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广东省高中语文课件理解与 及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ppt

广东省高中语文课件理解与 及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ppt

  1. 1、本文档共9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考纲精研;名题导航;解题指津:本题考查词类活用的判断能力。做此类题,要熟悉词语的各种活用类型,尤其是名词、动词、形容词的;其次要不断总结活用规律。;命题趋势;诊疗精讲;技法精点;③项脊轩,旧南阁子也。(《项脊轩志》) 译文:项脊轩,是我家过去的南阁子。 ④莲,花之君子者也。(《爱莲说》) 译文:莲花,是花中的君子。 2.用“……为……”“……,是……”式表示判断。例如: 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鸿门宴》) 译文:如今别人是砧板,我们是鱼肉。 ②翩翩两骑来是谁?(《卖炭翁》) 译文:两个骑马的人轻快前来了,他们是谁?;3.用“……乃……”“……则……”“……即……”等形式表示判断。例如: ①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译文:应当拥立的人是秦公子扶苏。 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译文:这就是岳阳楼雄伟壮观的景色。 ③梁父即楚将项燕。(《鸿门宴》) 译文:梁父就是楚国的大将项燕。 4.用“非”表示否定判断。例如: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赤壁赋》) 译文:这不是曹操被周瑜围困的地方吗?;二、被动句。它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一是有标志词的被动句,二是无标志词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常常翻译为“……被……”。 (一)有标志词的被动句,大体有如下几种: 1.用“……于……”式表示被动。例如: 李氏子蟠……不拘于时,学于余。(《师说》) 译文:李家的孩子李蟠……,不被时俗约束,向我学习古文。 2.用“……见……”、“见……于……”式表被动。例如: ①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文:担心秦国的城邑不能得到,白白地被欺骗。;②臣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文:我确实担心被大王您欺骗而辜负了赵王。 3.用“为”“为……所……”或“……为所”表被动。例如: ①吾属今为之虏矣!(《鸿门宴》) 译文:我们这些人就要被他俘虏了! ②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报任安书》) 译文:我因为多嘴说了几句话而遭遇这场大祸,又被乡里人、朋友羞辱和???笑。;③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译文:不然的话,你们这些人都将被他俘虏。 4.用“……被……”、“受……于……”式表示被动。例如: ①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京口北固亭怀古》) 译文:当年的繁华与英雄事业都被风雨冲刷掉了。 ②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赤壁之战》) 译文:我不能拿着全部吴国的土地和十万军队,去被别人辖制。;(二)无标志的被动句 这种情况是指没有被动词的被动句,动词本身表被动。例如: 帝感其诚。(《愚公移山》) 译文:上帝被他的诚心所感动。 三、倒装句 1.宾语前置句 (1)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常用的否定副词有:“不、弗、未、勿、毋(无)、否、非”,否定动词“毋(无)”,否定性不定代词“莫”。例如:;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鸿门宴》) 译文:然而自己没有料想到能够先入关攻破秦国。 (2)疑问句中代词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宾语前置。常作宾语的疑问代词有“何、谁、孰、安、胡、曷、奚、恶”等。例如: ①沛公安在?(《鸿门宴》) 译文:沛公在哪里?” ②何以战?(《曹刿论战》) 译文:您凭什么应战呢?;(3)用结构助词“之、是、焉、斯”或固定结构来帮助宾语前置。例如: 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 译文:不知句读,不解惑。 ②宋何罪之有?(《公输》) 译文:宋国有什么罪? 2.状语后置句 现代汉语的介宾短语除表处所的可作补语外,一般都只作状语;而古汉语的介宾短语在许多情况下既可作状语,又可作补语,尤其是表比较、表处所、表方式和表被动的介宾短语多为补语。常用的介词多有“以、于、乎”等。例如:;①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赤壁赋》) 译文:明月从东山后升起,在斗宿与牛宿之间盘桓。 ②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阿房宫赋》) 译文:栏杆纵横,比天下的城郭还多。 3.定语后置句 定语是修饰或限制名词的,它一般放在中心词之前,古今一样。但在文言文中除此之外也可以放在中心词之后,此时就是“定语后置”。 (1)定语移到中心词之后,构成“中心词+定语+者”的格式。例如:;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促织》) 译文:村里一个喜欢多事的少年,养着一只蟋蟀。 (2)在中心词与后置定语之间加“之”或“而”,再用“者”结尾,构成“中心词+之(而)+定语+者”的格式。例如: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译文:千里马,一顿往往要吃尽一石小米。 (3)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之间加“之”,构成“中心词+之+定语”的形式。例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译文: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坚强的筋骨。;4.主谓倒装句。多见于感叹句或疑问

文档评论(0)

youngyu032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