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蛙》:在饥饿与恐惧中成长的文本
《蛙》:在饥饿与恐惧中成长的文本-社会科学论文
《蛙》:在饥饿与恐惧中成长的文本
王 悦,王文君,宋学清
(东北师范大学 人文学院 文学院,吉林 长春 130117)
摘 要:饥饿与恐惧历来就是作家创作的源泉,只因伴随而来的沉痛、苦难以及现实的挣扎都是对生命的挽歌或者涅槃,《蛙》就是这样一部内容深厚的作品。作家莫言的小说《蛙》立足于我国计划生育的大环境,立足于高密东北乡的计划生育现实,立足于一村一乡的由于计划生育所带来的生命变迁。由底层叙事所衍生出的死亡阴影,由乡村记忆所牵出的动物恐惧,最终都回归于人类深重的自我解构之中,从而使主题得到升华。
关键词 :《蛙》;饥饿;恐惧;计划生育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4-0135-02
莫言1955年出生于山东高密县河崖镇大栏乡平安村,莫言的生命旅程伴随着我国的三年自然灾害、文化大革命以及后来的计划生育等,经历了种种生死、饥饿、孤独、恐惧等生命体验。这些经历几乎伴随了他的整个童年以及少年。在高密东北乡童年的种种遭遇和记忆也成为了他终身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财富,《蛙》就是莫言把自己的宝藏分享给每个读者的财富。
一、死亡阴影下的底层叙事
莫言的作品给人感触最深的是他用独特的历史观展现底层劳动人民的现实生活,用底层还原真实,借底层展现问题。莫言的创作之路与饥饿结下了不解之缘,若说恐惧是对精神的折磨,那么饥饿就是对肉体的直接残害。莫言作品之所以关注饥饿,和他童年时的现实记忆是分不开的。为了吃童年的莫言与姐姐抢地瓜干,同小伙伴将村里能吃的东西几乎都扫荡一光,甚至连树叶、树皮、树干都不放过。上小学时曾争抢着吃掉学校运来的煤球,以期摆脱强烈的饥饿感。当兵之后曾一次吃了八个馒头,让食堂管理员很是惊讶,但是莫言的肚子还有空,只是不好意思再吃了。
荣格曾说:“不是人支配着情结,而是情结支配着人。”[1]饥饿留下的创伤形成莫言特殊的记忆与情结,这种刻骨铭心的生命体验甚至影响了莫言的一生。因此在《蛙》中莫言以狂欢色彩描写了孩子们对于煤块的贪婪:“我们不约而同地抽鼻子,因为我们嗅到了一种奇异的香味。仿佛是燃烧松香的味儿,又仿佛是烧烤土豆的味儿,我们的嗅觉把我们的目光吸引到那一堆亮晶晶的煤块上。”[2]7从这里可以看出煤块集松香与土豆的美味于一体,而松香和土豆也是当时莫言所能接触到的记忆最为深刻的美食:“我们每人攥着一块煤,咯咯崩崩地啃,咯咯嚓嚓地嚼,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兴奋的、神秘的表情。”[2]8一场盛大的饕餮“煤”宴就这样拉开了序幕。在饥饿与死亡面前,尊严、理想与道德被遗弃甚至践踏。吃的狂欢化行为是人维护生命、确定自身存在的最好手段。正如《丰乳肥臀》中受过高等教育的乔其莎,为了果腹,两个馒头就使她放下了高贵与尊严。
除饥饿描写之外,《蛙》将更多的笔墨集中在高密东北乡轰轰烈烈的计划生育工作上。一方面是国家政策实施的强制性与不可抗性,另一方面是“超生游击队”的顽固反抗与不合作。国家机器的强制性与传统“无后为大”的观念的冲突是计划生育实施过程中悲剧发生的主要原因。中国乡村固守宗法制传统,父权制观念深入乡村的每一个角落,多子多福、传宗接代的传统观念令人们对于男性的代际传接充满无限期待。《蛙》中借母亲之口表达出这一观念:“女人生来是干什么的?女人归根结底是为了生孩子而来。女人的地位是生孩子生出来的,女人的尊严也是生孩子生出来的,女人的幸福和荣耀也都是生孩子生出来的。一个女人不生孩子是最大的痛苦,一个女人不生孩子算不上一个完整的女人,而且,女人不生孩子,心就变硬了,女人不生孩子,老得格外快。”[2]173生育在乡村被无限升华、神化,面对这种顽固的封建观念,基层公社采取了男扎女流的近乎暴力的手段,观念与国策的冲突就此展开,斗争、流血甚至牺牲在乡村构成了一幅幅悲壮的画面。可是生命自有它繁衍生息的自然规律,“生命的延续就如同流水,生生不息,这是生命的自然法则,是无法遏制和动摇的。然而,计划生育政策的提出,却试图想要和这种自然法则相对抗,这必然是无法实现的。”[3]32也因此,莫言在小说《后记》中写道:“他人有罪,我亦有罪。”[2]343忏悔与赎罪的意识被植入到历史与整个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正如巴金的《忏悔录》:“不是你主动犯过何种大罪,在历史的灾难面前不作为同样是一种罪恶。”
二、动物恐惧与乡村记忆
莫言对动物有着特殊的恐惧心理,这种心理的产生与其童年记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为心理的产生和发展来自于生活,生活的创伤应该是这种恐惧的直接原因。弗洛伊德对创伤的理解包含三部分:童年早期经历的事件记忆;青春期后经历的事件记忆;后期经历事件所触发的对早年事件的记忆。所谓的心理创伤就是由一些生活事件有关的天灾人祸所引发的一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纠误示范型成语辞书的有益探索——评辛菊、温端政主编的《学生成语辨析小辞典》.doc
- “经常不”和“不经常”的多角度探析.doc
- “经济儒学”论纲.doc
- “绑蟹绳式”宰客成风潮.doc
- “网恋背后”的死亡陷阱.doc
- “网约车”管理中的政府职能界定.doc
- “美丽三亚 浪漫天涯”的影像解读与建构——以三亚官方旅游资讯网形象宣传片为例.doc
- “翻转式课堂”教学模式在旅游专业教学中的应用.doc
- “美丽中国”国家形象传播初论.doc
-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oc
- 广义静力模型修正方法及其在结构关键区域参数识别中的应用研究.docx
- 秸秆深层覆盖:解锁土壤水盐奥秘,赋能小麦茁壮生长.docx
- 德基大厦二期工程附着升降脚手架安全控制的深度剖析与策略构建.docx
- 基于泥沙模型试验的盐灌船闸下游武障河航道淤积与治理研究.docx
- 基于声信号分析的汽车座椅水平驱动器质量精准检测方法研究.docx
- 广东省潮州市湘桥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docx
- 积极话语分析视角下政治演讲语篇的多维评价与传播效能研究.docx
- 广东省东莞市东莞市东城区校联考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docx
- 渗铝复合激光冲击处理:解锁耐热钢高温力学性能提升密码.docx
- 基于小波变换的数字图像水印算法:原理、应用与性能优化.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