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赵普课件》初中语文苏教版七年级下册_24.pptVIP

《五赵普课件》初中语文苏教版七年级下册_24.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五赵普课件》初中语文苏教版七年级下册_24

赵普 明秀忠 3月5日 赵普 赵普(922年-992年),字则平,幽州蓟人,后徙居洛阳,北宋著名的政治家。 显德七年(960年)正月,与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以黄袍加于赵匡胤之身,推翻后周,建立宋朝。乾德二年(964年),任宰相,协助太祖筹划削夺藩镇,罢禁军宿将兵权,实行更戍法,改革官制,制定守边防辽等许多重大措施。992年七月因病辞世,追封真定王,赐谥[shì]“忠献”,亲撰并书写八分字神道碑赐之。咸平元年(998年),追封普为韩王。次年,又诏普配飨[xiǎng]太祖庙。 赵普虽读书少,但喜《论语》,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对后世很有影响,成为以儒学治国的名言。 关于宋史 宋史》是二十四史之一,收录于《四库全书》史部正史类。于元末至正三年(1343年)由丞相脱脱[tuì tuì]和阿鲁图先后主持修撰,《宋史》与《辽史》、《金史》同时修撰。《宋史》全书有本纪47卷,志162卷,表32卷,列传255卷,共计496卷,约500万字,是二十四史中篇幅最庞大的一部官修史书。 朗读 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论语》二十篇也。 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案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 拾之以归。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太祖乃悟,卒用其人。 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 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 年轻时熟悉官吏的事务。 不多。 每次(退朝后)回到自己的住宅。 关上门打开书箱拿出书 。 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论语》二十篇也。 既薨家人发箧视之,《论语》二十篇也。 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 处理决断很快。 死去。 严肃刚正。 忌妒刻薄 过分谨慎拘于小节。 没有谁能和他比。 代词代指自己、我 。 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 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 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案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 拾之以归。 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太祖乃悟,卒用其人。 上奏 。 再次上奏。 把奏章撕碎了扔在地上。 脸色。 修补连接 。 终于 。 顺接连词,不翻译。 还是 。 人物特点 赵普能以天下事为己任不畏强权、刚毅果断、刻苦读书、执着。 他坚持不懈,他终于为那个人获得了一官半职。 当堂检测 翻译下列语句: 1.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赵普性情沉着且为人严肃刚正,虽然对人忌妒刻薄。 2.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案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 拾之以归。 第三天,赵普又把这个人(担任某官的事)上奏太祖,太祖发怒了,把奏章撕碎了扔在地上,赵普脸色不变,跪在地上把撕碎的奏章拾起来回到家。 结束语 同学们,一节课的时间眨眼就过去了,《赵普》这一课大家学会了么?生活中,我们一定要学习赵普一样,坚持不懈,才能达到我们的目的,同学们,记住:“坚持就是胜利”。 而的用法 ⑴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然而”、“可是”、“却”.例:? 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 ⑵表示偏正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相当于“着”、“地”等,或不译.例:? 一丝而累,以至于寸.? ⑶表示假设关系,连接主语和谓语,相当于“如果”、“假使”.例:? 人而无信,不知其也.? ⑷表示并列,相当于“而且”、“又”、“和”或不译.例:?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⑸表示承递关系,相当于“而且”、“并且”、“就”或不译.例:?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⑹通“如”:好像,如同.例:? 军惊而坏都舍.? ⑺通“尔”,你,你的.例:? 而翁归.? (而已)罢了.例:? 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而后」才,方才.例:? 赖肤觉之助,而后见为体.?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例:?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文档评论(0)

a888118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