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低聚糖概述.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低聚糖概述

低聚糖概述 白鸽 (西北大学化工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2009115203) 摘 要:本文综述低聚糖的研究概况,包括其生理功能、应用及发展趋势。最大限度的开发利用低聚糖,已成为碳水化合物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 关键词:低聚糖;生理功能;应用 ;发展前景 Oligosaccharides overview Bai Ge (Foo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Chemical Engineering Institute College,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2009115203) Abstract:This paper reviewed the research situation of oligosaccharides,including the physiological function, 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trend.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the maximum oligosaccharides,has become a carbohydrate research focus in the field of science. Key words:oligosaccharide;physiological function;application;development prospect 1.前言 低聚糖又称寡糖,是指那“人体不消化或难消化的成份(低聚糖:2~10 个单糖组成的糖类,由于其聚合度低,所以称作低聚糖),这些成份可选择性刺激结肠生理活性益生菌的生长和活性,从而对宿主产生健康效应”,也称之为双歧因子(Bifidogenic Factor)。 低聚糖集营养、保健、食疗于一体,广泛应用于食品、保健品、饮料、医药、饲料添加剂等领域。它是替代蔗糖的新型功能性糖源,是面向二十一世纪“未来型”新一代功效食品。是一种具有广泛适用范围和应用前景的新产品近年来国际上颇为流行。美国、日本、欧洲等地均有规模化生产,我国低聚糖的开发和应用起于90 年代中期,近几年发展迅猛。开发满足不同人群需要的特殊营养食品是我国21世纪食品工业的发展重点, 所以,开发新型低聚糖具有广阔的前景。但在我国, 毕竟起步较晚, 还有不少需要完善和进一步开展的工作。 2. 低聚糖的分类 由于人体肠道内没有水解这些低聚糖的酶系统, 因此它们经过肠道不被消化直接进入大肠, 优先被肠道内的双歧杆菌利用, 能够使大肠内的双歧杆菌有效的增殖。因为低聚糖的独特生理功能, 故称为功能性低聚糖。 根据组成的单糖的不同, 常见的功能性低聚糖通常包括低聚异麦芽糖、低聚半乳糖、低聚果糖、低聚乳果糖、低聚木糖、大豆低聚糖、水苏糖、棉籽糖、低聚壳聚糖、低聚龙胆糖、低聚帕拉金糖等。 3.低聚糖的生理功能 3.1 促进双歧杆菌生长,调整肠道菌群平衡 通常大肠中因缺乏大肠细菌可利用的碳源,一旦有碳水化合物进入就会对肠道菌群代谢产生重要影响。大肠杆菌利用低聚糖的能力是不同的,体外试验结果表明,双歧杆菌对各种低聚糖几乎都可以加以利用,而一些有害细菌对大多数益生元几乎都不能利用或很难利用,以低聚异麦芽糖为例,Gibson等在模拟大肠环境的连续培养器中,结中粪便进行厌氧培养,已比较对各种碳源的利用性,结果表明,虽然低聚异麦芽糖也可被大肠菌群发酵生成有机酸,但双歧杆菌可对其优先利用而得以旺盛生长,而拟杆菌,梭菌,大肠杆菌等腐败细菌却都难以利用生长受到抑制。 人体试验表明:各种低聚糖都可以大幅度促进大肠中双歧杆菌之增殖,食用低聚糖后,大便中双歧杆菌比试验前增加了10 倍(由108.8 增加到109.7·g-1 粪便), 大便中双歧杆菌的检出率也由87%增加到100%。 3.2 产生有机酸,降低肠道pH,抑制腐败,预防便秘 低聚异麦芽糖、低聚果糖和低聚乳糖等各种不消化或难消化聚糖,食后直达大肠,在结肠中被大肠菌群发酵作为能源而利用,双歧杆菌、乳酸菌等有益菌发酵这类碳水化合物,可产生有机酸,其中95%为醋酸,丙酸,丁酸和乳酸而被人体吸收利用,人体总能量的10%是由这类短链脂肪酸所提供的。以低聚果糖为例,饲料添加低聚果糖后,小鼠粪便有机酸(有机酸、琥珀酸、乳酸、甲酸、乙酸、丙酸、异丁酸、丁酸、)可大量增加。 有机酸可降低肠道pH 值, 可有效抑制肠道腐败产物的生成,并促使肠道蠕动而促进排便。在低pH由一级胆酸转变成具有致癌性的次级胆酸的反应受到抑制,此外氨浓度的降低也有利于减少癌变。短链脂肪酸对大肠上皮细胞有营养作用,特别是丁酸不仅是结肠细胞的主要能源基质,有利于免疫细胞的育成,而且具有很强的抗细胞增生、分化的能力,研究表明,丁酸同白介素一起可使小鼠腹膜癌肿消失(

文档评论(0)

cgtk18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