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纠误示范型成语辞书的有益探索——评辛菊、温端政主编的《学生成语辨析小辞典》
“纠误示范型成语辞书的有益探索——评辛菊、温端政主编的《学生成语辨析小辞典》-汉语言文学
“纠误示范型成语辞书的有益探索——评辛菊、温端政主编的《学生成语辨析小辞典》
□翟维琦
一
成语是汉语语汇宝库中璀璨的明珠。由于成语有较强的表现力和较好的语言表达效果,近年来的高考语文科,在正确使用成语上占有一定的比重,而许多学生在成语复习中也感到无所适从。或死记硬背,或弃之不顾。在人们的书面语言中,成语也是运用最广泛、使用频率最高的语汇之一。但是,随之而来的成语误用现象也渐趋严重,往往以讹传讹,流传甚广,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为此,山西师大文学院辛菊教授和山西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温端政先生组织高校部分语言学老师编写了《学生成语辨析小辞典》,由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年4月出版。该辞典通过例举学生误用成语的实际,剖析产生错误的原因,提出纠正的意见,示范正确的例句,从正面加以引导,是一本规范实用的成语辨析辞书。其辞典的编写原则是:
(一)反面纠错与正面引导统一
纠错,是本辞书的难点。因此作者先列举出用错例。但在纠错的同时,还说明如何正确运用,举出正确使用例,把反面纠错和正面引导统一起来。
如“炙手可热”条,先举出误用例:
(1)近几年,“知识经济”成了炙手可热的话题。(2)眼下,和炎热的天气一样炙手可热的恐怕是大中小学校的校长了。
辨析之后,再举出正确使用例:
(3)亲眼看见他成了这镇上炙手可热的红人,而且目空一切。(沙汀《淘金记》一七)
(4)杨贵妃得宠后,杨氏兄妹数人炙手可热,朝政腐败到了极点。
这样把反面纠错和正面引导统一起来,会产生更好的效果。
(二)指明表现与探析原因统一
举出误用例,只是指明现象。通过辨析,分析误用的原因,让学生知道在运用成语中错在何处,怎样才能更准确地运用成语来表情达意,这是本书的重点。
如“炙手可热”条,在“辨析”里指出:这两个误用例都把“炙手可热”这个成语里的“热”误解为“热门儿”“吃香”的意思。这个成语出自唐?杜甫《丽人行》诗:“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炙,烤,烧。丞相,指杨国忠。嗔(chēn),生气。“炙手可热”的意思是,手一接触就感到热得烫人,形容权势大,气焰盛。和“热门”“吃香”没有关系。
通过这样的辨析,找出了误用的原因,把纠误与传授成语的相关知识结合起来,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成语的实际意义和用法。
(三)治标与治本统一
本书逐个列举成语误用的现象并加以纠正,看起来似乎只是“治标”,如果只是这样,就不容易从根本上提高学生运用成语的能力和水平。这里的关键在于,作者从个别里找出一般,发现并归纳出误用的规律,以便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据此,作者还把学生运用成语时比较常见的误用现象归纳为以下几种类型,并在“辨析”里加以提示。
1.望文生义,故意曲解
这是最常见的误用现象,是由于不了解成语的确切含义,只是牵强附会地从字面上理解造成的,如:
“文不加点”条的误用例:
(5)这篇文章不仅结构混乱,而且文不加点,令人费解。
(6)在语文老师的帮助下,我逐渐改正了文不加点的毛病,作文成绩提高很快。
(7)古人写文章都是文不加点,今天的人读起来很吃力。
辨析:误用的原因都在于没有理解语素“点”的本义。古人写文章在字的右上角涂上一点,表示删去。“文不加点”,表示文章不用涂改,一气呵成。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熟练。上面误用例,都把“点”误解为标点,结果把“文不加点”误解为文章不加标点。
2.张冠李戴,对象错配
每个成语都有其适用的范围和对象,若使用不当,就要出差错。如:
“汗牛充栋”条的误用例:
(8)古人中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汗牛充栋。
(9)民谣云:“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足见贾府金玉之多,简直达到了汗牛充栋的地步。
(10)最近几年,各种各样的电脑学习班越来越多,简直到了汗牛充栋的程度。
辨析:误用的原因在于使用对象的错误。此语出自唐?柳宗元《文通先生陆给事墓表》(又作《陆文通墓表》):“其为书,处则充栋宇,出则汗牛马。”“汗牛充栋”,形容书籍多。“汗牛”,用牛运输,牛累得出汗;“充栋”,堆满了屋子。形容藏书很多,不用于其他事物。例(8)用来形容“刻苦学习的楷模”,例(9)用来形容金玉之多,例(10)用来形容电脑学习班多,都弄错了对象。
3.情感混淆,褒贬失当
许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