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三物理二轮复习教师用书:考前第8天 力与运动 Word版含答案
板块三 考前知识回扣
考前第8天 力与运动
[回顾知识]
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
速度公式:v=v0+at
位移公式:x=v0t+at2
速度与位移关系公式:v2-v=2ax
位移与平均速度关系公式:x=t=t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两个重要推论
(1)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该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即=v.
(某段位移的中点速度v=,且vv)
(2)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T)的运动位移之差是一恒量.即x2-x1=x3-x2=…=xn-xn-1=aT2,或Δx=aT2.
3.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推论
(1)1t末、2t末、3t末、…nt末的瞬时速度比为:
v1v2v3…vn=123…n
(2)1t内、2t内、3t内、…nt内的位移比为
x1x2x3…xn=122232…n2
(3)第一个t内、第二个t内、第三个t内、…第n个t内的位移比为
Δx1Δx2Δx3…Δxn=135…(2n-1)
(4)第一个x内、第二个x内、第三个x内、…第n个x内的时间比为:t1t2t3…tn=1(-1)(-)…(-)
4.牛顿运动定律
(1)牛顿第二定律
公式:a=.
意义:力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力和加速度是瞬时对应关系.
(2)牛顿第三定律
表达式:F1=-F2.
意义:明确了物体之间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
5.平抛运动的规律
(1)位移关系
水平位移x=v0t
竖直位移y=gt2
合位移的大小s=,合位移的方向tanα=.
(2)速度关系
水平速度vx=v0,竖直速度vy=gt.
合速度的大小v=,合速度的方向tanβ=.
(3)重要推论
速度偏角与位移偏角的关系为tanβ=2tanα
平抛运动到任一位置A,过A点作其速度方向反向延长线交Ox轴于C点,有OC=(如图所示).
6.匀速圆周运动的规律
(1)v、ω、T、f及半径的关系:T=,ω==2πf,v=r=2πfr=ωr.
(2)向心加速度大小:a==ω2r=4π2f2r=r.
(3)向心力大小:F=ma=m=mω2r=mr=4π2mf2r.
7.万有引力公式:F=G
其中G=6.67×10-11 N·m2/kg2.
(1)重力和万有引力的关系
在赤道上,有G-mg=mRω2=mR.
在两极时,有G=mg.
(2)卫星的绕行速度、角速度、周期与半径的关系
由G=m得v=,所以R越大,v越小.
由G=mω2R,得ω=,所以R越大,ω越小.
由G=mR得T=,所以R越大,T越大.
[回顾方法]
1.分析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常用方法
(1)逆向思维法
即逆着原来的运动过程考虑.例如,对于匀减速直线运动,当末速度为零时,可转化为一个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物体竖直上抛,逆着抛出方向,就变成从最高点向下的自由落体运动等.利用这种方法,可使列式简洁,解题方便.
(2)图象法
运动图象主要包括x-t图象和v-t图象,图象的最大优点就是直观.利用图象分析问题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图象与坐标轴交点的意义;
图象斜率的意义;
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的意义;
两图线交点的意义.
2.“追及、相遇”类问题的分析方法
(1)基本思路
(2)常用分析方法
物理分析法:抓好“两物体能否同时到达空间某位置”这一关键,认真审题,挖掘题中的隐含条件,在头脑中建立起一幅物体运动关系的图景.
相对运动法:巧妙地选取参照系,然后找两物体的运动关系.
极值法:设相遇时间为t,根据条件列方程,得到关于t的一元二次方程,用判别式进行讨论,若Δ0,即有两个解,说明可以相遇两次;若Δ=0,说明刚好追上或相遇;若Δ0,说明追不上或不能相遇.
图象法:将两者的速度-时间图象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然后利用图象求解.
3.力的合成法则和正交分解法在牛顿第二定律问题中的应用
当物体只受两个力作用时,可用力的合成法来解牛顿第二定律问题,即应用平行四边形定则确定合力,它一定与物体的加速度方向相同,大小等于ma.
当物体受两个以上的力作用时,一般采用正交分解法,依具体情况建立直角坐标系,将各力和加速度往两坐标轴上分解,建立牛顿第二定律的分量式,即∑Fx=max和∑Fy=may,然后求解.
一种常见的选取坐标轴方向的方法,是以加速度的方向为x轴的正方向,y轴与加速度方向垂直.此时,牛顿第二定律的分量式为∑Fx=ma,∑Fy=0.
有时物体所受的几个力分别在互相垂直的两个方向上,且与加速度方向不同.此时也可以沿力所在的两个方向建立直角坐标系,这样就不必再做力的分解,而只分解加速度,建立牛顿第二定律分量式,可以简化运算.
4.瞬时问题的分析方法
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分析物体的瞬时问题
(1)明确两种基本模型的特点:轻绳不需要形变恢复时间,在瞬时问题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三数学(人教A版理)一轮教师用书:第5章 第4节 数列求和 Word版含解析.doc
- 高三数学(人教A版理)一轮教师用书:第4章 第3节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与平面向量应用举例 Word版含解析.doc
- 高三数学(人教A版理)一轮教师用书:第5章 第2节 等差数列及其前n项和 Word版含解析.doc
- 高三数学(人教A版理)一轮教师用书:第5章 第3节 等比数列及其前n项和 Word版含解析.doc
- 高三数学(人教A版理)一轮教师用书:第6章 第1节 不等式的性质与一元二次不等式 Word版含解析.doc
- 高三数学(人教A版理)一轮教师用书:第6章 第2节 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 Word版含解析.doc
- 高三数学(人教A版理)一轮教师用书:第6章 第3节 基本不等式 Word版含解析.doc
- 高三数学(人教A版理)一轮教师用书:第6章 第4节 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 Word版含解析.doc
- 高三数学(人教A版理)一轮教师用书:第6章 第5节 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 Word版含解析.doc
- 高三数学(人教A版理)一轮教师用书:第6章 第6节 数学归纳法 Word版含解析.doc
- 高三物理人教版一轮教师用书:第10章 第2节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自感和涡流 Word版含解析.doc
- 高三物理人教版一轮教师用书:第10章 第1节 电磁感应现象 楞次定律 Word版含解析.doc
- 高三物理人教版一轮教师用书:第11章 实验12 传感器的简单应用 Word版含解析.doc
- 高三物理人教版一轮教师用书:第11章 章末专题复习 Word版含解析.doc
- 高三物理人教版一轮教师用书:第10章 第3节 电磁感应定律的综合应用 Word版含解析.doc
- 高三物理人教版一轮教师用书:第11章 第1节 交变电流的产生及描述 Word版含解析.doc
- 高三物理人教版一轮教师用书:第11章 第2节 变压器 电能的输送 Word版含解析.doc
- 高三物理人教版一轮教师用书:第12章 章末专题复习 Word版含解析.doc
- 高三物理人教版一轮教师用书:第12章 第1节 光电效应 氢原子光谱 Word版含解析.doc
- 高三物理人教版一轮教师用书:第12章 第2节 核反应和核能 Word版含解析.doc
最近下载
- 人力资源管理手册全套.doc VIP
- 隔热铝合金型材在弯曲变形情况下受力分析.pdf VIP
- 机械制图(第四版)-课件 3-2 正等轴测图的画法.pptx
- ERP系统在水电站物资集约化管理中的应用.pdf VIP
- 人工智能通识课读后感.pdf VIP
- DB50_T 1809-2025 软件供应链安全技术评价指南.docx VIP
- 成都理工大学2022-2023学年第1学期《高等数学(上)》期末考试试卷(A卷)附参考答案.pdf
- 防洪治理工程环评环境影响报告书.pdf
- T_CERS 0045-2024 信息技术应用创新Linux服务器操作系统测试技术要求.pdf VIP
- T_CAV 034-2025 T_CAS 1063-2025 疫苗临床试验电子数据采集系统数据医学监查技术规范.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