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贫困旗到样板旗跨越.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贫困旗到样板旗跨越

从贫困旗到样板旗的跨越   伊金霍洛旗是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长眠之处,是一个神奇美丽的地方,享有“煤海绿洲,天骄圣地”的美誉。改革开放30年来,伊金霍洛旗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08年成为西部百强县第4位,由此伊金霍洛旗实现了从国家级贫困旗到全国和谐样板旗的历史性跨越。本文阐述的是,伊金霍洛旗坚持“四观”,走出了一条科学发展、富民强县的路子,成为鄂尔多斯模式的一个缩影。      不依赖资源“非煤观”推动产业协调发展      伊金霍洛旗资源丰富,煤炭、天然气、天然碱、泥炭、石英砂、石灰岩、黏土等能源和矿产资源储量可观,尤以能源为最,仅东部两个镇的煤炭探明储量就达148.5亿吨,境内天然气储量巨大。目前已经成为国家的重要煤气能源基地,工业领跑力强劲。   目前,伊金霍洛旗煤炭资源拥有280亿吨的探明储量,煤炭采选业极大地拉动了地区经济发展。虽然面对“增长的诱惑”,但他们却在理智中求发展。伊金翟洛旗以产业升级为主攻方向,以节能减排为突破口。以发展循环经济为支撑点,大胆地推进关闭、淘汰、治理和整顿,将地方煤矿由原来的94座整合为60座,2006年率先在自治区拆除了焦化厂、泡花碱厂等所有高耗能、高污染企业,从资源滥采、环境污染、发展粗放的恶性循环中走出来。重点延伸煤化工产业链条,发展“非煤产业”。   为了治穷。伊金霍洛旗大力发展煤炭采选业。近年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伊金霍洛旗下大力气摆脱煤炭产业“一业独大”状况,主动调整产业结构。走高起点、高科技、高效益、高产业链、高附加值、高节能环保的“六个高”新型工业化道路,成功引进和实施了煤液化、千万吨级煤矿技改等大项目。以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建设了乌兰木伦煤化工基地、牛孛牛川煤电煤化工基地和札萨克镇IGCC多联产基地等“四大工业基地”。发展煤炭延伸产业和非煤产业,加快第二产业向集约化、多元化、高端化、集群化迈进,推进传统工业化向新型工业化转变。   在第二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伊金霍洛旗突出抓住文化旅游业、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三个重点。大力推进第三产业发展。以打造全国民族文化旅游示范区为目标,做好蒙元文化文章,增强旅游业的文化内涵。努力转变旅游业增长方式,为游客提供全方位服务,大力开发旅游商品,建设民俗商品一条街,把“门票经济”转化为“产业经济”。2008年全旗实现旅游收入达6.8亿元。大力发展物流业、商贸业和文化娱乐业,进一步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2000年以来,第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35.1%,2008年达到130亿元,三次产业结构将调整优化为1.7:58.7:39.6。   伊金霍洛旗积极提升农业集约化水平。先后引进恒信集团、乌兰集团、天福祥公司、绿新源公司等企业,完成城郊设施农业建设30000亩。重点建设了绒山羊产业基地、肉羊产业基地,倡导和支持农牧民组建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了农牧民的组织化程度,积极探索企业+协会+农牧民的现代农牧业发展道路。      科学发展“大城观”城市农村统筹发展      伊金霍洛旗政府把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了培育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沃土、打造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福地上。全力优化城乡环境,倾力完善公益硬件,大力推进惠民工程,把60%以上的财力用到了惠民事业上,惠及全体农牧民的各类财政补贴多达40多项,一个普通农牧民直接来自财政补贴的收入平均可达1027元。2005年,中央党校《理论前沿》课题组深入调研后认定,伊金霍洛旗是全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样板旗县。在伊金霍洛旗。统筹城乡发展的“大城观”已成为各级干部群众的共识和自觉行动。所谓“大”,一是指其外延。即着眼全市大局整体发展和伊旗县域全局发展两个层面;二是指其内涵,即城市化中的各要素在协调推进和互动中实现大发展。   近年来,伊金霍洛旗全力打造鄂尔多斯城市核心区,坚持把城市建设作为推动城乡统筹、促进产业发展、集聚社会资源、引领全局工作的重要抓手,着力推动生态城市、文化城市、旅游城市、宜居城市建设。城区拓展和新城再造取得巨大突破。城市的吸引带动作用明显增强。   改革开放之初,伊金霍洛旗政府所在地阿镇的镇区面积仅为1.5平方公里,城镇居民只有1718户。伊金霍洛旗抓住鄂尔多斯市政府搬迁的历史机遇,按照建设服务内蒙古、连接晋陕宁、打造百万人口现代化区域性中心城市核心区的战略部署,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推动旗府阿镇与市府康巴什新区连为一体,实现了由小城镇向区域性中心城市的重大跨越。遵循先规划后建设、先地下后地上的原则,从城镇布局到村庄布局,从产业布局到人口布局。统筹协调。相互配套,高水准编制各类城镇建设规划50多项,有效避免了城市建设一拆迁一再建设一再拆迁的困扰。旗府所在地阿镇按照“拆旧建新、包装整容、拉大对接”的思路,新区规划控制面积由130平方公里拓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