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西北坝上高原豆科作物固氮培肥效应分析-analysis of nitrogen fixation and fertilization effect of leguminous crops in bashang plateau, northwest hebei province.docxVIP

冀西北坝上高原豆科作物固氮培肥效应分析-analysis of nitrogen fixation and fertilization effect of leguminous crops in bashang plateau, northwest hebei province.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冀西北坝上高原豆科作物固氮培肥效应分析-analysis of nitrogen fixation and fertilization effect of leguminous crops in bashang plateau, northwest hebei province

摘 要 本研究针对冀西北坝上地区客观实际,以张北试验站长期定位试验的六种豆科作 物为研究对象,利用田间试验和室内分析等方法,研究不同施肥水平下六种豆科作物 的产量、土壤氮素含量、固氮酶活性、固氮量、根系分布情况等,进一步阐述其经济 效益,经过综合比较选配适宜该区种植的豆科作物。其主要结论如下: 1.第一年在不同的施肥水平下,将施氮量与六种豆科作物经济产量进行二次方 程拟合得到苜蓿、蚕豆、豌豆、大豆最高经济产量施肥量分别为纯氮 91.64kg/hm2, 50.78 kg/hm2,35.65 kg/hm2,189.88 kg/hm2,理论最高经济产量分别为 4203.74 kg/hm2, 1859.97kg/hm2,2359.02kg/hm2,3204.77kg/hm2。一粒传与红芸豆的经济产量随施肥 量增加而降低。连作 4 年后,六种豆科作物在不同施肥水平下的平均经济产量按苜蓿、 蚕豆、红芸豆、一粒传、豌豆、大豆的顺序依次降低。 2.各小区种植豆科作物后土壤氮素含量发生了不同的变化。第一年种植六种豆 科作物后各小区的土壤氮素含量变化不大,集中在 1.0g/kg-1.2g/kg,第二年种植后苜 蓿、蚕豆、大豆的土壤氮素含量明显的高于第一年处于 1.4g/kg-1.8g/kg 之间,豌豆和 红芸豆比第一年稍有增加,后两年种植后土壤氮素含量较前两年都有下降。苜蓿、蚕 豆、大豆、豌豆、红芸豆这五种豆科作物种植后土壤中氮素含量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 势。一粒传的土壤氮素含量呈逐年下降的趋势。 3.在连作的第四年分别在六种豆科作物的开花期测定固氮酶活性。经测定分析 得知蚕豆和苜蓿的固氮酶活性较高,分别为 20.6479 umolC2H4·min-1·区-1、20.1262 umolC2H4·min-1·区-1,红芸豆和大豆的固氮酶活性较低。六种豆科作物固氮酶活性差 异不显著。蚕豆的根瘤干重最高,与其它五种豆科作物差异显著,由固氮酶活性及根 瘤干重估算六种豆科作物的固氮量得知:六种豆科作物在该年的固氮量差异不显著, 由大到小依次为:苜蓿蚕豆一粒传大豆红芸豆豌豆。苜蓿的固氮量最大达到 324kg/hm2,其次为蚕豆,固氮量可达 252 kg/hm2,最低为豌豆 211 kg/hm2。 4.由六种豆科作物连续四年的经济产量估算净收益及产投比。蚕豆和苜蓿在三 个施肥水平下净收益都较高,处于 2.5 万元/hm2-3.1 万元/hm2 之间。豌豆和大豆的净 收益在三个施肥水平下都较低,红芸豆在 N8P6 水平下净收益最高达到 31638 元/hm2, 一粒传的净收益随施肥量增加而下降。蚕豆产投比随施肥量增加呈先增后降的趋势, 处于 5-6 之间变化不大,其余五种豆科作物的产投比都是随施肥量的增加而降低,苜 蓿在三个施肥水平下的产投比都高于其它五种作物,分别为 157.66 元/元,41.31 元/ 元,17.15 元/元。 5.在第四年对六种作物的根系分布特征进行测定分析得知:六种豆科作物 0-20cm 的平均根干重苜蓿最高为 3.7370 g/1000cm3,与其它五种豆科作物差异显著, 与红芸豆、豌豆差异极显著。其它五种作物间差异不显著。六种豆科作物的根系以根 干重计算,主要分布在 0-20cm 土壤中,含根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少,呈“T” 型分布。 综合以上试验结果及王向峰对第一年和第二年的固氮量分析,苜蓿的固氮量、经 济效益及种植后土壤氮素含量等都较高,为该区具有前景的豆科固氮资源。 关键词:坝上;豆科固氮;土壤氮素含量;产量;固氮量 Study on the Effect of Legume nitrogen fixation and fertility betterment on the Bashang plateau Postgraduate: Zhang Pei-na Supervisor: Prof. Liu Shu-qing Major: Soil Science Abstract This paper aimed for six kinds of legume crops in different levels of fertilization, which are experimented in bashing region, using field experiment and laboratory analysis and other methods to study leguminous crops output, soil nitrogen content, nitrogenase activity, nitrogen fixation quantity, root distribution, economic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peili20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