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跨文化差异看英汉词语不等值现象
从跨文化差异看英汉词语的不等值现象
摘 要: 英汉词语,源远流长,文化信息差异格外丰富。本文从分析英汉词语的不等值现象着手,探讨了由于跨文化差异而造成的词汇空缺,并提出了针对这一现象的一般性原则。
关键词: 英汉词语 跨文化差异 不等值现象
一、前言
语言和文化相互联系、不可分割。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各民族的文化形态迥然不同。这种文化形态上的差异必然会映射到语言系统的各个层面。词语作为民族文化最集中、最敏感的印记,渗透着浓郁的信息,交织着异域民族的影响。
二、英汉词语的跨文化差异和相互关系
人类在创造文化的过程中必须交流思想,协调行动,而语言则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在语言中,词语是最积极、最活跃的一部分。一个民族的器物、制度和观念必然会在这个民族所操的语言上留有印记,因此其文化信息的传递格外丰富。而这种信息或是民族的、或是民俗的。英汉词语之间完全对应的事情寥若星辰。正如Bolinger在《语言要略》(方立译)中所述,英汉词语两者之间的文化差异是绝对的、必然的,相同或相似之间是相对的、偶然的。
(一)完全对应关系。
人类的实践及在实践中的感悟具有共通的地方,中英两个民族也一样。例如,都把“心脏”视为人的灵魂、思维和情感的中枢,因而英汉语都有不少围绕“心脏”的习语,如:heart and soul(全心全意),with a heavy heart(心情沉重),from the bottom of one’s heart(从心底里)。另外,如: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一石二鸟);Strike the iron while it is hot.(趁热打铁);More haste,less speed.(欲速则不达);warm-hearted(热心肠的);kind-hearted(好心的)等。
(二)部分对应关系。
英汉语中完全对应的情况很少,绝大多数英汉习语只是部分对应,即部分存在着文化重叠现象,此类的习语不胜枚举,如:talk horse(吹牛),drink like a fish(牛饮),teach a pig to play on a flute(赶鸭子上架),topdog(最重要的人物),lucky dog(幸运儿)等。
(三)非对应关系。
英汉词语之间差异的绝对性和必然性正如Bolinger所述:“两种使用不同语言的文化不可能对世界有同样的看法。”特别是那些延袭已久、约定俗成、具有完整而独特含义的英汉词语,字里行间浸润着对本民族特有的文化蕴涵,很少是对应的,有些甚至风马牛不相及。比如美国影片“The First Blood”在中国被译作《第一滴血》,但它实质上却是文化色彩较为浓厚的词语,含义为“the first success in a contest”,其确切的汉译为“初战告捷”;“pull one’s leg”不等于“拖后腿”,而是指“愚弄人”;“a walking skeleton”与“行尸走肉”毫不相干,而喻指一个人面容枯槁,瘦骨如柴。同样,汉语也有一些独具民族特色的词语,像“钻空子”、“敲竹杠”、“穿小鞋”、“走过场”等,它们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虽然绝大多数中国读者既能意会也能言传其深层语义,但却难以找到最贴切、最自然的英语习语加以表达。这时,往往只能舍弃表层形式,而选用其在文化信息上相近的词语。
三、英汉词语不等值现象探源
一般来说,各语言之间都存在着相关的对等成分(equivalents)。但由于文化和语言的差异,某事物为一个民族所独有,而反映这种事物的概念的词还不能在别的民族的语言中找到等值的形式。这样,便产生了词语的不等值现象,又可称之为词汇空缺(lexical lap)。究其原因,笔者认为可概括为两类。
(一)由于语言、文化本身的原因而引起的词汇不等值现象。
语言是社会现象,是文化载体,同时又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语言的各要素中,词汇是基本要素,因此,民族和文化之间的差异必然会在词汇层面上有所体现。例如:谦词在汉语中尤为丰富,古书中常可见“犬子、小女、固陋、贱事、再拜”等谦词。在现代汉语中,人们亦间或使用“鄙队、贱内、寒舍、拙作、敝姓、不才”等谦词,这是汉民族“谦受益,满招损”的民族心理在汉语词汇层面上的反映。但在英语中,我们却无法找到这种谦词,因而“寒舍”只好说成“my house”,“敝姓”只好说成“my name”。与之相对应,汉语中有人称代词“你”的尊称形式,而英语中却无“你”的尊称形式。而“高足”、“高见”等中的“高”字;“贵厂”、“贵校”等中的“贵”字;“惠顾”中的“惠”字;“令尊”、“令堂”等中的“令”字等,由于在英语中没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中级财政税收-中级经济师《财政税收实务》押题密卷2.docx VIP
- 统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5课《国家机构有哪些》课件.pptx VIP
- 高中政治选择性必修一全册知识点填空练习(分单元课时编排,附参考答案)(2023秋最新版).pdf VIP
- (整理版)哈三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pdf VIP
- 《SPSS培训教程》课件.ppt VIP
- 气球广告公司合伙协议书.docx VIP
- 2025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复习之实词推断.pptx VIP
- 职业生涯人物访谈报告(采访教师)汇编.pdf VIP
- QmlBook中文手册[有书签].pdf VIP
- PMC生管物控基础知识培训.ppt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