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第12课 民族大团结课件4 新人教版.pptVIP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第12课 民族大团结课件4 新人教版.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第12课 民族大团结课件4 新人教版

维护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是每个公民的义务。 履行这项义务,对我们中学生来说,应该怎样做? 要做到“三个尊重” 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 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 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 “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关系。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课堂小结 民族区域 自治制度 共同繁荣发展 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 加强经济建设 文化的保护与发展 西部大开发 民族大团结 含 义 法律化过程 地位 5个自治区 意义 *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阅读指导: (1)这段概念介绍可以分几个层次?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 “前提”、“依据”、“权限”分别是什么? (3)哪些关键词可以体现出来我们刚才说到的三层含义? * 小乐说的这个特点是什么呢? 用我们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看看怎么帮助少数民族快速致富。 * * 模板来自于 * 例如三大改造,使得少数民族地区也进入社会主义阶段。 * * 独特的地区发展不平衡。 * 汉设西域都护、元设宣政院、清设驻藏大臣…… 戚继光抗倭(汉族)、马本斋抗日(回族)…… 优秀文化遗产:藏族的“藏戏”,蒙古族的“长调”、“呼麦”,侗族的“大歌”,新疆维吾尔族木卡姆说唱艺术…… 我国是由56个民族共同组成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各民族相互交往交流交融,共同缔造了中华文化,荣辱与共。我们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两会期间习近平主席“石榴籽”的妙喻 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 ——2017年习近平在新疆代表团参加审议时讲话 学习目标: 1、通过自主学习,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地位、法律化过程和5个民族自治区。 2、通过材料研读,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意义。 3、通过表格归纳,知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措施、具体表现和结果。 4、认识中国是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自觉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自主学习: 1、标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地位、法律化过程、意义和5个民族自治区。 2、找出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措施、具体表现和结果,完成表格。   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设立不同级别的民族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在自治区域内,由当地民族当家做主,管理本民族地方性的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 概念解读 权限 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 前提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资治通鉴·唐纪十四》卷198 “全其部落,顺其土俗。” ——《资治通鉴·唐纪九》卷193 背景1、历史特点 反映我国民族分布特点是什么? 民族众多,大杂居、小聚居。 背景2、现实情况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原因? ①中国是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符合中国国情和历史传统。 ②各民族长期的经济文化联系,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特点,形成了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的关系。 ③近代以来,各族人民共御外敌、休戚与共。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1949年 《共同纲领》 1954年 《宪法》 法律化过程和5个民族自治区 1984年 《民族区域自治法》 1947年建立内蒙古自治区 1956年建立新疆 维吾尔自治区 1958年建立 宁夏回族 自治区 1958年建立广西 壮族自治区 1965年建立 西藏自治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关系。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P61材料研读:谈谈你对民族区域自治的认识。 民族区域自治的意义: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精神,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一 一 共同繁荣发展 原因:新中国成立前,由于历史和地理的原因,我国各民族发展很不平衡,很多少数民族的生产力水平十分落后。 新中国成立时,少数民族有四种不同的社会经济形态,封建地主经济占统治地位的有30多个民族,当时有3000多万人口;处于封建农奴制的约400万人口;处于奴隶制的,当时有100万人口。后经过民主改革,各民族都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bao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