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议论文写作素材积累与运用
议论文写作素材的积累与运用
摘要: 许多中学生写作议论文时是抓耳挠腮,搜肠刮肚,不知所云。这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原因之一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原因之二是即使有了米也不知道怎么煮熟这锅饭。因此学生必须从教科书和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积累储备了丰富的写作素材确实有助于写出好文章,但有一缸米却不知倒到哪口锅里,素材积累再多也没用,这就要求学会对素材进行加工整理,学会运用写作素材。
关键词: 议论文写作素材积累运用
“作文作文,作得头疼”,每次作文课,哪怕是中学阶段模式化很重的议论文写作,许多学生也是抓耳挠腮,搜肠刮肚,不知所云。这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原因之一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原因之二是即使有了米也不知道怎么煮熟这锅饭。难道我们活了这么多年,读了这么多年的书,就真的写不出一点东西?其实不然。只要我们做个生活的有心人,阅读的有心人,就可以笔下???花,美文连连。
一、积累写作素材
“摆事实,讲道理”是议论文最基本的写作方法,在议论文中“摆事实”是为“讲道理”服务的,要写出有理有据的文章来,我们就要先学会摆出“事实”,因此,我们得积累写作素材,让“事实说话”。
(一)写作素材的宝藏――教科书。
课程标准要求:“教科书选文要具有时代性和典范性,富于文化内涵,文质兼美,丰富多彩,难易适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眼界。”所以教材可以为我们提供丰富的写作素材。我们为什么坐拥宝库而不去开发利用呢?学习写作时可用如下方法。
1.准确地引用诗句。引用古诗文说理且说理透彻是2008年湖南考生《远近焦距》的一大亮点。开篇引用“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点题又增势,并引发悬念;接着文章从大到小进行论述。一句“眼肉有尘三界窄,心中无事一床宽”对人的价值观进行解说,得出眼界开阔由人看事物的距离决定,这是大;紧接着用“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这一富有哲理性的话语对个人的行为进行论述,并且很巧妙地与上面的禅语进行了呼应,这是中;然后用现实生活之例让文章贴近了生活,得出“只有跳出来,才能明白生活之美好”,这是小。引用的诗句达八句以上,可谓匠心独运,恰到好处。2005年天津考生《留给明天(四)》引用李白?杜甫?柳永的诗句,引发了对“我将要怎样的人生”的思考。
2.巧妙地化用材料。“化用”可以使材料成为行文的组成部分,自然而不着痕迹。使文章有文采,并显出作者的文学素养。如2005年安徽考生《月亮的正面和反面》:“文王拘而演《周易》,你想起了父亲临终之嘱;仲尼厄而作《春秋》,你想起了雄才多磨难;左丘失明而有《国语》,你想起了百炼成钢;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你想起了花香从苦寒;韩非囚秦而作《说难》、《孤愤》,你想起了英志还未竟。”此段化用《报任安书》,贴切自然,评析司马迁,富有深度。2005年福建考生《圆形与星形》:“在这里,他与朋友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看白露横江,水光接天,感受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他以小舟夜泊绝壁下,探究石钟山的得名,毫无顾忌地叹郦元之简笑李渤之陋;他以樽中美酒酹江上明月,看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感慨人生如梦……”化用《赤壁赋》、《石钟山记》、《念奴娇?赤壁怀古》,浑然天成。
3.课外延伸教材。以教材为本,课外延伸。如学习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时候,我们可以了解苏轼的生平背景;学习《指南录(后序)》的时候,我们可以关注文天祥的点滴信息。由课本的一个作者的一个作品延伸开来,我们又将积累很多素材,因为他们的经历精神思想同样可以成为写作的素材。如2005年全国乙卷《位置和价值》,文章选取了苏轼人生的两个点:(1)被贬黄州;(2)修筑苏堤。这两个事例恰恰发生在两个“位置”:黄州赤壁、杭州西湖,这两个事例恰好又是苏轼的两个重要人生阶段,苏轼在这两个阶段处于不同人生位置:低谷、中间。在这两个“位置”上苏轼都取得了非凡的成绩,创造了不朽的价值:在黄州成就文学顶峰,在杭州修筑千古苏堤。只有对苏轼全方面地了解,考生才能将这些素材为己所用。
(二)写作素材的源泉――生活。
信息化时代笼罩下的我们,自然会涉猎各种新闻,大到国事家事天下事,小到我们身边的琐事,做生活的有心人,作文素材就会很多。2008年虽然过去了,但很多事情已成为我们记忆中不可磨灭的一部分,雪灾、地震、奥运让我们在大灾大难面前经受住了考验,让我们为之振奋、为之骄傲的同时,也有一些让我们痛恨和反思的事,如“三鹿奶粉事件”为我们敲响了警钟。2008年,国庆60周年,让我们因中国强大而激动不已的同时,也让我们重新审视“90后”的一代。长江大学学生手拉手结人梯救人献身的事例重新引发我们对生命价值的思考。所以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扩展语文学习的渠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