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fak β审审catenin及ezrin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word格式论文
论文独创性说明本人申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在我个人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学位论文作者签名:签字日期:导师签名:签字日期: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本人完全了解学校关于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各项规定,(选择“同意/不同意”)以下事项:1.学校有权保留本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2.学校有权将本人的学位论文提交至清华大学“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用于出版和编入CNKI《中国知识资源总库》或其他同类数据库,传播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学位论文作者签名:签字日期:导师签名:签字日期:前言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carcinoma,EC)是发生于子宫内膜的一组上皮性恶性肿瘤,为女性生殖道三大恶性肿瘤之一,占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的20%~30%,近年来其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呈上升趋势。虽然关于子宫内膜癌的发病原因及发生机制有多种学说及假设,但确切发病机制仍不甚清楚。在子宫内膜癌的众多治疗方法中,早期手术切除仍是首选、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使得子宫内膜癌患者的生存率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由于其侵袭与转移,许多患者仍预后不良。肿瘤细胞的侵袭、浸润和转移是一个多因素、多步骤的连续、复杂的过程,其可通过表面受体与细胞外基质结合,继而发生基底膜的破坏和细胞外基质的降解,以及侵入周围组织器官,转移至近旁或远处淋巴结,造成患者机体的整体状况变差,引起预后不良。故对于肿瘤侵袭、浸润与转移相关基因的研究一度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Schaller等[1]发现并命名粘着斑激酶(focaladhesionkinase,FAK)。FAK是一种非受体酪氨酸激酶,作为整合素介导的信号转导过程中的中心分子,它参与细胞识别、生长、分化、迁移、淋巴细胞的归巢以及肿瘤细胞的浸润与转移;近年来研究表明,FAK在多种肿瘤中高表达或过度激活,与肿瘤的发生、发展、侵袭转移、肿瘤多耐药等关系密切。β-连环素(β-catenin)是一种多功能胞内蛋白,具有细胞间粘附连接及信号转导的双重功能,参与多种细胞信号转导途径,是Wnt信号转导通路的重要调控点,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2]。埃兹蛋白(Ezrin)是膜-细胞骨架连接蛋白ERM家族(Ezrin/Radixin/Moesin)中最具代表性成员,与肿瘤的增殖、转移及预后等密切相关[3]。为探讨FAK、β-catenin及Ezrin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的作用,我们采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FAK、β-catenin及Ezrin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分析三者与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为在分子水平上更准确地判断肿瘤的进展提供新的依据。资料与方法1.资料1.1标本来源选取2002 年1 月~2009 年4 月我院病理科存档处手术标本。子宫内膜癌63 例,患者年龄35~76岁,平均54.80岁(年龄35~76岁),其中子宫内膜腺癌49例,浆液型乳头状腺癌7例,腺鳞癌3例,恶性苗勒管混合瘤2例,透明细胞癌和鳞癌各1例;复杂伴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26例,简单型增生子宫内膜24例和正常子宫内膜30 例,平均年龄分别为51.76 岁、42.19 岁和39.28 岁;术前均无放疗、化疗史。所有病例均有完整的临床资料,病理切片由两位高年资病理医生确诊,并复查无误。1.2标本切片的制备(1) 载玻片用洗洁精浸泡、洗净;用1%盐酸酒精浸泡5分钟、沥干,然后在蒸馏水中稍浸泡;捞出干燥后放入1︰10 比例蒸馏水稀释的多聚赖氨酸溶液中,浸泡5分钟;在60℃烤箱中烤2 小时备用。(2) 手术切除组织立即取材;以10%中性福尔马林液固定(24 小时),常规脱水、浸蜡、包埋,用一次性刀片切取4μm厚度连续切片4张,用多聚赖氨酸处理过的载玻片捞片用于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所有切片在78℃烤片仪上烤2 小时,晾干后待用。(3) 二甲苯脱蜡后,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试剂(1)鼠抗人单克隆抗体FAK(浓缩型)(SC-1688)购自美国SantaCruz公司,工作液浓度1︰50;(2)鼠抗人单克隆抗体β-catenin(浓缩型)(SC-7963)购自美国SantaCruz公司,工作液浓度1︰100;(3)鼠抗人Ezrin(浓缩型)(bs-1343R)单克隆抗体购自北京博奥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工作液浓度1︰150;(4) 二步法免疫组化检测试剂(二抗)PV-6000-G购自北京中杉金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5)浓缩型DAB显色试剂盒(ZLI-9031/9032/9033)购自北京中杉金桥生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erk12在左旋多巴诱导异动症发生中作用word格式论文.docx
- erk在偏头痛动物模型中激活及与肥大细胞脱颗粒间关系word格式论文.docx
- erlang2风险模型在多发点过程上的推广word格式论文.docx
- erk信号通道在哮喘大鼠模型t淋巴细胞il13的产生中的调控作用研究word格式论文.docx
- erk信号通道在哮喘大鼠模型t淋巴细胞il13的产生中的调控作用分析word格式论文.docx
- erlotinib联合电离辐射对鼻咽癌细胞株作用的实验分析word格式论文.docx
- erk通路与丙泊酚后处理大鼠脑保护作用word格式论文.docx
- erlinbo3晶体缺陷结构及光发射性能研究word格式论文.docx
- erni恩尼连接器中国市场营销策略分析word格式论文.docx
- erk12信号通路在赖氨匹林抗乳腺癌中的作用word格式论文.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