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fannestiel切口腹膜外剖宫产术100例及临床评价
Pfannestiel切口腹膜外剖宫产术100例及临床评价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00年第1期第11卷 经验体会
作者:康岚
单位:康岚(黑龙江省鸡西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黑龙江 鸡西 158100)
关键词:腹膜外剖宫产术;临床评价
分类号:R719.8+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8174(2000)01-0056-01
我院于1998年1月起开展Pfannestiel切口腹膜外剖宫产术的新型术式[1],应用此术式行剖宫产术100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产科1998年1月至1999年1月住院有剖宫产指征者,随机抽样分为腹膜外、腹膜内剖宫产术两组。腹膜外剖宫产术组(观察组)100例,孕周38~42(平均39)周,年龄23~34(平均27)岁;腹膜内剖宫产术组(对照组)100例,孕周37~42(平均39)周;年龄23~38(平均26)岁。两组孕产妇年龄、孕周、手术指征无显著性差异。两组病例均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
1.2 手术方法 于耻骨联合上2~3cm的腹壁作横弧形切口切开皮肤长约12~13cm。切开皮肤后,于切口正中用止血钳钝性分离脂肪层2~3cm,深达筋膜层,向两侧钝性分离脂肪层,横形剪开腹直肌前鞘与皮肤等长。用止血钳自正中分开腹直肌,术者与助手各用双手食、中指重叠后向两侧拉开松解腹直肌,至术野充分暴露。以左侧顶-侧联合法行腹膜外剖宫产术。合成1号线(国产华利康)连续扣锁单层缝合子宫肌层,0号肠线连续缝合筋膜层,7号丝线间断缝合皮下组织及皮肤3针,用2把组织钳钳夹皮缘加压5分钟。术后留置导尿24小时,静脉点滴抗生素3天以预防感染,不用腹带,5天拆线。两组术前准备、麻醉、术后护理相同。
1.3 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用均数加减标准差(±s)表示,统计学分析采用χ2、t检验。
2 结果
2.1 手术时间 腹膜内、外剖宫产术及胎儿娩出的时间比较,见表1。
表1 两种术式手术时间比较(±s)
术式n手术时间(min)胎儿娩出时间
(min)观察组10028±124.87±1.50对照组10043±2310.17±3.10 注:P<0.05。
2.2 两种术式中出血量及术后排气情况比较 见表2。
表2 两种术式出血量及术后排气时间比较(±s)
术式n术中出血量(ml)术后排气时间(h)观察组100198.8±21.312.2±2.7对照组100262.6±30.548.3±5.9 注:P<0.05。
2.3 术后病率 指术后48小时,相间6小时有2次体温上升至≥38℃者。观察组4例(4.0%),对照组20例(20%,P<0.05)。
2.4 两组新生儿情况比较 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及体重无明显差异(P>0.05)。
2.5 两组术后切口感染及平均住院天数 观察组术后无1例切口感染,对照组术后感染1例,发生率2%。平均住院天数,观察组4~7(平均5.4)天,对照组7~14(平均7.5)天,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
3 讨论
3.1 对腹膜内剖宫产术的评价 腹膜内剖宫产术为公认的临床主要剖宫产术式,有不可否认的优点,但也存在一定的缺点。纵切口腹膜内剖宫产术,术后腹壁疤痕明显,有损腹部皮肤美观或造成疤痕硬结而致腹部不适。羊水、胎粪等易污染腹腔,尤其是妊娠合并宫内感染者,更易造成腹腔甚至全身感染,术后腹腔粘连的可能性大。
3.2 对Pfannenstiel切口腹膜外剖宫产术的评价 采用Pfannenstiel切口的腹膜外剖宫产术,取下腹横切口,使术后切口疤痕与下腹部的横沟处皮肤皱折相吻合,保持了腹部切口美观,且因该处脂肪菲薄,有利于切口愈合,减少了切口感染,并便于产妇用各种姿势喂哺婴儿,不会引起切口疼痛。手术不在腹腔内操作,术后肠蠕动恢复较快,对于产时感染者尤其适用,如能熟练掌握,手术时间仍很短[2]。开皮时出血量减少,对皮下脂肪采用撕拉的方法,使走行于其中的血管、神经借助于本身的弹性保留下来,减少了出血及术后患者的皮肤感觉障碍的发生。由于皮肤、皮下脂肪全层间断缝合,针数减少,有利于渗出物的排出,减少了肉芽组织及疤痕的形成,不易形成皮下硬结。腹膜外剖宫产术与腹膜内剖宫产术比较,在手术时间、胎儿娩出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病率、术后切口感染及平均住院天数等方面,两组差异有显著性。
综上所述,Pfannenstiel切口腹膜外剖宫产术以其手术时间短、损伤小、出血少、不在腹腔内操作、术后病率低、疼痛轻、恢复快、拆线时间短、切口愈合好且美观、住院时间短、医疗费用减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易为民教授 审
参考文献:
[1]苏应宽,刘新民.妇产科手术学[M].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MPEG24 中基于DT网格编码算法的实现.pdf
- MSH6在子宫内膜癌中的种系突变情况及特征荟萃分析.doc
- MTT改良法检测胎盘口服液的生物活性.doc
- MTX、米非司酮及生化汤联合治疗胎盘植入及胎盘粘连的临床研究.doc
- M+树:一种新型、高效的动态哈希算法.pdf
- N 2 O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观察.doc
- N-羟基琥珀酰亚胺-荧光素-O-乙酸酯柱前衍生HPLC分离荧光检测肽及其水解产物.doc
- NATIONAL PROGRAMME FOR REHABILITATION OF PERSONS WITH DISABILITIES–A BLEND OF CBR AND IBR.doc
- NCPAP呼吸支持联合多沙普伦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48例.doc
- NET中网络数据传输的安全对策.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