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先进典型学习——孝感法院系统举办先进事迹报告会.docVIP

向先进典型学习——孝感法院系统举办先进事迹报告会.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向先进典型学习——孝感法院系统举办先进事迹报告会

向先进典型学习——孝感法院系统举办先进事迹报告会-法律 向先进典型学习——孝感法院系统举办先进事迹报告会 陈红元 代耀清 4月23日,孝感市中级人民法院举办全市法院系统争做焦裕禄式“好党员、好干警、好书记、好班子”先进事迹报告会。 全市法院推选出的8名审判一线先进典型代表,通过“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的方式,展现基层法官司法为民、恪尽职守之美,弘扬党员干部秉公执纪、无私奉献的精神,引导党员干部聚焦身边的典型,争当为民、务实、清廉的表率.争做焦裕禄式“好党员、好干警、好书记、好班子”。 为青少年撑起法与爱的蓝天 鲁莉,孝感市中级法院少年庭审判员。1991年进入法院,长期从事刑事审判,2007年以来,她一直从事少年审判工作。看到一个个涉世未深而步人歧途的未成年人站在被告席上鲁莉深深惋惜和痛心。想到自己不只是一位法官,还是一名女性,更是一位母亲,有责任将这些懵懂的孩子从悬崖边上拉回来,注重情与法结合,注重查清犯罪成因,注重心理诊疗矫治,以“攻心法”挽救青少年,从心开始。 人最可贵的并非完美与不朽,而是无私的奉献与追求。惩罚犯罪不是目的,关键要预防。法庭外,鲁莉一边积极挽救“折翼天使”,走进看守所宣传法制教育,为失足青少年进行“个体诊疗”、“团体诊疗”;一边亲手编写“青少年维权法制宣传栏”,以案说法,让青少年从小远离色情、暴力、毒品,远离网吧,增强自我防范、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她从专职审判员到担任“馨苑心理咨询中心”主任,集法官、心理咨询师、法制教师、社区义工等多角色于一身,挽救失足青少年,传道授业解惑,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得到了群众和社会的广泛认同。 最接地气的法官 张亚斌,孝感市孝南区法院肖港法庭庭长。1995年,他从中南政法大学毕业分配到法庭工作,先后经历五任庭长,身边同事换了一批又一批,但他仍坚守基层一线。放弃多次进城机会,一家人至今租房居住。他常说,法庭是他的一切,是情牵心系的家。 行走于基层,记清群众的联系方式,是至关重要的。20年来,张亚斌的手机上存有2000多个辖区村干部与群众电话,联系着两个乡镇、86个村、4个居委会共18万多人,并摸索出一套六字工作法——腿勤、巧说、多记。腿勤,舍得跑路,开展巡回法庭,便民利民。早期肖港法庭没配备车辆时,张亚斌都是带一顶草帽,披一条毛巾,跨上自行车,带上文书和小本子,就算是出门办案。巧说,就是用农民听得懂的话来解释法律术语,更贴切地向村民普及法律知识。如,诉讼风险就像种田,种田有风险,有丰年和灾年,形象告知农民打官司存在诉讼风险,多记,每办一件案件或者到一个地方他都要把事情记下来,回家总结一天的收获,10多本笔记上全是他自己才能看清的文字符号。20年来,他审理案件3000余件,多数圆满调解,实现了“案结事了人和”。 司法亲民之花在乡村绽放 王娟娟,汉川市人民法院刘隔法庭庭长。因为梦想,王娟娟选择了法官事业:服务乡村,她留在了基层法庭。2013年以来,她所在法庭办理各类民商事案件近300件,调解结案率达80%,案件合格率达100%.无一上访、缠诉案件,将公平正义写满乡间。 群众需要什么样的司法,她都能提供周到的服务。有的当事人身体不便,她就把法庭设在当事人家中;有的当事人要务农,她就深入田间地头办案;有的当事人只有中午有空,她就开设午间法庭。当事人不知如何诉讼,她就将法律宣传上墙;当事人不知如何联系法官,她就发放便民联系卡,将联系电话公布上墙,为当事人设置留言板,开通当事人与法官的沟通渠道,提供细致耐心的司法服务。刘隔法庭因此被当地群众叫作“移动的法庭”。 审判工作没有终点。凭着一颗执著、善良的事业心,王法官延伸了司法服务半径,实现了“以法庭为中心”到“以群众为中心”的转变,缩短了法庭与乡村的距离,拉近了法官与群众的心灵,叩响了最美的乡村和谐音符。 信访让我与群众结缘 丁政芳,应城市人民法院民二庭庭长。在法院工作20年,信访部门工作4年,正是这些年,让丁政芳与上访群众结下了不解之缘,成为百姓最知心的人。 70多岁的上访户程某先后打了三场官司,官司赢了却得不到执行。程某数次向法院反映没有结果,就在法院信访中心拍桌子、砸板凳,打闹不休。每次遇到这种情况,丁政芳都是笑脸相迎,与程某贴心交谈,深入细致地进行思想疏导,并积极向领导汇报提出处理建议。由于做了大量的心理基础工作,程某表示愿意接受法官意见,放弃了继续上访的念头。程某后来逢人便说:“法院信访的丁主任真是个好性格的人。” 4年信访工作,丁政芳累计接待群众来信来访260余件次,提供法律咨询7000余人次,平均每天接待4至5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ipad0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