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临床药理学教程(1-6章)
临床药理学教程
第二版
(1-6章)
概论
1. 临床药理学研究包括那些基本内容?
临床药理学是在基础药理学和药物治疗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主要以人体为研究对象,其内容广泛,涉及临床用药研究的各个领域,包括临床药效学、临床药动学、。
2)对症治疗:能改善疾病症状,但不消除病因,也称治标。如镇痛、退热、平喘、降压等都属对症治疗。
2. 什么是药物不良反应?
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s,简称ADR)系指药物不良反应包括副作用、毒性反应、反应反应效能:。效价强度:。利尿药以每日排钠量为效应指标进行比较氢氯噻嗪的效应强度大于呋塞米,而后者的效能大于前者,氢氯噻嗪和呋塞米的等效剂量分别为30mg和90mg氢氯噻嗪的效价强度大于呋塞米,而呋塞米的最大效应大于氢氯噻嗪药物靶点是指药物在体内的作用结合位点,包括基因位点、受体、酶、离子通道、核酸等生物大分子。产生的原因包括药物剂型、药动学、药效学及临床病理等许多因素。第一节 药物方面的因素
一、药物剂型
1.同一药物可有不同剂型适用于不同给药途径。
2.不同给药途径药的吸收速度不同,静脉注射(快于)吸入肌肉注射皮下注射口服经肛贴皮。
3.生物当量即药剂当量相同,药效强度不尽相等。
4.缓释制剂利用无药理活性的基质或包衣阻止药物迅速溶出以达到比较稳定而持久的疗效。
5.控释制剂可以控制药物按零级动力学恒速释放,恒速吸收。
二、联合用药及药物相互作用 1.配伍禁忌药物在体外配伍直接发生物理性的或化学性的相互作用而影响药物疗效或毒性反应称为配伍禁忌。
2.影响药动学的相互作用
吸收
血浆蛋白结合。
肝脏生物转化。
肾排泄。
3.影响药效学的相互作用
生理性拮抗或协同。
受体水平的协同与拮抗。
干扰神经递质的转运。
第二节 机体方面的因素
一、年龄 二、性别 三、遗传异常
1.特异体质药物反应多数已从遗传异常表型获得解释,已形成独立的药理学分支——遗传药理学。
2.遗传异常主要表现在对药物体内转化的异常,可分为快代谢型(EM)及慢代谢型(PM)。前者使药物快速灭活,后者使药物灭活较缓慢,因此影响药物血浆浓度及效应强弱久暂。
3.遗传异常只有在受到药物激发时出现异常,故不是遗传性疾病。
四、病理情况
1.疾病的严重度固然与药效有关,同存其他疾病也会影响药效。
2.肝肾功能不足时分别影响在肝转化及自肾排泄药物的清除率,可适当延长给药间隔及(或)减少剂量加以解决。
3.意潜在性疾病的影响。
五、心理因素
1.安慰剂是不具药理活性的剂型(如含乳糖或淀粉的片剂或含盐水的注射剂),对于头痛、心绞痛、手术后痛、感冒咳嗽、神经官能症等能获得30%~50%的疗效就是通过心理因素取得的。
2.安慰剂对心理因素控制的自主神经系统功能影响较大,如血压、心率、胃分泌、呕吐、性功能等。
3.安慰剂在新药临床研究时双盲对照中极其重要,可用以排除假阳性疗效或假阳性不良反应。
4.医生的任何医疗活动,包括一言一行等服务态度都可能发挥安慰剂作用,要充分利用这一效应。
5.对于情绪不佳的病人尤应多加注意,氯丙嗪,利血平,肾上腺皮质激素及一些中枢抑制性药物在抑郁病人可能引发悲观厌世倾向,用药时应慎重。
六、机体对药物反应的变化
在连续用药一段时间后机体对药物的反应可能发生改变:
1.致敏反应产生变态反应已如前述。
2.快速耐受性 药物在短时内反复应用数次后药效递减直至消失。静注麻黄碱三四次后升压反应渐失。
3.耐受性 连续用药后机体对药物的反应强度递减,增加剂量可保持药效不减。
4.依赖性(习惯性,成瘾性)是指无病情根据的大量长期的自我用药(精神上想再用)。吗啡、可卡因、大麻及其同类药是麻醉药品,滥用危害用药者和社会。苯丙胺类、苯二氮卓类等精神药品。
5.耐药性 病原体及肿瘤细胞等对化学治疗药物敏感性降低。
生物转化:
4.什么叫药物的首过效应?
有些药物经口服给药后,在进入体循环之前,首先在胃肠道或肝脏被灭活,使进入体循环的实际药量减少。硝酸甘油、利多卡因、普萘洛尔、吗啡、阿司匹林等有明显的首关消除。舌下或直肠给药不经过门静脉,可避免肝脏的首关消除。一级消除动力学(恒比消除) 指单位时间内药物按恒定比例消除。多数药物消除半衰期恒定,与血药浓度无关。t1/2 = 0.693/k,t1/2与浓度无关,为恒定值。1、毒物在任何时间的消除速率与毒物该时间在体内的量成正比;
2、血浆浓度的对数值对时间作图得一直线;
3、毒物的半减期恒定,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不因染毒剂量高低而变化;
4、血浆和其他组织的毒物浓度以单位时间某恒定分值(消除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