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西汉文景盛世汉阳陵.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见证西汉文景盛世汉阳陵

见证西汉文景盛世的汉阳陵   西汉时期(公元前206年~公元25年)的231年间,有9位皇帝死后埋葬于渭河北岸二级台地的咸阳塬上。这里地势高亢平坦,泾河蜿蜒于北,渭河奔腾于南,两河在埋葬汉景帝刘启的阳陵东不远处交汇。位于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张家湾村的阳陵居两水之间,自然形成一种“挟双龙而东向”的独特景观。阳陵陵园,也是汉景帝刘启与皇后王 同茔异穴的合葬陵园,现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上世纪90年代末,汉阳陵考古陈列馆正式竣工,展出文物1770余件。2006年3月,这里又建成我国第一座现代化地下遗址博物馆。阳陵的考古科研成果,为研究西汉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提供了大量的实物资料,从一个侧面向世人展示了西汉时期“文景之治”的盛况。      阳陵以皇宫形制建筑,展示着汉代帝王唯我独尊的皇家气派      汉景帝刘启即位第三年(公元前154年)便开始修筑寿陵,是为阳陵。至汉武帝元朔三年(公元前126年),王皇后去世后与景帝合葬于此,其间从未停工,修筑时间长达28年。   阳陵是迄今保存最为完整的西汉帝王陵园。陵园平面呈不规则葫芦形,面积约12平方公里。陵区由景帝陵园、皇后陵园以及礼制性建筑遗址,陪葬坑,陪葬墓园,阳陵邑遗址,刑徒墓地等组成。整个陵区以景帝陵为中心,四角拱卫,南北对称,东西相连,结构严谨,显示了唯我独尊的皇家气派。   景帝陵坐西朝东,远看犹如埃及法老金字塔,封土高约32米。陵冢四周筑墙垣,陵园四面中央各辟一门,四门外均设有双阙。保存较好的东、西、南门阙,其建筑遗址仍清晰可见。陵园四周有排水渠,四面正中各有一条墓道,东边为主墓道。陵园平面为方形,陵冢位居陵园中央,形制很像未央宫,是仿皇宫形制建造。   位于帝陵东北约450米处,是王皇后陵。皇后王 是武帝刘彻的母亲,是个充满传奇和神秘色彩的人物。她16岁时嫁给平民金王孙,一年后生下一女。不久,母亲劝其离婚,送入太子刘启宫中。在复杂的宫廷斗争中,王 最终得宠,为景帝生育3女1子,贵倾后宫。景帝前元七年(公元前150年),王 年仅7岁的儿子刘彻被立为太子,她也终于登上了皇后宝座。   皇后陵的形制与帝陵相同,规模略小于帝陵。如今陵园以北300米处还有一处西汉建筑遗址,据说是王皇后陵寝殿遗址。   阳陵陪葬墓园位于帝、后陵园东部,总面积3.5平方公里,有早中晚期墓葬5000余座。阳陵南区的从葬坑,共计24座,占地9.6万平方米。北区的从葬坑占地面积、数量、布局均与南区相对称,尚待开发。此外,还有环绕帝陵四周呈放射状排列的86座陪葬坑,象征当时西汉王朝的中央政权各机构。现新建的帝陵外藏坑,保护展示了其中10座从葬坑遗存。透过玻璃幕墙和玻璃通道,坑中文物清晰可见。阳陵陵区还发掘出刑徒人墓地遗址,面积达8万平方米,所葬修建陵墓的刑徒万人以上。   位于景帝陵园东南部,有多处建筑遗址,南北一字排开。有专家认为,这是帝陵陵园的寝陵、便殿建筑遗址。距陵冢450米处有一块黑云母花岗岩巨石,上面刻着一个“十”字形凹槽,当地人叫“罗经石”。有测绘人员认为是阳陵陵园建筑中的测量标石;也有考古专家认为是阳陵内寝殿的柱础石;还有专家考证是景帝陵庙德阳宫遗址。这些说法都有待进一步考证。      墓主人刘启生前推行与民休养生息的政策,为其子刘彻开创“汉武盛世”奠定了基础      阳陵的墓主人刘启,是西汉王朝的第四个皇帝,文帝刘恒的长子,武帝刘彻的父亲。刘启生于惠帝七年(公元前188年),32岁即位,在位17年,与其父共同开创的“文景之治”,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盛世,更为儿子刘彻的“汉武盛世”奠定了基础。   刘启执政期间,正值西汉王朝的巩固和发展阶段。他推行与民休养生息的政策,妥善处理与匈奴和南越国的关系,果断平叛、化解危机,缓和社会矛盾。他还将重农抑商、发展经济作为基本国策,允许居住在土壤贫瘠地方的农民迁徙到土地肥沃、水源丰富的地方从事垦殖,并“租长陵田”给无地、少地的农民。他着力减轻农民赋役,即位伊始,就颁布“令田半租”诏令,并成为西汉定制。他还着力减轻刑罚,强调用法谨慎,增强司法公平,以法律手段打击擅用民力的官吏,保证了正常的农业生产。这些新政,使大汉王朝进一步繁荣强盛。   前元三年(公元前154年)正月爆发的“七国之乱”,是西汉中央与诸侯王国间的一次关键性战争。景帝果断派遣周亚夫率军征讨,很快平定了这场叛乱,并借机调整诸侯王国的设置,继续大力推行削藩,抑贬诸侯的地位和权力,进一步巩固了中央的集权统治地位。   面对匈奴的严重威胁,景帝推行有战有和、以和为主的策略。他通过和亲,一定程度缓和军事冲突,为经济发展赢得了时间,也为以后汉武帝反击匈奴做了准备。在位时,他通过必要的防御反击作战,打击匈奴的进犯,涌现出李广、程不识等一批卓越的将领,而且通过组织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