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学会弹奏诗歌解读“五线谱”
摘 要: 回顾2005―2010年江苏高考诗歌鉴赏题,会发现一定的规律:诗歌鉴赏题分值为10分,学生得分普遍偏低。怎样才能提升解题能力,获得高分?最基本也是最有效的途径就是读懂诗歌。读懂诗歌,可以用好解读的“五线谱”:抓住标题,定好内容情感的“基线”;认清作者,系好分析情感的“安全线”;咀嚼注释,吃准内容情感的“暗线”;分析结构,找出行文的“经线”;品味关键词,拎出行文的“纬线”。
关键词: 高考诗歌鉴赏题 解读诗歌 “五线谱”
回顾2005―2010年江苏高考诗歌鉴赏题,会发现一定的规律:诗歌鉴赏题分值为10分,学生得分普遍偏低。在此题上大多学生觉得花了时间却难以保证分数,原因是鉴赏的术语答题模式记得再熟,一遇到具体分析就不会用了。怎样才能提升解题能力,获得高分?最基本也是最有效的途径就是读懂诗歌。
我们要看诗词难懂在什么地方。一是诗词创作流行的时代距我们很遥远,那么大的时空距离,习惯手机联系、骑车代步的学生要转换思维才能去体味。作者创作的时代背景、坎坷经历也是一大障碍,让十几岁的少年去理解几十岁历经沧桑的人的作品,说没有难度是骗人的。二是诗词语言精粹,表达的情感都有跳跃性。三是手法使用的多样性。四是情感传达的隐蔽性,诗词中直抒胸臆的少,借景、借物、借事、借人抒情的多。这几点是诗歌的魅力所在,却也是诗词的难懂之处。
读懂诗歌,我们可以用好解读的“五线谱”。
一、抓住标题,定好内容情感的“基线”
古人写诗词和今天写作文一样,“扣题”精彩也是艺术成就表现之一。古诗词标题不玩新奇,偶有双关,常见诗词除“无题”诗情感、意象可多重解读外,大多一见则明。以江苏高考为例:2005年《征人怨》,边塞类;2006年《鹧鸪天?室人降日以此奉寄》,思乡怀人类;2007年《鹧鸪天?送人》,送别类;2008年《登金陵凤凰台》,咏史怀古类;2009年《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咏怀类;2010年《送魏二》,送别类。我们必须注意的是词牌和标题是不同的,词牌与诗词内容并无必然联系,不能因词牌而影响我们对诗词情感的判???。如苏轼的《阮郎归》(绿槐高柳咽新蝉)词中描写了一位天真可爱的女子初夏时分闲适愉悦的心境,但是很多同学附会为“少妇思念远方的情郎”,问为什么,回答:因为“阮郎”就要回来(归)了啊。闹了笑话。
明确了诗歌的内容分类,常见的情感就可以在心中先画出图谱来了。通过诗歌标题,先行判断诗歌内容并预测其中的情感倾向,形成情感判断的“基准线”,至于诗歌内容情感具体可以怎样解读,还要根据文本加以区分。
二、认清作者,系好分析情感的“安全线”
江苏近年来的高考喜考无名作者的名作和有名气作者未广为流传的作品。对于前者,我们无法直接判断,但可以通过同时代的其他作者相互印证,如我们不清楚杨炎正其人,但是如果知道“杨炎正,南宋词人,与辛弃疾交谊甚厚,多有酬唱”,就可以凭借对辛弃疾的了解来解读杨炎正的思想情感了。
对于后者,我们可以动用积累,对作者生平的了解结合诗歌本身,将会对文中的情感把握更加精准到位。如李清照的“时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苏轼的“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辛弃疾的“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三者都含有对时光易逝的叹惋,但是细推敲,原因显然各不相同。李清照更多感叹的是“时光匆匆”“韶华易逝”,苏轼更多感叹的是“怀才不遇”,辛弃疾则更多感叹的是“壮志难酬”“理想难以实现”的苦闷。这种情感的推导,很大程度上源于我们对作者生平的了解。
因此,对作者的了解越清楚,“安全系数”越高。当然也不能一味依赖“安全线”,否则解读就会陷入机械化,不能够“就诗论诗”,反而使诗歌的情感解读“泛化”,遇到杜甫就是“爱国忧民”,遇到王维就是“闲适安逸”,遇到柳宗元就是“被贬谪之苦闷”,这样就让诗歌鉴赏题的“具体分析”形同虚设了。
三、咀嚼注释,吃准内容情感的“暗线”
诗词中的注释有两种,一种是帮助理解诗词句意的,如《鹧鸪天?室人降日以此奉寄》中“室人降日”很难把握,注释解释为“妻子生日”,理解难度就降低很多。
另一种是介绍典故或作者及创作背景的,理解到位可以帮助我们全面把握诗人情感,理解有偏差则会误入歧途。如杜牧《题宣州开元寺水阁》尾联:“惆怅无日见范蠡,参差烟树五湖东。”下有注释:范蠡:春秋时越国大夫,曾助越王勾践灭吴复国,功成身退,泛游五湖。很多学生仅仅重视了“功成身退”之语,所以认为作者心生无法如范蠡一样建功立业而报国无门的悲哀。因为读注释的以偏概全加上没有结合诗句具体分析,所以产生了理解的偏差。其实,作者的“惆怅”是无法如范蠡一样五湖泛舟。诗句结合注释,作者的复杂情感是:(1)对隐逸古人的缅怀仰慕之情;(2)厌倦官场,对纵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如何让体育教学深入孩子们心灵.doc
- 如何解答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圆周运动问题.doc
- 如何让你演讲魅力四射.doc
- 如何让后进生和优生站在数学课堂同一条起跑线上.doc
- 如何让地理课堂预设与生成共精彩.doc
- 如何让学生“敢问”“善问”策略研究.doc
- 如何让学校体育在素质教育中发挥应有作用.doc
- 如何让学生在初中科学学习中体验成功愉悦.doc
- 如何让灵动历史“活”起来.doc
- 如何让学生避免母语文化对英语习语学习干扰.doc
- 新时代数字教育资源更新优化与教育信息化战略规划与实施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初中生物教学3D打印支架在植物光合作用实验中的创新设计与应用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文化产业与科技融合中的数字物流动力机制与产业升级》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模式中的农业产业链金融创新与农村金融风险管理创新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基于人工智能的跨学科教学学习过程监控与干预策略研究——以初中为例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下区域协同治理的跨学科研究方法与创新》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数字教育资源设计与开发的版权保护与合规性法律问题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基于智慧教育云平台的贫困地区教育精准扶贫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开发与应用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8 《基于深度学习的智能安防视频监控中人体行为识别与行为意图分析》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6 《农村公路建设对乡村农业产业链延伸的带动作用及效益评价》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最近下载
- 大数据数据分析项目实践报告.doc
- Unit 6 Electricity everywhere 第4课时 Writing 教学设计 沪教版英语七年级下册.docx
- 防爆电气设备安装与检验考核试卷.docx
- 情态动词-专题课件(共28张课件).ppt VIP
- 《GB 50318-2017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 》最新解读.pptx
- 河南水投集团所属公司招聘笔试真题2024 .pdf
- Unit 2 Travelling Around 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高中英语人教版必修第一册.docx
- 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docx
-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应用题练习带答案(全套).pdf
- 汉字与服饰文化(文字学).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