可以提供技术办厂,也可以出让专利取得丰厚的股票期权。   对于他的选择,许多亲朋好友都不理解。但施正荣有着自己的想法:回国创业更能体现自身价值。他说:“中国的光伏产业在国际上处于相对落后状态,我有能力改变这种现状,为什么不为祖国和人民做点事呢?”“21世纪中国将面临能源供应、农村能源结构调整、液体燃料短缺、环境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等五大能源问题,从全面改善生态和人居环境的角度而言,清洁、无污染、可再生的太阳能尤显宝贵;而且预计不到10年,太阳能发电的成本就会接近并低于煤电,所以这在中国将是一个充满希望的阳光产业。”      回国创业   看好太阳能产业未来发展   2000年,施正荣带着自己的发明专利、带着家眷义无反顾地回到了祖国,开始创业。   回忆创业初期的苦日子,施正荣说,“现在想想真是后怕,当时要什么没有什么,风险真的很大。”   的确,在尚德起步阶段,施正荣只有十数项专利和几十万美元。   好在当时他遇到了从无锡市经委主任的位子上谋划下海的李延人。李延人利用在无锡市政府和企业方面的人脉上下游走。2001年1月,无锡知名家电集团小天鹅公司和其他七家企业决定加码600万美元投资尚德,施正荣则以40万美元和价值160万美元的技术入股,共同组建了中澳合资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   据一位员工讲述,尚德刚开始时厂房很小,但就是这个很小的企业,做的却是太阳能电池。“当时大家都沉不下心来做好生产,也没心思搞企业文化。”施正荣说,在那段日子,说什么的都有,人员流动很大,就连带回来的一个博士也另投他门。但这并未让施正荣失去热忱,好强的他暗自发誓,哪怕是死在无锡,也绝不能丢脸。   施正荣说,他当时只拿四分之一的工资,没钱买新机器,就买二手机器回来自己改造。“当第一台设备在众人的怀疑中顺利生产时,我第一次看到了别人信任的眼神。”   由于当时国内市场尚未开发,施正荣只好将重点放在海外,常常一出差就是好几个月。但对于国内市场,施正荣也从未放弃。他坚信从经济发展看,当时国内约有四成油源仰赖进口,太阳能绝对会是下一个能源主角。   当一批批订单飘向尚德时,施正荣知道,自己在一步步走向成功。为了抓住发展契机,施正荣果断采取措施,2003年、2004年先后两次扩产。   资金不够,怎么办?当时纳斯达克一家公司退市,施正荣通过联系,以半价买下他们的设备,省了1000多万元。“真是一环扣一环,哪里出了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