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想当“恒星”童第轶.docVIP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想当“恒星”童第轶

想当“恒星”的童第轶   他外表俊朗,喜穿灰色西装,一袭黑色风衣,颇有风度。就连我们“拍”人无数的摄影师也惊叹:“投资圈里还没有见到过你这么帅的!”   他出身书香门第,是北大哲学系毕业的父亲给他起了“童第轶”这个富有诗意和内涵的名字。母亲则是他投资入门的领路人,并在十几年的求索路途中给予他心灵上莫大的支持。   “价值投资的学习者,投资风格上更像一个交易者”。16年证券投资经验,在实践中领悟和感知市场,造就了童第轶的稳健风格。他投资思路独特,把孙子兵法的“以正和,以奇胜”,娴熟地运用到投资当中。多次买到过市场的“底”。 2009年,他战绩斐然,位居阳光私募业绩排行前十。   2005年,童第轶上书中国最大的机构投资者,准确地挖到历史上著名的“998点大底”。2008年10月28日他再度出手,当天果断满仓,一次买到“大底”。 2006年初次创业时,他操盘的1000万资金在2个月的时间里实现翻番,为投资人创收近4倍。再往前追溯,1999年所持股票连创涨停记录,大学时代就写出优秀股评,参加实盘炒股大赛获得可观名次……   他也曾历经磨难。1995年他与朋友合用账户炒股,资金被他人全部卷走;1997年不幸买到中国股市的第一支退市股,几乎全部家当深陷其中;2008年在公开业绩压力下错误操作,信托净值一度出现不小亏损。   投资是他的兴趣,已经和生活融合到一起。“商量不来,自己把握风险。”童第轶说,“资本市场从来就不缺流星,我愿做一颗恒星,即使很小。”市场的喧嚣中,想当“恒星”的童第轶孤独前行。      买到市场“底”      “2009年操作上整体勉强及格,犯了不少小错误。”面对记者的提问,他如此回应,似乎是一个投资的完美主义者。   “普通投资者如果做一个中小盘的组合,2009年取得2-3倍的收益是正常的。所以,我觉得很多人都有可能超过我的收益。”童第轶执掌的龙赢富泽宏利2期,在2009年的收益率达到135.24%,位居阳光私募三甲之列。而他的自我评价却很谦虚。   “但整个过程不是那么简单。”的确,他的这只产品诞生于熊市初期,在市场一片悲观中找到市场的主基调,把握住反转的2009年和市场热点,着实不简单。在深入交谈中记者了解到,童第轶在2008年的“9.18行情”中受挫,同时也买到了“10.28行情”的“大底”。他的操作和他的长相一样帅气迷人。   2008年的熊市中,童第轶凭借技术分析抓住了几次反弹机会,效果非常理想。“因此客户们就激励我做得再激进一些,由此才建立了宏利2期这个产品。规模中等,主要是拿着客户部分盈利去做的。”他这样谈起做阳光私募的初衷。   成立之初就基本上满仓运作,当时市场在3500点徘徊,实际上才是熊市中段。“尤其6月10日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大盘下跌7.7%,损失很大,但没有减仓,一直扛着。到7月下旬、8月初,净值还是1.07元,微幅盈利。”从他陈述的语气中能感觉到,这只是惊险的开始。事实上,2008年“6.10”后大盘向下直破3000点。伴随着美国次级债危机爆发,全球金融危机进一步加深,8月下旬至9月中旬,A股市场从2500点直线下滑到2000点以下,整个市场已经从最高点下跌近7成了。一跌再跌,深不见底。这种表面上轻松的“扛着”,在心理上是何等的考验。   “9月18日港股跌得非常厉害,中午就有一些客户打电话要求控制一下风险。”童第轶深吸了一口烟,“当时满仓,损失也不是很重,大约20%,我想再忍一忍。但谁也不知道这两天世界还会发生什么,所以中午就清仓了。”他是以清仓来对待当年著名的“9.18行情”的。而当天下午大盘就报复性反弹,晚上汇金入市、印花税单边征收等三大利好出台,第二天则是以涨停收盘,这在A股历史上实属罕见。   “不但下午的5%没有抓住,而且第二天集合竞价的时候,被迫以涨停开盘买进卖出的股票,因为知道这些利好不会马上结束。损失15%,非常影响净值表现,实际上按交易时间算一下也就2个小时。”他的嗓门稍稍提高了一些,微笑着替记者计算出这笔遗憾的交易。   “9.18行情”并没有让童第轶乱了阵脚,反而让他抓住了2008年10月28日市场的“大底”。“因为知道底部快来了,不敢降低仓位,基本在满仓中度过。尤其在10月28日那天港股先反弹,感觉超跌厉害,上午就把仓位加满,20元左右买了不少中国平安。”他进一步回顾着他的操作思路,“一方面开始放弃一些短线股,一方面买进一些超跌的中线股,度过股市的中期行情。”   现在看来,他50-50比例的中短线策略,既能抓住短线股的波动机会,又有中线股的稳定增长,从而来均衡收益率,是很好的策略。而当时的市场环境下,如此操作就好像踩钢丝一样,游刃其间,着实需要平衡的技艺。      磨练四阶段      “从大学开始,股票投资就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