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虫学概述线虫 知识介绍.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寄生虫学概述线虫 知识介绍.ppt

(一)形态 1.成虫 虫体细小,乳白色。体前端角皮膨大形成头翼。咽管末端膨大呈球形,称咽管球。 蛲虫头翼 蛲虫食道球 蛔虫与蛲虫的大小比较 2.虫卵 一侧较平,一侧稍凸,柿核形,大小为(50-60)×(20-30)μm。卵壳厚,无色透明,卵壳较厚,虫卵排出时,卵内已含一卷曲的蝌蚪期胚胎,在外界与空气接触后,很快发育为幼虫 。 1月 过程:成虫→卵→感染期卵→下一代成虫 成虫寿命30天左右 (二)生活史 蛲虫生活史要点: 属土源性蠕虫 寄生部位:盲肠、阑尾、结肠、回肠等。(异位寄生) 以肠内容物、组织或血液为食。 感染阶段:感染性虫卵。 感染方式:自体感染、经口、吸入。 (三)致病 蛲虫雌虫在肛周的爬行、产卵刺激肛门及会阴部皮肤,引起皮肤搔痒,是蛲虫病的主要症状。搔抓时抓破皮肤,常可引起继发感染。患者常有烦躁不安、失眠、食欲减退、消瘦、夜惊、夜间磨牙等症状。长期反复感染,会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 虫体附着可致肠粘膜轻度损伤,出现慢性炎症及消化功能紊乱。蛲虫可钻人阑尾,引起阑尾炎。 (四)实验诊断 采用肛门拭子法或透明胶纸法在肛周取材查虫卵是最好的实验诊断方法。 应在清晨排便前进行。此外,在粪便内检获成虫或在患儿睡后查看肛周附近有无爬出的雌虫也可确诊,一般在入睡l~3小时后进行。 (五)防治原则: 分布:全球,城市感染率农村 1、注意公共卫生、个人卫生、家庭卫生。 2、普查普治: 口服甲苯咪唑、丙硫咪唑、噻嘧啶等。 外用2%白降汞膏或蛲虫膏 (Trichuris trichiura Linnaeus,1771)简称鞭虫。成虫寄生于人体盲肠,可引起鞭虫病。 (一)形态 1.成虫 形似马鞭。雌虫长35-55mm,尾端钝圆而直:雄虫长30-45mm,尾端向腹面卷曲,有1根交合刺。 三、毛首鞭形线虫 2.虫卵 形纺锤,黄褐色,大小为50-54×22-23μm。卵壳较厚,两端各具透明栓,卵内含1个未分裂的卵细胞。 (二)鞭虫生活史要点 1.寄生部位:成虫寄生在盲肠,亦可在结肠、直肠,甚至回肠下段寄生。 以血液和组织液为营养。 2.感染阶段:感染性虫卵。 3.感染方式:经口 成虫寿命: 一般3-5年 (三)致病 成虫细长的前端插入肠粘膜,甚至粘膜下层,可致肠壁组织充血、水肿或出血等慢性炎症反应,也可刺激引起细胞增生,肠壁组织增厚,形成肉芽肿病变。轻度感染多无明显症状。重度感染可致慢性失血,头晕、消瘦、贫血、腹痛、慢性腹泻,少数有下腹部阵发性疼痛,粪便隐血试验阳性。重度感染营养不良的儿童,可致直肠脱垂。 (四)实验诊断、流行、防治 与蛔虫相似。 常与蛔虫感染并存,但感染率低于蛔虫。我国人均感染率为19.92%,南方高于北方,农村高于城市,儿童高于成人。虫卵在适宜的环境中可保持感染力数月至数年,但对低温、干燥的抵抗力不及蛔虫卵强。 驱虫采用甲苯咪唑、阿苯哒唑效果较好,噻嘧啶与甲苯咪唑合用效果更好。 统称钩虫(hookworm)。寄生人体的钩虫主要有十二指肠钩口线虫(Ancvlostoma duodenale dubini,1843)简称十二指肠钩虫和美洲板口线虫(Necatoramericanus stiles,1902)简称美洲钩虫。成虫寄生在小肠中,以血液为食,造成人体的慢性失血,引起钩虫病。 四、钩虫 (一)形态 1.成虫 体呈圆柱状,体壁略透明,活时为肉红色,死后灰白色,虫体有弯曲,长约1cm。 钩虫 两种钩虫成虫比较 鉴别要点 十二指肠钩虫 美洲钩虫 体形 呈“C”形 呈“S”形 口囊 有2对钩齿 有一对板齿 交合伞 略圆 略扁,似扇形 十二指肠钩虫 美洲钩虫 2、钩虫卵 椭圆形,大小为56-76×35-40μm。卵壳薄,无色透明,卵内含4-8个卵细胞,卵壳与卵细胞间有明显的环形空隙。患者便秘或粪便放置过久,卵内细胞可分裂为桑椹期或发育为幼虫。两种钩虫虫卵极相似,不易区别。 时间:5~7W 丝状蚴 过程:成虫→卵→ 丝状蚴→下一代成虫 (二)钩虫生活史 钩虫生活史要点 1.寄生部位:成虫寄生于人体小肠上段,借口囊之齿咬附在肠粘 膜上。 以血液、组织液、肠粘膜为食。 2.感染阶段:丝状蚴。 3.感染方式:经皮肤 4.移行途径:幼虫进入机体后有心肺移行过程。 成虫寿命: 一般3-5年。 (三)致病

文档评论(0)

yuzongxu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