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德赛》文化解读.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奥德赛》文化解读

《奥德赛》的文化解读   摘 要: 本文结合原著和同名影视作品,从独特的文化视角解读《奥德赛》,主要从神性差异、个体观念、法理社会、女性观四个方面论述,这对于正确理解西方文化根源、避免文化误读和外语教学有所裨益。   关键词: 《奥德赛》 文化视角 西方文化      《奥德赛》是荷马史诗之一,英国二十世纪现实主义作家詹姆斯?乔伊斯认为:“在表现现实生活和人生经历的探索方面,《奥德赛》是全部西方文学的源头与基石。”1997年导演Andrei Konchalovsky以同名影片将其搬上银屏,着重描写了俄底修斯在特洛伊战争后重返家园途中飘流沦落、历尽艰险、九死一生,最终与妻子珀涅罗珀幸福团聚的故事。故事的主题可用“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一言以蔽之。   本文以影视作品为基础结合原著,从文化视角解读《奥德赛》,主要从神性、个体观念、法理社会、女性观几个方面论述,这有益于正确理解西方文化根源,避免文化误读和外语教学。   一、西方文化的神:人格化的神   神灵应该具备何种性格呢?发源于大河之畔农耕文明的中国神话和发源于大海之滨航海文明的古希腊神话对此有着截然不同的阐释。   古希腊神话中的神明并非超人的特殊物质,他们具有“神人同形同性”的显著特征,其形态和性情与人完全一致,这种形象的塑造已经历了相当彻底的人化(张岚,2002)。他们具有人类的感情、习俗、智慧和美貌,也有人类的缺陷和莽撞,更像是拥有超凡能力的人。按照荷马的观点,实践自己命运的凡人离不开神的指导,神的助佑是成功和胜利的保障,所以影片中俄底修斯因夸大个人战功、忽视神相助的力量而激怒了海神波塞冬,在返乡途中受到其重重阻挠;独眼巨人被俄底修斯设计弄瞎眼睛后,让自己的父亲波塞冬报仇;在使人变成猪的魔岛和海妖之岛,俄底修斯和岛主喀尔刻、吕普卡都发生了浪漫情事。片中甚至选了瓦内莎?威廉姆斯――一名黑人女演员扮演Calypso,这种细节安排更体现了神人合一的世俗图画和“人格化的神”这一主题。   二、个体主义倾向   古希腊神话由两部分组成,即神的故事和英雄传说,《奥德赛》属于后者。对神性的刻画从侧面也体现出对理想人格的要求。   在《奥德赛》中,“经验丰富的智者”似乎是俄底修斯的代称,他是最具机智、善于克制、会用计谋的典型。这位希腊联军中的“智多星”,用木马计攻破了特洛伊城,在返家途中在大海上漂流经受种种磨难,回到故乡后巧扮乞丐,在儿子特勒马库斯的帮助下,消灭了对他妻子珀涅罗珀纠缠不休的无耻之徒,重新确立了自己的国王地位,明显颂扬了英勇、顽强和抗争、智慧的英雄品格。可以说,俄底修斯是古希腊人对“人智”最形象化的阐释,代表了古希腊人所向往的完美人格。在歌颂英雄人物的同时,也肯定其攻伐行为,反映了氏族社会末期的生活。这也折射出西方人强调人的自然属性、英雄主义,个人的人性独立、自由与发展,有很强的个体主义倾向。在叙述过程中也有文献资料(常文革、张淳,2006)表明古希腊人的自我意识无疑有个人主义的因素,但不能归之于个人主义,它反映的是人类从原始状态下自我意识的提高。在此,本文观点并不和其冲突,只是研究视角不同。   三、法理社会   法理社会,把礼俗社会中神圣的、信仰式的和尊崇集体的情感,变成了世俗的、理性的和崇尚个人的理念,其社会特征也在法律和惩罚制度中明显地表现出来。犯罪行为不再被视为对整个社会的威胁,而被看作是对被侵害一方权利的冒犯。惩罚尺度往往基于数量的、合理补充的考虑,也就是说,为了保护被侵犯一方的权利,犯罪所受的惩罚应略高于他通过犯罪所得到的利益(孟永、刘群,2005)。虽然古罗马时期法律刚刚开始完善,但《奥德赛》就已经有法理社会的影子。以“风神岛”的故事为例,风神给予俄底修斯和他的同伴热情和无私的帮助,可是陷入狂想的船员们趁俄底修斯熟睡之际打开了风袋,期望发现黄金,结果除俄底修斯外,其他人全部葬身海底。另外,恩格斯说,荷马时代的希腊已经处在“文明时代的门槛上了”,私有制已开始产生,俄底修斯和儿子将求婚者全部射杀肯定了个人对财产的要求,表明个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船员和求婚者为自己对他人造成的危害付出的是生命的代价,远远高于所得利益,体现出法制惩治的彻底性、无情性。   四、女性观   妇女的社会地位如何,也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在荷马时代,古希腊正从氏族制度向奴隶制度过渡,男女之间逐渐变得不平等。李权华(2002)用“被缚”来形容《荷马史诗》中的女人,她们与财物一样,既是战争的目的,又是能交换“物”。   苏格拉底强调女人的美德是:管理家务,服从丈夫,以男人为中心。当时的婚姻制度基本上是低级类型的以父权为核心的一夫一妻制:男人只有一个婚配妻子,但可有多个床伴,而女人只能有一个丈夫,越轨便为不忠。在史诗中,俄底修斯在外与仙女同居了七八年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