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利率市场化进程中风险控制与防范
利率市场化进程中的风险控制与防范
利率市场化改革既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也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提高资金利用效率的需要。不言而喻,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因之而来的金融风险必将进一步的暴露和衍生,控制和防范体系性金融风险,促进银行业等金融机构经营和管理风险的能力,不断提高金融风险的控制和管理水平将是关乎我国经济发展和金融稳定的永恒话题。
利率市场化进程及其本质
中国的金融体制改革从1978年真正开始,1979年10月,邓小平同志提出“要把银行作为发展经济、革新技术的杠杆,要把银行办成真正的银行”,从而开始了重构金融组织体系的工作。
1994年以后,随着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的正式确立,金融体制也进入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我国金融系统在已有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并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金融体制的基本框架。这一阶段的改革目标是: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以中央银行为领导、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相分离、以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现代金融体系。同时,大力发展以扩大直接融资、完善现代市场体系、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为目标,建设透明高效、结构合理、机制健全、功能完善、运行安全的资本市场,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多层次,多渠道和全方位的现代化金融体系。
1996年6月1日中央银行取消了同业拆借利率的上限,拆借利率由拆借双方根据市场资金状况自行商定为标志,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正式启动。自1996年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正式启动以来,经过十年的发展,利率市场化改革稳步推进,并取得了积极进展。
1996年6月1日人民银行放开了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 1997年6月放开银行间债券回购利率。1998年8月,国家开发银行在银行间债券市场首次进行了市场化发债,1999年10月,国债发行也开始采用市场招标形式,从而实现了银行间市场利率、国债和政策性金融债发行利率的市场化。
1998年,人民银行改革了贴现利率生成机制,贴现利率和转贴现利率在再贴现利率的基础??加点生成,在不超过同期贷款利率(含浮动)的前提下由商业银行自定。再贴现利率成为中央银行一项独立的货币政策工具,服务于货币政策需要。
1998年、1999年人民银行连续三次扩大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幅度。2004年 1月1 日,人民银行再次扩大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贷款利率浮动区间扩大到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并且不再根据企业所有制性质、规模大小分别制定。紧接着于2004年10月29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上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再次放宽人民币贷款利率浮动区间且允许人民币存款利率下浮。至此,到目前为止,除存款利率上限和贷款利率下限还没有放开之外,政府已逐步放松对利率的直接管制并取消间接影响利率水平的调控方式,让市场供求在利率水平决定中发挥主导作用,形成一个以国家间接调节为指导、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为参照、市场利率为主体的多元化利率体系。
回顾1996年以来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中国利率市场化总体思路就是先放开货币市场利率和债券市场利率,再逐步推进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化。存、贷款利率市场化按照“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长期、大额,后短期、小额”的顺序进行,逐步建立由市场供求决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水平的利率形成机制,中央银行调控和引导市场利率,使市场机制在金融资源配置中发挥主导作用。
诚然,一个完善和健全的能够动态化反映资金真实价值的多元化市场利率体系,既是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和金融全面开发,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需要,其本质也是国家宏观调控体系重要组成部分。与此同时,利率市场化的推进意味着利率波动将随改革的深入更为频繁,利率风险给中资银行带来的冲击也更为突显。这也意味着原先由政府和国家承担的潜在和隐性的金融风险将会进一步的暴露和浮现。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利率市场化进程在本质上也是一个金融风险社会化和个人化的过程。在这一改革过程中,加之体制上还存在的各种缺陷,制度和措施上的不配套,加强风险管理意识,评估和防范各种可能发生的金融风险,无论从国家层面上还是对各类金融机构及社会公众而言都显得极为重要。最近,中国人民银行正在推行的人民币利率互换试点工作,既是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又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在管理和防范金融风险方面的一个积极尝试。
市场化利率中金融风险的类型及其防范和控制
无论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自二十世纪70年代以后都经历了一个利率管制到利率市场化的体制变迁时期,体现了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从国际经验来看,有一些国家在利率市场化后出现了银行倒闭增加的情况。这一点就连金融体系较为完善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